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雨》全片叙事流畅,运镜稳健,场景成功营造出浓浓的江湖武侠风格。
基本上,我认为《剑雨》剧情之峰回路转更胜《狄仁杰》。虽非推理片,却埋有多处惊讶、爆点,不愧是出自编剧鬼才苏照彬之手。
尽管如此,剧情本身却有着多处的前后逻辑问题,如细雨和张人凤变脸顺序,张人凤的武功突然变超强,与江阿生是否知道曾静就是细雨才跟她结婚等。
虽然苏导给了答案,也表明剧情本身有着模拟两可的诠释性,但我还是觉得有那么一点儿自圆其说的味道,不过这些问题其实也不太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就是。
这部电影的片名叫《剑雨》,这当然是讲“细雨”,与她这套使起来有如滂沱雨幕、又急又密的“辟水剑法”。虽然片中许多人物都有着一定比例的戏份,但细雨终究还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以她为片名并无太大问题。
林熙蕾与杨紫琼都演得很好,把前后细雨的迥异个性诠释得很到位,一个冷艳有狠劲,一个温柔婉约派,各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味。
郑雨盛饰演的江阿生中规中矩,看过《脑海中的橡皮擦》就知道他演这种好好丈夫的角色是很适合的,后来的转折点那儿也有震撼到我,收与放拿捏得宜。
饰演黑石转轮王的王学圻、彩戏师戴立忍与雷彬余文乐都有发挥水准,只是大S徐熙媛还是不太能够掌握叶绽青这样心路复杂的角色,颇为可惜。
《剑雨》这部片让我比较有共鸣的地方,其实是对于“人性面的刻画”和“单纯小情感的描写”。
剧中许多人都有着双重身份,这让角色的性格立体且丰富许多,更加有血有肉,不再是功能刻板、定位单调的人物形象。
看似文弱的曾静其实是前黑石杀手细雨,体贴无害的江阿生事实上是背负血海深仇的张人凤,制面师傅雷彬是善使暗针的黑石高手,彩戏师则是将武功和戏法结合在一起的江湖老手,而威震武林的黑石首领转轮王的实际身份更夸张,竟然是个在宫里负责送信、地位卑微的九品太监。
真要说起来的话,与被卷入争夺遗体风暴的细雨相比,我其实更喜欢走上平凡爱情路的曾静。
再怎么拥有盖世武功、辟水剑法,再怎么高超绝伦,细雨终究还是回归这种单纯平淡的生活模式,因为这是腥风血雨人生的最后港湾。
而且遇上了,这就是缘份。
不管江阿生与细雨的爱情是偶遇,还是刻意,都是因果机缘的一环。
“你有没有真心爱过我?”听到细雨最后这句话,我的心都揪在一块了。
另外,我觉得张人凤其实也喜欢江阿生的生活,和曾静在一起的日子是那么的朴实又快乐,尽管他后来说与细雨婚后的每一天,无刻无刻不想着杀了她,为父报仇,但人当情绪爆发的时候,本来就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再说若他对细雨完全是假戏真做,最后也不会紧紧抱住细雨,遑论背着她走回家了。
两人夫妻生活的体贴互动与简单情感,在这个昏天暗地争夺遗体的诡谲江湖里,反倒成了一股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流。
另外,制面师傅雷彬在身负重伤、性命岌岌可危之时,心头挂念着的还是家里那一双熟睡的妻小。而且尽管板凳下已是一片血泊,他还是夹着面条入口,没有自行就医,大概他知道自己挨不过这一关吧。
人在生命的最后,最在乎的往往还是生活中的那些平凡事物啊。
至于黑石转轮王,原本以为他处心积虑、布下天罗地网想获得的罗摩遗体,是要用来练成绝世武功、好一统江湖的,结果最后竟然只是为了想弥补男性的残缺,以换得身为男人的最基本尊严。
这其实一点也不荒谬,反而是很有道理的。武林盟主追求的是天下人的景仰与崇拜,让他人能在自己的权威下低头,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男性荷尔蒙这原始驱力的终极目的。
而今天转轮王是位连男性都称不上的九品太监,讲得扯一点,他连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何来最上层的“自我实现”呢?(或许司马迁是特例啦,不然人家怎么会成为伟人呢)
再说,其实真正讽刺的是,在片中这些争抢罗摩遗体的人,有几个是真的为了练得盖世神功以号召武林的呢?
转轮王希望能成为完整的男人。彩戏师希望能恢复健康,去除一身病痛。那位张姓的跛脚富豪只渴望能再度站起来。细雨早看破了争斗不休的无限回圈,争抢只是为了转轮王口中让她回到平静生活的承诺。至于雷彬与绽青,他们根本只是黑石下的两颗小棋子罢了。当然在武侠小说的设定里,众人争夺的武功秘笈大都只是虚晃一招,重点是争夺过程中的人性面貌,和种种的机心交锋。
然而导演苏照彬在这虚晃一招之外,又来一招虚晃,众人知道罗摩遗体原来可以神奇地填遗补缺之后,问鼎江湖之事就似乎已退成第二顺位,甚至抛诸脑后了。
于是,回归人性的需求面,刻画简单却重要的日常情感,是苏照彬在天马行空的武侠世界里的两大基调,替这部娱乐特效丰富、剧情峰回路转的《剑雨》,贯注了许多扣人心弦、贴近现实的共鸣点。
只要前后剧情衔接再严谨一点,选角再谨慎一点,《剑雨》的成就与评价绝不止于此,至少目前,此片已让我看见传奇武侠电影的崭新风貌。
(完)
推荐阅读:剑雨:一首简单无华的《石桥禅》,却有着让人柔肠寸断的后座力
《一代宗师》:不谈形,只演意
《一代宗师》的启示,嘴上功夫比拳脚功夫更为重要
作者小得,已授权发布。
武侠片最后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