发文|刘姐
编辑|刘姐自媒体
一、六七十年代大学生的选拔背景与政治需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大学生选拔机制与今天的高考制度截然不同。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运动,国际上“反帝反修”的风潮席卷全球,而国内政治环境强调忠诚与稳定,迫切需要一批立场坚定、忠于国家的建设者和骨干力量。高等教育成为了服务于政治需求的工具,选拔学生的核心标准不是学术水平或考试成绩,而是能否“为国家出力,为国争光”。因此,大学教育被国家赋予了重要的政治使命,挑选的对象需要是“靠得住”的人。
当时,工农兵学员成为了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通常不是通过考试进入大学,而是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很多人出身于工人、农民和解放军背景,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主要依赖于个人背景和政治关系。单位领导、干部们的推荐成为了入学的关键,社会阶层和干部关系往往决定了谁能够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这种模式固然带有局限性,但它也符合那个年代的“政治可靠性”需求,期望培养的不是普通国民教育的学生,而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然而,正因为选拔方式的特殊性,这些大学生在能力上参差不齐。一些人确实具有个人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国家的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但也有不少是凭借关系推荐上大学,文化水平不高,毕业后表现参差。这种背景让当时的教育模式充满了“忠诚与实力并存”的矛盾——既有因个人努力成为骨干的励志人物,也有仅凭“出身背景”就获得教育资源的人群。这些工农兵学员的经历和贡献,尽管在今天看来各有褒贬,但他们在当时社会和政治需求下确实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为后续的国家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与能力差异那个年代,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可谓是“有高有低”,甚至有的只能算勉强能识字。因为他们的学业背景千差万别,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不等,有些人可能只在乡村小学上过几年学,连最基本的代数、物理概念都没接触过。相比今天通过严苛考试进入大学的学生,这种选拔方式显然缺乏统一的学术标准,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到了大学以后,根本跟不上学习节奏,专业课程听得云里雾里,学习成绩自然也不理想。
尽管文化基础薄弱,许多工农兵学员毕业后仍然被安排到各类单位,承担着社会骨干的责任。然而,由于基础薄弱,不少人并不能完全胜任工作,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较高专业能力的岗位上,表现尤为吃力。比如,有些人成为了教师,却无法深入讲解课程内容;有些人负责后勤管理,却不懂基本的财务核算。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功能的运行带来了挑战。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虽然学术能力存在不足,工农兵学员身上那种朴实的干劲和忠诚的工作态度,仍然在基层社会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这个时期培养的学员,也有不少人经过社会的历练,最终成长为有担当的社会骨干,与之前的政治需求形成了呼应,延续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定任务。
三、推荐上大学的“硬条件”和“软条件”在当年,想上大学并不是靠成绩,而是靠“推荐”。这推荐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得要“硬条件”——干部背景。当时许多大学生的选拔权掌握在各地公社、大队的领导手中,工厂的高层干部说一句话,可能就决定了谁能被推荐上大学。这些被推荐的学生,往往与干部沾亲带故,要么是子女,要么是亲戚,或者跟领导有些“特殊关系”。换句话说,干部背景成了通向大学的敲门砖,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
除了“硬条件”外,还有一些“软条件”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关系和人情。即便没有过硬的背景,如果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关系网,同样可以为孩子争取到大学的机会。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关系还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入学门票”。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学,动用了人脉,有时甚至会有一些领导出面“帮忙”。因此,有些大学生虽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凭借各方“运作”也成功跨入大学校门。
然而,这样的推荐模式虽然实现了部分人的求学梦,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通过这种方式上大学的人,在学业上表现平平,而那些真正有志气、成绩优秀却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则无奈地错失机会。这种选拔方式在当时既是时代的选择,又让人感到不公平。不过,从大的方面来看,尽管方式带有一定的“人情味”,这些工农兵学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国家培养了忠诚可靠的基层骨干。
四、历史遗留问题与今天的反思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工农兵学员制度虽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忠诚的社会中坚力量,却也在公平与机会的天平上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局限。由于依赖关系和政治推荐,许多普通百姓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没有背景的优秀青年,被挡在了高等教育的门槛外。这种选拔方式无形中剥夺了他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形成了一种“有关系进大学,无关系靠边站”的不公平局面。许多人至今都记得那个年代的遗憾,无法释怀地想起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如何因社会身份的限制,错失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随着历史的进程,国家逐步意识到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让教育机会重新回到大众面前,也标志着一种更为公平的选拔方式的确立。从那以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走进大学的校园,而不是依赖推荐和关系。今天的年轻人,正是因为能够在一个更透明、公平的教育体制中竞争,才得以实现各自的梦想,这也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公平教育的价值与进步。
这种反思并非为了批评过去的制度,而是提醒我们,社会的公平和进步正是在不断改进中实现的。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现代公平的教育制度为更多普通人打开了这扇门。通过这样的反思,我们不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机会,更会对未来的教育公平充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