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还在进行,有中企没扛住,私下向欧盟妥协,商务部发出警告

秋春来看世界 2024-10-17 16:25:06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中国和欧盟关于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的“最后协议”还在谈判中,各方都希望10月底之前能达成一致。

这原本是正常的谈判,但反观欧盟又是扮演“受害者”,又是对中国耍强横,同时还对华连续出台新的反倾销案,可谓是手段用尽。

此时又有新消息曝出:在欧盟的软硬兼施之下,已经有某些企业撑不住了,开始暗中找欧洲单独谈判关税。

此举对我方整体计划的影响有多大?商务部下场警告,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

实际上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初期,就有很多人关注到了有一个特别之处:

欧委会公布的关税数字对不同企业加征的关税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比亚迪将被征收17%的额外关税标准,而上汽集团的反补贴税到了36.3%,两者差距近一半。

欧委会并没有特别说明为什么要对企业“区别对待”收税,毕竟每个公司在不同价位都有车型。

但这样加税出来的结果就是同一门槛的车,两个不一样的公司在欧盟面临的市场前景就大不相同了。

至于欧盟为什么如此干,从他们另一段文字中可以略微发现端倪:

关税案决定对未接受抽样调查但配合欧盟调查的车企,收税不超过20.7%,如果不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未来将一律按最高标准征收反补贴税。

也就是说,配不配合欧盟“调查”是一个关键的锚定征税点。

欧委会对服从的国家和不服从的国家,完全是两种待遇,这或许是对不同的公司“见人下菜”的原因所在。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不就是配合欧盟“调查”这件事,让他们调查就可以了,没必要因此和欧盟选择翻脸。

且配合欧洲还能让自己加征的关税下降,让中国和欧盟的关税谈判也更容易了。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今年6月1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商务部曾举行过一场闭门会谈,期间就有很多企业反馈了欧委会的卑劣行径:

借着调查的名义,向中国企业索要电池成分和配方、技术工艺、在欧洲客户信息、销售渠道以及供应链布局等资料,要求中企“配合”。

至于电池配方、技术和客户信息等资料,是一个企业销售的关键机密。

如果中企将这些信息交给欧盟用于“关税调查”,谁能保证欧盟不会暗中将资料泄露给自家的企业,帮他们抢走中国客户,或是制造竞争品牌?

所以当时不少中国车企对此表示愤慨,表示不会配合欧盟不当的审查标准,他们没有必要提交敏感信息。

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也表示,欧盟索取的资料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且以此为借口无端指责中国企业未充分合作而实施高关税惩戒,中方对此震惊、失望、坚决反对并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利。

从这次会议不难看出,欧委会借着调查的名义要求中国车企“配合”,背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窥探中国技术内幕和“抄作业”才是真。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专利被抄去了,那么竞争优势会有很大影响,欧盟也能马上推出复制品。

况且如果欧洲真的想学中国技术,大可批准企业在华建立合资公司,中欧双赢共同发展就行了。

借着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高或者低来窥伺商业机密,着实算不上是光彩手段。

但就在这种无理要求之下,还真的有中企开始和欧盟“接头”私下谈判了。

10月12日商务部再发文,其中提到中方提出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但欧盟现在又在和中国一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

中方提醒此举将给整体谈判议程带来干扰,也会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不利于推进磋商整体进程,中国敦促欧盟拿出诚意以期尽快达成一致。

这段声明中透露的一个关键消息是:有某些中国企业背弃中企在谈判中的整体利益,单独选择和欧盟“议价”,想获得更低的关税门槛。

欧盟私下谈判给一些企业更优惠关税,当然不会是毫无代价。

正如前面提到的各种索要的敏感信息一样,欧委会对“给”与“不给”是两种态度,他们很大可能还会开出额外的条件。

比如车企享受欧盟的低关税政策,到了欧洲要有所“回报”,或是交出某些需要的资料。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私下和谈也必然有见不得光的事情。

商务部维护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也会和欧盟争取中国车企权益最大化,这方面应当给予不可质疑的信任。

而且欧盟挑动部分企业私下谈判,从根本上分化了中国电动汽车整个“阵营”的团结,制造互不信任的矛盾。

一旦这些“投降派”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有更多企业也会因此动摇。

认为和欧盟私下议和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好处,那么就不必全心全意支持商务部层面上为谈判做出的努力了。

这从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中方的谈判进程,也会助长欧盟对华更多叫板的底气,不利于最后达成一致。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时刻我们可以理解一些小企业为了追逐更优惠的政策和更低的关税的迫切心情。

欧盟市场很大,谁都想分得更多的蛋糕。

但另一方面,现在是欧盟面对中国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发起挑战的危机关头。

各个企业应该团结一致,拿出最大的凝聚力来对抗欧盟的关税,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一己私利选择私下苟合和满足欧盟的无理要求,最后只会获得对方更多的索取条件,不管对自己对他人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参考资料

《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磋商情况 商务部回应》南方新闻网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德车企齐声反对》中国经济网

《被强行索要电池配方?商务部: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证券时报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