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失鹿,而诸侯逐之。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征战不休,不是因为家仇国恨,而是要争天下共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就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春秋五霸,齐桓为首。齐桓公率先称霸中原,是一位贤君,也是个霸主,后来的那几位,都是追寻着齐桓公的脚步来的。
齐桓公是个能人,率兵打仗、政治斗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孔子也对齐桓公称赞,在《论语》中,就多次称赞齐桓公为“仁者”、“明君”。
自从齐桓公任用了管仲,齐国就日益强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最后威震中原,一生功业显赫,甚至连周天子,也要听他的安排。
齐桓公曾问过管仲,我不爱干活,喜欢狩猎,又好色,这不影响称霸的道路吧?
管仲看都没看他,回答说,不影响。齐桓公追问,那什么影响称霸呢?管仲认真地说,不赏识、不任用贤才,不听信贤才建议,甚至听信小人的话,这才影响称霸。
齐桓公前半生,真就按照管仲的话来的。知贤用贤,从谏如流,甚至有些冒犯的事情,也会原谅他们。
但是很显然,人是会变的,特别是在享受人生的时候。
齐桓公称霸中原后,享受到了霸主的待遇。一言诸侯惧,一怒天下惊。甚至连高高在上的周天子,也得听他的话。
齐桓公就算是个贤君,那也是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久而久之,齐桓公不出意外的飘了。
也不节俭了,也不爱才了。吃穿用度、房屋宫殿都要按照周天子的规格来,甚至比天子的都要豪华。对于下属的谏言,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这已经不是曾经的霸主了,完完全全是一个沉溺于功劳中的昏君。已经飘飘然的齐桓公,甚至想以诸侯的身份,前往泰山封禅。
如果齐桓公这么做,那史书上,一定会狠狠的记他一笔。但好在,管仲、鲍叔牙这些老臣还活着。好说歹说,总算是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但齐桓公不封禅,还是要享受的。平日里的歌舞美女、酒食美色,都是必不可少的。
可能就像电视剧里的台词那样,“我都拼搏大半辈子了,享受享受还不行吗?”,于是就对下面的舞女喊“接着奏乐接着舞”。
但好在,就像管仲说的那样,作为君王,好美色、懒政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手下的人会干活,国家还是可以运转的。
在管仲、鲍叔牙这些人的支撑下,齐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又劝不动齐桓公,也就这样了。
但问题在于,管仲他们走的比齐桓公早。齐桓公这边还享受呢,管仲就病倒了。
齐桓公到底没糊涂,心里还惦记着这位跟随自己拼搏的老臣。在病榻上,这对君臣也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也是管仲最后一次进谏了。
管仲是国相,他死了,应该推选几个人,由国君选用。但齐桓公先开了口。
齐桓公上来就推荐了三个人,想问问管仲他们能不能用。这三个人,分别是易牙、竖刁和开方。
这三个人可不是一般人,那都大有来头。先说易牙,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子。为了讨好齐桓公,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蒸肉献了上去,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国君,连儿子都能杀,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而竖刁,则是陪伴齐桓公多年的近臣。虽说是近臣,但实际上也就是书童、仆人这一类的角色。大能耐没有,端茶倒水在行。
最后是开方,这更是个人才。他本是卫国的公子哥,千里迢迢跑到齐国,就为了伺候齐桓公。甚至为了伺候齐桓公,自己的父母死了都没回去看一眼。
管仲一听,再想想这三位都是哪里的贤才。回过神来之后,摇摇头拒绝了这三个人选。
并再三提醒齐桓公,这三个人不是什么好饼。你要是整天跟他们吃喝玩乐,那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要是想把国政托付给他们,那你就可以等着齐国灭亡了。
齐桓公纳闷了,你如果知道这三个人是佞臣,为什么不告诫我,让我理他们远点呢?
管仲表示,之前跟你说了,你也不一定会听。好在我还活着,能替你提防一二,现在我要死了,只能您自己防着点他们了。
其实啊,管仲这个时候就知道了,齐桓公已经不像曾经那样,是个贤君了。毕竟推举一个佞臣是意外,但三个都是,只能表明此时的桓公已经沉溺于享乐,不可自拔了。
所幸,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管仲死后,齐桓公命隰朋为国相。
但谁知道了,隰朋重病在身,在国相的位置干了一个月,就病重逝世了。
没办法,齐桓公只能找到老臣鲍叔牙。但鲍叔牙是个爱憎分明的性子,跟齐桓公说,我当国相可以,但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一定要滚出宫去。
齐桓公没办法,毕竟还是国家重要,也就把他们赶出去了。但毕竟是享乐惯了,没了这三个人,一时之间还真不适应。
自己日夜思念这三个近臣,加上手下的耳旁风,一来二去的,齐桓公也就改了念头。悄悄地,把这三个人接回了宫中。
鲍叔牙虽然知道,但也无能为力。毕竟该说的都说了,齐桓公还不听,那也是他的问题。而齐国,毕竟是一手打拼出来的,要是真放弃,还有点舍不得。
就在鲍叔牙还在干活,而齐桓公享乐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天下有名的神医扁鹊见到了齐桓公,而且开口就是,你有病,得治。
这话放在谁身上,谁都不相信,何况是位高权重的齐桓公呢。于是让手下拿出银子给他,就把扁鹊赶走了。
不但赶走了扁鹊,而且还略有炫耀的说,所谓医者大多是这样的人,把没病说成有病,然后跟本就没病的人说这是自己的功劳。
说完之后,依旧是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状态。鲍叔牙也尝试劝说,但让齐桓公的一句“这是我的齐国,不是你的”给怼了回去。
也正是这一句话,让鲍叔牙心灰意冷。本就年老的他,回家之后更是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管仲死了,隰朋死了,现在鲍叔牙也死了。齐桓公早年的重臣,都死了个干净。现在齐桓公手下,要么地位不够,要么就是佞臣,没有一个能劝说他的。
但齐桓公还有些不以为然,毕竟日子怎么过不是过?舒舒服服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管他以后怎么样,跟易牙他们玩得开心最重要。
但好景不长,齐桓公本就年老的身体,又经历了这么久的酒色摧残,早就变得空虚不堪。
更何况,扁鹊告诉过他,他有病,得治,但是齐桓公不听。现在好了,年老、病重、酒色摧残,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可真是神仙也难救了。
就这样,齐桓公一病不起。但他这时候还没彻底糊涂,还知道派人去请扁鹊,让这位神医来医治自己。
但是,扁鹊早在齐桓公不信他话的时候,就已经跑路了。防的就是有天病重,自己治不好,让他把自己砍了。
扁鹊人去楼空,太医也没办法医治,此时的齐桓公,也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了。
但别忘了,齐桓公身边还有三个“人才”呢。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的重头戏,在这时候才开始上演。
齐桓公病重,手下重臣早已离世,根本没有能制衡他们的人。于是,心底的野心,也就像野草那样疯长了出来。
他们把齐桓公放在深宫中,又把手下的侍卫、宫女什么的赶走。同时编造谎言,不许任何人与齐桓公见面。
就这样,身为中原霸主的齐桓公,被三个近侍囚禁了。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拥护下一任国君,以此来获得宠幸。
眼见齐桓公不死,他们就命人在深宫筑起高墙,不许旁人进出。只留下一个小洞,每天让一个内侍进去,看看齐桓公死了没有。
齐桓公在高墙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此时此刻,他才明白,为什么管仲、鲍叔牙二人,都劝他易牙三人不可信。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要么等待奇迹发生,要么,就是等死了。
很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齐桓公就这样死了,死在深宫,死因是饿死。
齐桓公死后,无人为他收尸,因为外面的人甚至不知道齐桓公的死讯。而他的儿子们,正在为了权利互相争战呢。
直到齐桓公死去的第六十七天,大臣高虎看不下去了,率兵推倒了高墙。直到这一刻,齐桓公的死讯才为众人所知。
可惜,一代雄主,春秋首霸,就这样不体面的死在了深宫之中。在他死后,齐国也陷入了混乱之中,难以重现曾经的辉煌。
齐桓公的一生,盛衰都由人,但也因为自己。早年任用管仲,才走向了霸主之位。而万年,也是因为自己宠幸奸佞,才让自己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