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结束的北约峰会发表了涉华和亚太局势的声明,有专家学者称北约有“亚太化”或“全球化”之意,中国必须警惕。警惕是必须的,但整个北约是否会与中国为敌?
不久前在美国召开的北约领导人纪念峰会上发表的《华盛顿峰会宣言》中,14次提到中国,不但渲染亚太局势,还妄称中国对北约利益、安全和价值造成挑战,并诬称中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决定性支持者”。
给人的感觉是北约要进军亚太与中国对抗。正因为如此,就有专家学者提出了“北约亚太化”或“北约全球化”的概念。
不可否认,拉北约进入亚太帮助美国与中国展开“非常非常激烈的竞争”,这是拜登政府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
而不管是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如今的印太战略,其核心要点有三。
一是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弱化中东欧洲等地区的战略干预,把美国总兵力的70%都集中到亚太或者说太平洋一线,以对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二是合纵连横,也就是建立反华联盟。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小北约”升级到特朗普时期的“印太版北约”。
三是拉北约入印太,就是要建立起所谓的自由世界联盟。为此拜登政府已经召开了两次的“自由世界”大会。
拜登一直强调要建立新的自由世界联盟。拉北约入亚太,是建立新自由联盟的一部分,就是要把北约整合到美国的新霸权联盟之中,这与拉北约入亚太与中国对抗还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其实,北约“亚太化”或“全球化”,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四大因素决定了目前北约不可能进入亚太与中国为敌。
一是无意。
欧盟坚持战略自主,拒绝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更无意或反对搞阵营对抗。
冷战后,欧洲一直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推进全球化进程,也一直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路线。欧盟不断扩张,本身就有“美国霸权主义”的意图。
现如今,欧盟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战略没有变,战略自主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只是安全上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已。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引爆,对欧洲人打击最大的是心理。尽管北约赢得与俄的冷战,可冷战对世界的伤害以及其再一次引爆世界大战的可怕性,也会令欧洲人心有余悸。
因此,对抗已经不是欧洲战略思维的主流。相反,建立多极相互牵制的力量格局,才是避免战争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尽管与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尽管也并不希望中国复兴强国,可还是坚持反对与中国进行阵营对抗,这应当是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战略。
或许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极力拱火乌克兰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性,或者说道增北约的统一性,通过战争削弱俄罗斯只是次要目标,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或把欧洲纳入新霸权阵营之中,才是最大的目的。
二是无力。
乌克兰战争是二战后欧洲最大的安全危机。关键的问题是,战争打了快3年了。没有削弱俄罗斯,欧洲自己先支撑不下去了。
目前欧洲连应对俄罗斯都不知如何是好,根本无力干预亚太事务。
重要的是,有可能重新执掌美国朝政的特朗普早就明言要结束乌克兰战争。真如此,欧洲就更难招架俄罗斯或应对欧洲自身的危机了。
尽管目前欧洲对中东乱战少有表态,可心中也非常清楚,中东大战真要开启,至少在能源战略上对欧洲是严重的打击,欧洲将不得不直接干预,以确保自身在中东的利益。
在中东局势前景不明的情况之下,欧洲更不可能分心配合美国干预亚太事务或与中国为敌了。
三是无机会。
世界变革在加速朝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呼声高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密切。北约内部正处于分裂扩大期,美欧关系并未修复。欧洲内部分裂,美国目前也无意直接与中国对抗,只是想拉上北约前来助威而已。
四是不敢。
一旦与中国为敌或介入亚太事务,中欧关系就会破裂,欧洲首先就承受不起与中国的冷战式对抗或者说脱钩断链,欧洲更不愿意因此而成为美国的棋子炮灰。
而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高,也不是欧洲国家敢轻举妄动的。
最现实的一点,尽管华盛顿声明中称中国向俄提供“决定性支持”,可欧洲也应当清楚,这绝非是“致命性支持”。
如果北约干预亚太事务或针对中国,中国也只能是通过向俄提供“致命性支持”来增强对北约的牵制与消耗,这是攻敌之必救。
目前欧洲人在北约的表态:一方面是不得不奉迎一下美国,二也想迫使或希望中国减少与俄的“往来”,三是体现一下北约的价值,以及欧洲人向来自豪的价值观。
以上这四点就决定了北约不可能进入亚太,也就意味着北约亚太化或全球化只是一个伪命题。
总之,尽管美国有心拉北约介入中美大国竞争之中,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欧洲人连自己的危机都无法应对,就更不可能分心专注于亚太了。何况,欧洲战略自主意识是在不断增强,不会因为美国的利诱胁迫而服从于美国的战略。重要的是,欧洲即无心也无意更无力和不敢与中国为敌。
作者纯粹放屁。
想搞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吗
北约或许力不从心,奥库斯和倭棒狒可是已经动员起来了
霉国鬼子不灭亡,世界难安宁!!![得瑟]
世界安宁了,各国不需要黑老大,霉国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