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中国国徽到底有多细节?
1949年开国大典,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根本没有悬挂国徽。
要知道,国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开国大典如此重要的时刻,怎么能不放置国徽呢?
但其实当时国徽的设计方案始终确定不了,眼看着距离开国大典越来越近,最终只能空置。
而在确定国徽国旗和国歌这三个大项目中,国徽可以说是经历了最多的困难。
当时国家集思广益,无数人想破脑袋设计稿件但都被一一驳回,才女林徽因更是先后设计了四份也都落选。
直到看到林徽因设计的初稿,人们才发现:
原来她设计的国徽审美真的一绝,但用在天安门上好像真的不太合适。
国徽的敲定1949年7月的一天,从外地出差回家的梁再冰刚推开家门,家里的情景让他愣住了。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只见客厅里到处都摆着金色和红色的国徽团,母亲林徽因好像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一样,一边咳嗽,一边拿着笔趴在桌子上不断的修改着。
此时,林徽因正在为了国徽最后的敲定发愁,她看着散落一地的稿件思考着,到底该怎样修改,到底要添加点什么呢?
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三个月时间,但国徽最终定稿始终没有敲定下来。
当时人民日报刊登了征求国徽图案的公开启示,并提出了三个要求:既要有中国的特征,又要有新中国的政权特征,最重要的还要具备好看华丽和庄严的风格。
面对这则征求,无数群众开始大胆创新设计国徽图案,政府先后也收到很多设计来稿,但完全不够理想。
此时,设计国徽的重担就交到了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工作负责人张仃和钟灵手中。
设计国徽可不是个小事,张仃可以说顶着很大的压力,他和钟灵参开了很多图案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于是开国大典在没有国徽的情况下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典礼完成,国徽的设计依然继续,为了能赶在1950年国庆节挂上国徽,林徽因和梁思成带领着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也加入其中。
他们和张仃钟灵代表的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成两个小组进行专门的设计。
两种方式由于国徽的庄严性,所有国徽上添加的元素必须要慎重在慎重,于是两个小组各尽其力设计初稿。
如今再看林徽因这个国徽整体设计,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重视传统”。
林徽因设计的
他们对于国徽的设计,大多数灵感都来自于古代经典,整个初稿是由大孔玉璧和五角星、齿轮和嘉禾等元素组成。
在林徽因的设计下,五角星放在正中间,这一点也是参考了汉代铜镜,上边的书法字体也是参考汉代的八分书。
更重要的是设计的外围的一圈白色,这一点是参考古代玉币,在古代,玉币是祭天时才用的。
而林徽因设计的理念就是象征着革命人民大团结,把五角星放在中间,代表着新中国的四大阶级。
而张仃小组设计的初稿是由五星、地球齿轮和谷穗组成,而这些元素他们一共做出了五种辩体图案。
而他们的设计理念主要就是以天安门为主体,用齿轮、嘉禾作为全国人民大团结,并且在国徽北面的地图上方,曙光扎线31道,代表着我国31个省级行政厅。
从这两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来看,的确很具有中国特色,把重要的元素全部都加入了进去,但总感觉少点味,缺少了一点点庄重。
于是,等他们把初稿交上去作讨论后,最终确定了国徽必须要包含几个元素“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
有了元素的确定,那么修改起来效率更高一点,也就是说要看怎样设计庄重又合理即可。
当时有专家认为,张仃团队的天安门图案很好,但林徽因的设计又实在绝美,如果将这两个结合,那岂不是最完美的。
于是,双方开始合作,打算将两人的设计相融合,然后确定出最终的样子。
好看但不合适林徽因在第一版基础上不断修改,设计出了第三版第四版。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她将代表着中国的天安门适当扩大,原先的大号五角星按比例缩小。
经过一次次的讨论、绘图和设计,林徽因脑海中的国徽形象也越来越清晰。
最终设计出来的第四版,在配色上林徽因认为金色和红色最合适,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红色也代表着福气和好运。
于是,金色和红色这两种颜色便成了国徽的基本色,既富丽庄严又醒目大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庄重和气势。
配色确定后,众人又开始以天安门的形象再次整改,因为刚开始定稿天安门图案在国徽正中间,五角星比例缩小。
但这也导致五角星放不下,看起来很不协调。
就在众人为这件事发愁时,张仃小组成员高庄突然建议“为什么不尝试着把天安门缩小,放在五角星下边呢?”
于是,众人按照这个思维去修改,果不其然,当五角星包围着天安门时,整个图案看起来雄伟庄重。
后来,大家又在国徽外圈用麦子和水稻的形象组成圆环。
代表着南北方人民团结在一起,底端齿轮处交汇,代表了工人和和农民举拖着整个上方。
就这样,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中,国徽的形象越来越完整,此时林徽因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
但她还是拖着病体,不断的修改,终于在1950年6月23日,这张融入了所有人心血的国徽设计图,在一片喝彩声中终于通过!
直到如今,国徽依然以庄严肃穆的伟大形象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对于我们来说,国徽不仅仅是一个徽章,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缩影。
如今的国徽既有中国传统元素,既颜色鲜亮又美观统一,一块小小的徽章,代表着新中国的伟大力量和人民!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和国国徽制作历史细节》
2.上观新闻:《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上,国徽为何没出现?》
3.神州学人网:《梁思成和林徽因:走上一条非凡的建筑人生之路》
4.澎湃新闻:《林徽因:那些洒在国徽里的光阴》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林徽因一生唯一的污点就是招惹上了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