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惠及十代百代甚至千秋万代。
然而,时间会消磨一切事物的意义,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再高明的政策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也会不再适用于时代。
建国之初,我国著名经济家马寅初提出了人口论,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如今我国陷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困境。
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倘若当初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人丁兴旺 是喜是忧历朝历代,战争平息之后,国家首先头痛的就是人口问题。
战争是人口减少的罪魁祸首,一场大战过后,每家每户的男丁就会急剧减少。人口少了,生产力就上不来,田没有人种,国家体系也难以维系。
因此,历代统治者在战后基本都会“休养生息”以积蓄力量。
再加上中国的小农经济,一直以来中国人的观念都是多子多福。孩子多了,活有人干,地有人种,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富足。
新中国成立后,打赢了胜仗的中国人也是如此。因此,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都处于一个人口飞速增长的状态。
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很快就会跃升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有人发现了问题。
太多的人口会导致资源没有办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反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再者,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进程加剧,体力劳动大多都有机械代劳,比起更多的人口,国家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人才。
但是,多孩家庭往往没有心力精心培养孩子,这就导致孩子的物质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和发展上限都很低。
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被写入宪法。计划生育主要的内容和目的就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因为家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将心力全部倾注到孩子身上,再加上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这就导致80年代开始我国青年的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当然,这也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但是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这是多了许多可以培养和使用的人才。
倘若没有贯彻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绝对不会如此精细,家庭内部甚至可能会根本不重视教育。
孩子那样多,家长哪里管得过来,那么我国青年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一定没有现在高。
再者就是粮食问题。建国之初,尽管我国人口稀薄,但粮食依然处于一个紧缺的程度,随着人口飞速增长,粮食更是变得入不敷出。直到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学家研究出来产量高质量好的粮食,中国才逐渐摆脱粮食短缺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产量增加了1万亿斤。而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只有2263.6亿斤。
中国人人都能吃饱饭,最大的功臣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啊,其次就是计划生育政策。毕竟,倘若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再高的产量也不够吃。
再者就是土地问题,人口多,需要的住房就多。中国的房价一直高居不下,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供求关系不平衡。想要买房的人多,房子不够分,便成为了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倘若人口急剧增加,房子完全无法覆盖百姓的需求,不得已时就会侵占土地,土地被侵占,粮食就会变少,更加难以应付庞大的人口。
这就会形成一个恶劣的循环。
人口红利 是福是祸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一大助力就是制造业。外国人满意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纷纷选择在中国投资办厂,雇佣价格低廉的中国工人帮他们在流水线制造商品。
廉价的劳动力属于人口红利的范畴,但却不能帮助一个国家真正发展起来。中国近些年科技腾飞,开始钻研自己的技术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
一些外国人享受不到中国的红利,便开始撤离中国,将制造工厂转向东南亚甚至印度等地。
倘若当年中国不实施计划生育,中国人口疯长,劳动力众多,自然不会出现劳动力成本变高的问题。但这完全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基础的密集制造业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外国人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人得到的只有蝇头小利。
如今的中国,老龄化严重,很多人认为这是当年计划生育的问题,认为倘若没有计划生育,中国如今就不会出现经济停滞等老龄化问题。
但是,倘若当年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也未必能比得上今天。
人,是不可以用如今的困境审判当年的政策的。
1957年,马寅初先生观看过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忧心忡忡,挥笔写就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他在文中提出的理论被称为“新人口论”。
马寅初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是相矛盾的,应该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人口质量。这些理论在后来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马寅初先生早已作古,当年的计划生育为中国迎来了经济腾飞。如今的中国,开始面临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既然是新的挑战,自然需要新的政策,需要新的决策者来引领中国发展。
正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