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之子李寄:没有他,我们是看不到完整的《徐霞客游记》的

晴朗看文史 2024-12-03 03:06:27

大名鼎鼎的《徐霞客游记》,即使我们没有亲自翻阅,也一定有所耳闻。

这部由明末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所撰写的散文游记,现存的篇幅字数有60多万,不仅是徐霞客毕生心血的结晶,更是中国地质地貌考察的瑰宝,堪称系统考察中国地质地貌的开山之作。

然而,《徐霞客游记》之所以能够穿越数百年时光依旧熠熠生辉,除了徐霞客本人的卓越贡献外,还离不开另一位关键人物的默默付出。他,便是徐霞客的儿子——李寄。

你可能会好奇,徐霞客的儿子为什么会姓李呢?这其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1.

公元1640年,历经30多年的长途跋涉后,徐霞客的双腿终于不堪重负,丧失了行走能力。

在那个交通工具、户外装备、卫星导航通通跟不上的年代,徐霞客仅靠一根手杖和一床被子,需要完成一年到头攀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任务。

需要同飞禽走兽、杂草丛林、沼泽瘴气作斗争,需要在荒原峡谷中辨识方向,勇往直前。

多少次,他在攀登峭壁时险些坠落;多少次,他在雨雪交加的山里险些失温而死;多少次,他在受伤无法包扎的情况下差点感染破伤风。

公元1640年是徐霞客多年徒步的终结之年,云南的地方官把伤痕累累的他送回老家江阴时,曾问他这样的一生是否值得。

徐霞客淡定回答:“张骞开辟道路,却未能一睹昆仑的面貌。玄奘、 楚材背负使命,得以西游远方。我,只不过是一介布衣,靠一只杖,一双脚,穷尽河沙,游历昆仑,题名绝境,而与三位先生做着同样的事,虽死无憾!”

一生无憾的徐霞客,值得敬仰。

徐霞客去世后,为了不让他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亲友们开始把整理游记文稿视为生命中的重中之重。

当时大家万万没想到,整理文稿的难度,竟然不亚于徐霞客完成这些文稿的难度。

2.

为什么整理文稿的难度这么大呢?

首先,是因为长达几十年的游记文稿,有着大量的遗失内容。要整理这些文稿,就得将遗失部分找到、补上,这个任务当然非常艰巨。

徐霞客的亲友王忠纫在做了一段为游记文稿排序的工作后,由于另有公职,不得不把手稿交还给了徐霞客的儿子徐屺。

徐屺困侑于自身能力,又将稿件交给了徐霞客的好友季会明。

季会明对游记进行了细致的整理抄录,眼看着整理工作即将见到曙光,却遇到了灾难般的打击。

由于清军南下,江阴守城,城破后全城仅剩下了53个活口,徐霞客一家20多口人不幸遇难,好不容易整理出的游记,也毁于战火。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季会明因为提前撤离江阴,幸免于难。

局面稳定后,季会明回到江阴,重新搜集和整理起徐霞客的作品。托很多徐霞客粉丝在原稿问世后争相传抄的福,季会明此行还是积攒了一些文稿的。

只是和最初整理的版本相比,新版本毕竟还是缺失了很多稿子,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好在,老天也不忍心让徐霞客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所以,另一个人出现了。

他叫李寄,是徐霞客的亲生儿子。

之所以没能随父姓姓徐,是因为他的母亲周氏只是徐家的一位婢女。

因为徐霞客的续弦罗氏嫉妒周氏能得到徐霞客的喜爱,趁着徐霞客出游,强迫周氏嫁给了徐家墓园的看门人李某。

就这样,徐霞客的亲生儿子,姓了李。

李寄知道母亲经受了苦难和屈辱,但内心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苦读不辍,逐渐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学者。

徐家灭门惨案发生时,正因为李寄和母亲生活在偏僻的山林,才得以保全了性命。得知徐家满门已灭,李寄为生父徐霞客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而深感遗憾。

人生的下半场,李寄将整理父亲的遗作,当作最重要的使命。

为了补全在战乱中缺失的稿件,李寄不辞辛苦,访遍四方,终于在宜兴史夏隆家中找到了18年前秀才曹骏甫的第一版抄本。

面对被多次删改的抄本,李寄凭借超凡的智慧,竟通过日影映照出了《游太华山记》等数篇被掩盖的文稿,使失传的游记重见天日。

除了收集研读整理《徐霞客游记》,李寄自己的文章也非常精彩。

包括《历代兵鉴》120卷,《随笔》 16卷,《舆图集要》 40卷等在内的多部著作,就出自李寄之手。

然而,这些作品大多毁于战火,只留下寥寥数语,令人扼腕叹息。

3.

因为一生都在忙着游记、搜集书稿和写作,李寄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

但他宁可缺吃少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也不肯无端接受别人的馈赠。

据说,李寄只有一条裤子,如果洗了的话就只能光着身子等待裤子晒干。可即便如此,他也会一边看书,一边等着裤子干后再重新穿上。

有一次,朋友来看望李寄,给李寄送来了衣物,李寄却称无功不受禄,选择婉言谢绝。

有人就像当年云南官员问徐霞客一样,询问李寄:“你这是何苦呢?”

李寄笑着反问:“苦吗?”言语中的乐观豁达和坚定,和他那从未见过面的生父徐霞客,如出一辙。

每次读徐霞客和李寄的故事,我都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与鼓舞。

生活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不愁吃穿的我们或许更应反思自己的精神追求。

李寄面对困境的坚定信念,不失本心的豁达开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徐霞客若在天有灵,看到儿子如此传承自己的精神和作品,定会深感欣慰。

你对此有何感想?欢迎留言分享看法,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