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年的时候,东汉有一位开国大将名叫朱佑,出于多种不同的缘由,他毅然决然地主动向朝廷提出辞去丞相这一要职,从此便不再担任丞相之位了。
然而与此同时,朱佑与诸多其他的开国功臣一道,联合署名上书,推举另一位开国功臣贾复,让其来取代自己出任丞相这一职务。
刘秀就这些人的推荐一事思索良久。朱佑也好,贾复也罢,于东汉开国期间,皆有赫赫战功。在之后所定的云台二十八将榜单之上,贾复位居第三,而朱佑则排在了第八的位置。
对刘秀而言,此二人堪称其得力助手。贾复屡经生死考验,有一回贾复生死不明之际,刘秀就明确表态,要让自家未来的孩子与贾复的孩子结为夫妻。“指腹为婚”这一说法,正是源自他们的这段故事。
朱佑可是刘秀的发小!在刘秀尚为孩童之时,朱佑便追随其一同前往长安求学。当刘玄被杀之际,正是朱佑跑去给刘秀报信,才使得刘秀得以保全性命。并且在刘秀后来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朱佑无疑是刘秀极为得力的一员大将呢。
现如今,四海升平,国家已然长治久安,已然到了众人可安享福祉之时。让他们出任丞相一职,去体验一番手握大权的滋味,好像也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然而到了最后,刘秀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将朱佑的上书给驳回了。不仅如此呢,就从这一年起,刘秀还使出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式的手段。他把那些重要的开国武将统统打发回了家,既不再让他们统领军队,就连日常的朝政事务,也都不让他们参与其中啦。
这明显是有些不合情理,给人一种卸磨杀驴般的感受呢。这般做法着实让人难以接受,毕竟之前付出努力做了贡献,到最后却被如此对待,怎么看都显得很不厚道,仿佛之前的付出都被全然无视了,真的挺让人寒心的。
然而就后续的历史发展状况来审视,刘秀当初这么做其实是正确无误的。
大部分功臣在功成之后都选择回了家。而后,当刘秀着手对内展开整顿工作,其间涉及诸多利益纠葛之时,那些开国功臣们恰好能尽量不被牵扯其中,得以置身事外。并且,直至刘秀离世,他都未曾有过大规模诛杀功臣的举动。如此一来,几乎所有东汉的开国武将最终都得以善终。
相较于之后的其他朝代,这无疑堪称一个奇迹!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在开国之后,居然近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得以善终。遍览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好像真的唯有这么一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呢。
恐怕这所有的一切,都得归功于刘秀在这一年所推行的“功臣并不用”制度。
那么,东汉的那群开国功臣,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得以集体安享善终呢?为何在平定天下之后,刘秀会径直将这些功臣全部遣返回乡呢?又为什么当刘秀褫夺他们手中权力之时,这群功臣却并未起身反抗呢?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需要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展开探讨才行呢。
先来讲讲年龄方面的情况。
刘秀起兵之际年纪尚轻,而且他统一天下的进程也颇为迅速。在公元37年时,这距离扫平四川仅过去了一年,亦是其彻底实现天下一统的首个年头,彼时的刘秀仅仅42岁而已。
四十二岁的刘秀,身为一国之皇帝,正值年富力强的阶段。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些开国功臣们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为了能有更好的比较效果,在这里我们仅仅选取云台二十八将,另外再加上榜单之外的其他几位较为著名的厉害人物,从而来展开一个较为简单的分析工作。
我们能够察觉到,在这一年来临之前,云台二十八将的榜单里,寇恂、岑彭、冯异、祭遵、景丹、铫期、傅俊、任光、万脩、邳彤、刘植等十一人就都已然离世了。并且就在这一年的时候,耿纯也离开了人世。
也就是说,当刘秀打算让那些开国功臣全都退休回家之际,已然有接近一半的人离世了。而在余下的那一半人当中,还有许多人或是因伤病缠身,没办法参与朝廷政务,又或是年事已高,即便有心处理工作,却也力不从心了。
这样的话,刘秀若打算让他们告老还乡,所遇到的阻碍必然就会少许多。实际上,那些真正具备能力从而能够构成阻碍的功臣,其数量压根就没有多少。
刘秀在压制开国武将集团之时,年龄方面的优势所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极为关键。这一优势在当时那种情境下,对刘秀掌控局面、制衡开国武将集团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呢。
再者,便是战功方面的情况了。
当我们悉心去翻阅东汉开国那段历史时,便会留意到一个饶有趣味的情形:常常是某位将军,在前线打仗没能取得优势,甚至被敌军打败了。接着,刘秀会带人赶过去。而随后呢……事情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仿佛后续再没什么波折可言啦!
刘秀着实太能征战了,在东汉统一的进程里,大半的硬仗以及全部决定性战役,皆由刘秀亲力亲为。正因如此,刘秀对军队有着极强的掌控力。哪怕是那些开国武将,也难以将军队当作筹码,去跟刘秀进行谈判。
在别的朝代,倘若皇帝执意让开国武将卸甲归田、回家养老,那之后,大概率得应对军队发生哗变的状况。但到了刘秀这儿,那些中层乃至底层的将士们,基本不会由于将军被强行要求退休,就跑去找刘秀闹事儿的。
另外,早在公元30年,彼时距离刘秀开始强制推行退休举措还有七年之久。那时的刘秀已然平定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仅余下陇西与四川尚未被攻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竟突然下达旨意,将当时东汉数量超过一半的军队给裁撤掉了。
站在国家层面来看,刘秀这般行事,确实并无不妥之处。毕竟往后不论是面对陇西,还是应对四川的局势,即便有战事发生,也无需动用数量庞大的军队了。如此情形下,将大部分军队解散,仅保留一部分精锐力量,安排士兵们返乡务农,这于情于理,旁人都没法挑出什么毛病来。
然而问题关键在于,在进行军队解散事宜之时,刘秀是有意为之,他把那些曾追随开国武将一路征战过来的老兵,要么遣散使其回归家乡,要么安排他们直接从武职转变为文职,从而脱离军队体系。
史书上对此事的记载颇为隐晦。很明显,历经此次裁军,开国武将们基本都没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此后,在东汉的军队体系里,兵不识将的情况已然出现。诸多开国武将自那之后,再也没法单纯依靠个人威望去直接掌控军队了。
刘秀拥有年龄方面的优势,还有显著的军功优势,并且早早进行了裁军之举。这三项因素叠加起来,使得刘秀能够轻松对开国武将群体形成压制之势。武将们一旦安分下来,与之相关联的文官们自然也随之平静了。如此一来,当刘秀提及让他们退休回家之事时,所遇到的阻力也就大幅减少了。
此外,在以往的战争年代,还出现了三个特殊情况,使得那些开国功臣们没办法结成团体。这三件事依次为彭宠发起的叛乱、刘杨的谋反案件,还有河西五郡前来归降这一事件。
简略来讲,在刘秀于河北进行招抚之时,渔阳太守彭宠、上谷太守耿况,还有真定王刘杨,皆带着自身所统领的全部势力,整体性地归附了刘秀。并且,云台二十八将里不少人最初本就是他们几位的部下。
倘若这三个人在当下都依然在世的话,其昔日麾下的部将必然会追随着他们,进而形成各异的政治团体。而只要形成了这样的团体,后续他们便定会抱团去和刘秀争夺权力,这一情况是必然会发生、无法避免的。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刘秀登上皇位仅仅一年多之后,彭宠便起兵反叛了,而刘杨也被安上了谋反的罪名,旋即就被处死。唯有耿况,在后来果断地站到了刘秀这边,还助力刘秀成功剿灭了彭宠。
然而,在彭宠被消灭之后,耿况便被刘秀接到了洛阳。虽说此后刘秀给予了耿况极为优厚的生活条件,可实际上却没再让他握有过多的权力。与之相反的是,耿况的儿子耿弇,在后来得到了刘秀的着重提拔。
东汉统一天下后,有两个案子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其结果便是:原本隶属于彭宠或者刘杨的那些旧部,此后想要再度团结起来,进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团体,已然变得极为困难了。
就拿彭宠这边来说吧,在彭宠的旧部当中,后来在地位方面达到最高的,当属云台诸将里排名第二的吴汉了。然而即便吴汉有着这样的地位,其他那些彭宠的旧部,依旧不肯尊吴汉为领头人,而是选择相互抱团在一起。
说到底,这不过就是个关乎心态方面的问题罢了。
想当年,咱们可都是平级,说不定那吴汉还曾是我下属呢。现在你发展得不错了,大家凑一块儿相互帮扶,守护自身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要是搞成一个厉害的政治团体,去跟刘秀争夺权势,那绝对是行不通的。
另外,在刘秀着手攻略河西之际,河西五郡当时的带头人窦融,干脆带着完整的河西五郡,按照原有的建制直接归降了。待他们投降过后,整个河西地区的官员群体,自然而然便全都唯窦融马首是瞻,奉其为首要人物了。
河西派一经出现,必然会占据诸多原本属于开国功臣团体的位置。并且要知道,河西派的那些官员呢,不管是哪一个,都并非是开国功臣哟。
如此一来,刘秀便能够做到借力使力了,他借助来自河西派官员所具备的力量,从而去对其余的那些开国功臣加以压制。
开国功臣团体的权力被压缩到极低水平,正是由三个特殊事件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情况,皆发生在刘秀正式安排他们退休之前。如此一来,待到刘秀着手准备让他们退休之际,他们已然毫无能力与刘秀展开博弈了。
上述这些情况,大体上便是刘秀得以让那些功臣统统退休回家所基于的缘由了。
至于刘秀这样做了之后,那些功臣们为何毫无反抗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要的原因,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便是刘秀给予的实在是太多啦!
要是以现代视角来看的话,刘秀所采用的做法,实际上就等同于用股权去换取管理权。早在刘秀还未完全实现统一天下这一目标之前呢,他便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对功臣进行分封了,而且在此之后还在不断地给他们增加封赏呢。
例如云台诸将里位居首位的邓禹,后来径直获封了四个县的领地呢!打这以后,他们家族只要不犯下特别重大的过错,大体上就能够保证衣食无忧啦,生活方面基本不用发愁了。
自然,那四个县的封地,邓家仅仅拥有享受税赋的权益,并不具备直接进行管理的权限。即便只是拥有这样的分红权,可其诱惑力也是相当之大。
由此可见,刘秀所采用的这种操作方式,实则就是极为经典的“用分红权来换取管理权”的做法。打从这一时刻起,绝大多数的开国武将,其身份就已然转变为了股东,而非单纯的打工人。所以从心理层面来讲,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还是能够予以接受的。
第二个缘由相对而言较为隐晦,可其重要性却丝毫不减,那便是东汉初期的那些功臣们,他们普遍有着比较高的学历水平。
仔细盘点一番便会知晓,在公元37年之后,那些依然在世的东汉开国功臣当中,我们能够发觉这样一个情况:他们里面有不少人在当年都曾进入太学就读过,从身份来讲,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范畴的。
例如,位居功臣之首的邓禹,还有此刻正在写推荐信的朱佑,他们在往昔可都是刘秀在太学的同窗呢。而被推荐的贾复,早年同样是儒生出身,据说其对《尚书》极为擅长,还曾获他老师夸赞,称其有‘将相之才’。
拥有高学历,着实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高学历往往能在诸多方面带来优势,比如在求职时可能更具竞争力,在知识储备和思维拓展上也通常更有深度,所以说,学历高确实意义非凡呢。
这是由于,在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力以后,便能够转身投入到学问的钻研当中去,将自身的精力都耗费在学术领域之上。
我们不妨试着换位思考一番,绝大多数人去做官或者追逐权力,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呢?在古代的那种社会环境当中,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最为根本的,便是为了获取钱财与资源,就是希望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罢了。
在实现财富自由以后,他们接下来所追寻的便是个人价值了,也可以说是一份足以让自己投入精力去从事的工作。
开国功臣的地位向来颇高,这是不言而喻的。刘秀在进行大肆分封之后,所给予的那些分红权益,大体上已然满足了这帮人的财富方面的需求。在此之后,对他们而言,唯一所渴求的,实际上就是自身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在别的朝代,通常开国武将的文化程度普遍不怎么高。如此一来,他们一旦告老还乡,便会陷入无所事事的境地。但东汉时期却有所不同,不少开国功臣,他们最初的志向压根就是投身于学术研究方面。
就拿邓禹、朱佑这类人来说吧,要是没有新朝末年那场混战,他们按正常的人生轨迹走,应当是一心钻研学术,之后凭借自身学识被推举成为地方官的。只是后来出现的乱世,彻底改变了他们原本该有的人生走向。
因此,在他们退休了以后,恰恰能够投身到学术研究当中去,继续发挥自身的能量。这般情形下,不少人其实是更乐意退休的。毕竟退休之后,他们还有别的事情可去着手开展呢。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最终当刘秀提出让东汉的开国武将及其他一些开国功臣退休的要求后,他们都得以顺利归隐返乡。即便其间存在个别人心有不甘,可面对刘秀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唯有老老实实听从安排,别无他法。
必须得承认,刘秀在对待开国功臣这件事上,做得确实相当不错。就最终呈现出的这样一个局面而言,真的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