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因为狄戎威胁,古公亶父不得不远走他乡,“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
由此可见,周人起初叫豳人,因为迁到岐山周原,故而更名为“周”。周原渊源已不可考,但甲骨文记载武丁时有一周国,后被灭亡。
问题在于: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对此,现代考古又一次发现“巧合”,据此终于框定区域,如此也就难怪古公亶父迁到周原了。
考古印证周人历史所谓豳地,文献记载本义是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后稷曾孙公刘迁居于此,大概在今甘肃省宁县、正宁、陕西彬州市、旬邑县一带,就是位于泾河中游。
巧合的是,在泾河中游的考古,又一次发现诸多可与史书对应的“巧合”,比如以下三个:
首先,诗经大雅记载周人早期生活状态时,提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其中,古人挖穴或挖洞烧陶,因此陶复陶穴是指居住在地穴或窑洞中;而甲骨文中的家与室都是地面建筑,且各自功能不同,“未有家室”至少可以说明没有大型宫殿。
现代考古发现,在古公亶父时代之前,泾河中游只有窑洞、半地穴、地面夯土房屋三种,没有发现大型宫殿。
其次,史记记载周人善于农耕,公刘时“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现代考古发现,周人以粟米为主粮,说明周人的确善耕;同时,周人还大规模饲养牛羊猪等牲畜,故而才会出现“畜积”,才有多余的牲畜。此外也可看到,周人崛起有其生活基础。
第三,史记记载古公亶父迁岐时,说“乃与私属遂去豳”,这就说明当时周人并未形成强力统治,故而只能号召“私属”迁岐。现代考古表明,该区域的确尚未形成大规模高等级的聚落形态,比如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仅8万平,还是以小规模的村落为主。
因此,如今虽然还不能确认古公“豳地”的具体位置,但结合文献与考古看,“豳地”大致是在关中泾河中游区域。或许,夏后氏政衰后,周人来到了这里生活了400余年,与狄戎杂处。
难怪古公亶父迁岐史书记载,因为狄戎威胁,即“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的情况下,古公亶父不得不远走他乡。
但问题是,古公亶父为何不往其他地方迁徙,而偏偏迁徙到岐山周原呢?
其实,锶同位素分析结论是当地一部分人是外来的,其中不少来自北方,不仅印证了史书上的周人“奔狄戎之间”,而且也反映周人面临狄戎威胁。
因此,古公迁徙的理由是可信的,但身处关中泾河中游区域的古公亶父,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只能迁往岐山周原方向。
其中,武乙时期商人势力不断向西挺进,比如武乙就曾巡视渭河,由此就挤压了鬼方势力,导致鬼方不断从晋陕高原南下进入关中,后来季历“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打击的就是鬼方势力。而在西北、北方有狄戎势力,西部有羌人势力,西安一带本是商朝崇国所在。
史书记载,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而姜是当时羌人姓氏,这就说明古公亶父与羌人部落联姻、乃至结盟。如此,古公亶父向宝鸡一带迁徙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古公迁岐应该是得到了商朝同意,相当于让其作为西部屏障之一,竹书纪年云“(商王武乙)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余论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提:
首先,近两年来,通过对陕西咸阳句邑县“西头遗址”的考古研究,如今已经基本确认该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的“豳师”密切相关。周中期以来的铜器铭文中,多次提到“豳师”,考古发现的西头遗址是最可能的驻扎地。因此,这就佐证了古公豳地在关中泾河中游。
其次,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成风,网上流传周人“外来说”,但以文献与考古来看,周人显然源自本土。即便更早的周人来源,现在的确存在争议,但公认的两种观点是关中说或山西说,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关证据,而“外来说”却没有证据佐证。
参考资料:《史记》、《寻“豳”:在考古现场溯源先周史》等
人类一直都在不断的研究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一直都认为,我们的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太阳和月球都在不断的围绕地球的转动 如何如此放屁!周原,那时叫周原?
中国史书果然可信。当然,我们的历史,你这老外更要相信。
,因为迁到岐山周原,故而更名为“周 此话不对。周原,什么时间叫周原!
西方史书都是伪造的,赵家伪造了赵氏孤儿,汉朝伪造了九鼎化龙跳进泗水,周最牛逼,直接伪造出一个夏朝。[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在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