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敢死英雄夺下的泸定桥,300年前,古人仅一天将40吨铁链造成

旧闻档案 2024-03-18 13:03:45

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之上,有一座仅用铁索与木板建成的“险”桥——泸定桥!

身下是湍急的河水,对岸是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四周则是密密麻麻的枪线与弹幕,就是在这样一幅堪称绝境的画面之中,有这么一群人却冒着枪林弹雨,冒险渡桥。

一、“飞夺泸定桥”

22名英雄,在这里创造了红色的奇迹。他们是长征路上,以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红四团二营二连的红军战士们。

为了围剿毛主席和周总理亲率的红一方面军,蒋介石调遣重兵至大渡河两岸,企图两面围堵我军。

我军的先头部队在打跑设伏的敌军之后,经实地考察,认为仅凭大渡河上的船只,是无法快速运送大批人马转移至大渡河对岸的。

此时夺回被敌人占领、布防的泸定桥,成为了重中之重。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红四团临危受命,需在大部队赶到泸定桥之前夺回这座至关重要的“生命之桥”。

然而,在红四团赶到泸定桥前时,敌人已经提前一天在此地设防了。

泸定桥位于当时的泸定城西边,这座全长101米,宽仅2米的悬空铁索桥横架在汹涌的大渡河上,是大渡河上唯一的桥梁。

在红四团的急行军之下,国民党的泸定桥守军只比他们先到了一个晚上。面对突然出现的红四团,国民党的泸定桥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当红四团的战士们夺下泸定桥的西桥头时,国民党的守军还没来得及拆完桥上的所有桥板,就被打得仓皇逃到了泸定桥东头的防御工事内。

红四团的红军战士们本想要一鼓作气冲过泸定桥,夺取泸定桥东头的控制权。

但由于泸定桥过于狭长,再加上敌军拆除了许多桥板,并用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向我军密集射击,导致我军战士们只能暂时退回泸定桥的西桥头。

经过探查,红四团的红军战士们摸清了泸定桥的具体情况。

它由下方铺设桥板的9条铁索与左、右两边各2条充当护栏的铁索,共计13条铁索构成。

奸诈的敌军在拆除底部的部分桥板后,本就是“险”桥的泸定桥变得更加得危险了。当时泸定桥上,有很长一段距离都只有悬空的9条铁索,下方便是能吞噬人命的湍急河水。

眼看离约定时间越来越近了,红四团的战士们心急如焚,究竟要如何才能夺下这座至关重要的桥梁?

夺下泸定桥,掩护红一方面军大部队安全转移到大渡河对岸,是党中央和同志们对红四团的信任,这份信任绝对不能被辜负!哪怕是牺牲,也在所不惜。

为了夺下泸定桥,红四团在一间教堂内召开了干部大会。

经过决议后,红四团最终决定组建由数十人组成小股突击部队,实施夺桥行动,并组建铺桥小队作为第二梯队,紧跟在突击部队后面铺设桥板。

作战计划下达以后,红四团的全体战士们先是一阵沉默,毕竟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没有任何掩体且悬空的泸定桥上战斗、冲锋,几乎是十死无生的。

然而,在这短暂的寂静之后,迸发的却是红军战士们不屈的呐喊和炙热的信仰!红四团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想要接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红四团从二营二连挑选出了22名无畏的“敢死”英雄,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一把短枪、几颗手榴弹以及一柄轻便的马刀,在连长廖大珠的带领下,组成了夺桥突击队。

而在他们身后负责铺设桥板的第二梯队,则是由红四团二营三连负责。

他们将在连长王友才的带领下,紧跟在突击队身后,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铺设桥板,以便红四团后续的主力部队冲过去。

下午16时,围绕着泸定桥的夺桥之战正式打响。

伴随着激昂的冲锋号响起,事先在泸定桥西桥头布下重火力的红四团率先开火,打了对岸的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知我军意图的国民党守军开始反击,一时间两岸军队激烈互射,枪声、炮声盖过了大渡河那汹涌的奔腾声。

战斗打响后,由22名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组成的夺桥突击队,一边持枪向对岸的敌军射击,一边踏上了摇晃的铁索。

以廖大珠为首的突击队员们,冒着敌人凶猛的炮火,飞速逼近泸定桥东头。

在悬空的铁索之上,他们脚踏铁索飞速前进的英勇身影,犹如疾速飞行在澎湃的大渡河上,或许这便是“飞夺泸定桥”中“飞”字的来源吧。

最终,夺桥的突击队和架桥的第二梯队都到达了泸定桥的东头,在他们无畏的冲锋下,红四团主力顺利的跨过了泸定桥,并击溃了国民党守军,夺取了泸定桥的控制权,圆满的完成了掩护红一方面军渡河的任务。

二、泸定桥的诞生

泸定桥的桥身是由13根铁索和木板搭建而成的,单是计算铁索的重量,就达到了骇人的40吨。

这座始建于300年前的桥梁,究竟是如何做到“凭空”架设在汹涌危险的大渡河之上的?

在没有先进技术和起重机械的情况下,古人又是运用了怎样的技术,得以在一年之内将其建造完成?

泸定桥的诞生可以追溯到距今300多年前的清朝,当时在位的皇帝还是清朝的康熙帝。

满族入关以后,为了防备入主藏区的蒙古族,以及遏制藏区本土势力,因此便将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划归给了四川。

满清朝廷的这一政策,不仅大大地加强了对藏区的统治力度,还间接的促进了藏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使得两族之间开始相互融合。

到了康熙在位期间,当地的藏族与汉族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互通有无。然而,大渡河的存在,却给两岸的藏、汉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当时,如果两岸的百姓想要越过湍急凶险的大渡河去到对岸,就只能选择溜索或是船渡这两种方式。

大渡河常年处于汛期状态,水势十分地湍急。

很多时候,两岸想要渡河的百姓都难以渡河,因为什么时候能够渡河,得看船工和大渡河的“脸色”。

尽管当地的百姓们在大渡河面前表现的小心翼翼,但水火依旧是无情的。每年还是有不少百姓因溜索断裂或体力不支,掉进大渡河中丢掉了性命。

还有不少的船夫和渡客,在驾船行驶至大渡河中央时,被一泻千里的河水拍进浪花之中,从此不见踪影。

作为现代人,我们都清楚“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在古代,古人也是十分重视官道、桥梁、驿站等基建设施的。

大渡河两岸交通的不便利,使得当时两岸的货物时常堆积成山。一些肉菜、野味山珍等,经常因为无法被及时运送到对岸,而导致变质、腐坏。

除了财物损失之外,朝廷军队的调遣、官员的任免调度等,也常常在大渡河处受到阻碍,导致无法准时施展开来。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公元1705年),在收到当地官员的请奏之后,为了政令的通达和解决汉、藏两区交流间的梗阻,康熙皇帝下令要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梁。

后来,这座仅不到一年就修建起来的“险”桥,便是如今闻名中外的泸定桥。

三、泸定桥的“前世”

在接到康熙皇帝的圣旨之后,当地的官员便马不停蹄的召集了附近的能工巧匠,一行人来到大渡河边选址、考察桥梁建设的位置。

然而,当他们来到大渡河边亲眼所见这湍急的水势之后,脸上无不露出为难的神色。

一般来说,受限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古代大多数建筑采用的原料都是木质或石质的。

木质的桥梁,在汹涌的大渡河面前,犹如梨花带雨的“林妹妹”遇上满脸横肉的“黑旋风”,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而石质的桥梁虽然经得起大渡河的“洗礼”,但如何建设桥基,又是摆在工匠面前的一道难题。

石头如果轻了、小了,丢进大渡河里就会被湍急的河水给冲走;如果重了、大了,又不便于运输,还容易陷入河边松软的河土之中,无法起到支撑的作用。

负责建设桥梁的官员和工匠们都知道,如果完不成桥梁的建设,他们面临的将是刀斧加身的死罪。为了活命,众人只能迎难而上。

终于,一位工匠在看到两岸的百姓通过溜索滑到对岸时,受到了启发。

他认为可以用数条铁索连接两岸,之后再在铁索之上铺设木板,造一座悬在大渡河之上的桥梁。

经过众人的一番推演,这名工匠的提议有很高的可行性,可以说是当下的最优解了。因此,他的提议很快就被督办修桥的官员采纳,并准以实施。

考虑到造桥物资的运输问题,当地的官员决定采取就近原则。

就这样,距离选址最近且具有开采、冶炼能力的荥经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冶炼铁矿、铸造铁索等一系列大工程。最终,在荥经县铁匠们的赶工之下,13条铁索被铸造完成。

当这13条共重40吨的铁索被运送到大渡河边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众人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将这13条沉重的铁索运送到对岸?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众人集思广益,最终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法——“牵绳溜索”。

工匠们先是用一根结实的绳索将两岸连接起来,犹如简易的溜索一般。然后他们再在这条绳索之上,挂上一个个竹筒,并将铁索缠绕在竹筒之上或是放置在竹筒之中。

最后,再由两岸的工匠合力拉拽绳索,绳索上的竹筒就会缓慢的向河的对岸挪动,而铁索也会被竹筒顺势“带”到对岸。

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公元1706年),在大渡河之上,一座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桥梁诞生了。

康熙帝为此还御笔亲书,为这座横跨大渡河的第一桥起了一个名字——泸定桥。在当地,关于泸定桥的修建还有一段可歌可敬的民俗传说。

相传在修桥之时,13根沉重的铁索无法被牵引至大渡河对岸,人们用了许多方法都“折戟沉沙”无功而返。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藏族大力士挺身而出,只见他两腋各夹住一根铁索,双目赤红,就这样踏船渡过大渡河。

这名藏族大力士往返数次,直到将13根铁索全部运到对岸,最终自己却力竭而亡。在当地,还有人修建庙宇,歌颂纪念这位藏族英雄。

四、紧扣的铁环之上,每一个都刻着古人的姓名,他们到底是谁?

新中国成立以后,泸定桥依然是连接大渡河两岸的重要桥梁,对两岸居民的交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在1961年3月4日,被我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座承载着红色奇迹的桥梁的风采。许多细心的游客发现,泸定桥的铁环上刻着一个个陌生的人名和时间。

难道古人不流行“到此一游”,而是盛行在景点刻下自己的名字,以此留念吗?

当地的居民听后,笑着向游客们解释到,这些人名其实就是当时清朝时期铸造铁环、铁索的工匠的名字。

在铸造铁环、铁索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工匠消极怠工,朝廷实施了物勒工名的政策。

物勒工名是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一种制度,是指器件的制造者要在成品上刻下自己的姓名,以便后续的检验与追责。

也就是说,如果泸定桥上的某一个铁环出现了问题,那么朝廷就可以按照上面的姓名追究这名工匠的责任。

五、泸定桥曾发生过数次断裂

即使清朝的匠人们为了不被追责,对每一个铁环的铸造成型都精益求精。但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敌过岁月的侵蚀——历史上,泸定桥上的铁环曾发生过数次断裂。

1970年,解放军某部队野外拉练,顺便到泸定桥上参观。

不料泸定桥底部的7号铁索(从上河往下数),在距离大渡河东岸的30米处突然断裂,好在没有人员因此受伤。

之后,该解放军部队将断掉的铁索从河底捞出,并重新卡好修复。

如今,泸定桥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围绕着泸定桥建设的景区,还被评为我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在被开发成为景区之后,泸定桥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安全措施,以此来保障游客们的人身安全。

当游客们行走在摇晃的泸定桥上,脚下便是依旧奔腾的大渡河。抚摸着厚重沧桑的铁索,那也曾是往日革命先辈们英勇夺桥时紧握过的。

几代人,一座桥,相隔百年,却给人一种时空错位般的感触。如果有机会,不知道大家敢不敢踏上这座“险”桥,再走一走前辈们来时所走过的路。

2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