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媒体报道(如上图所示),某县税收总收入4.14亿元,同年上级补助资金为42.3亿元,但是该县当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元,其中在职人员20亿元,离退休人员1.7亿元,临聘人员4.6亿元。该县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持续扩增,包括编内和编外人员,在职人员总数大约15580人,临聘人员总数大约28806人。
该县临聘人员也就是编外人员数量是在职人员也就是编内人员数量的1.8倍,编外人员数量远远超过编内人员,这在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临聘人员工资总额4.6亿元,超过了全县的税收总额4.14亿元,虽然这从全国范围来说不是普遍现象,但在有些经济欠发达或落后地区也同样是常见现象。
国家层面有很多种类的转移支付资金,其中有一类转移支付资金是在所在县市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且无法保证正常运转的特殊情况下会加大倾斜补助力度以确保基层政府能够履行“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兜底职责。依靠“三保”转移支付资金发放工资只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才是关键。
此县所出现的临聘人员工资总额超过了总税收,只能像依靠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发放编内人员工资一样给临聘人员发放工资,但发放工资的资金总额占到上级补助资金总额的60%以上时,用来发展壮大当地经济的资金也就极为有限了,除了用有限的补助资金发展经济之外,只能精简编制人员和清退编外人员以减少财政支出了。
2020年全国范围内确定了五个省份为全省范围内进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省份,通过机构、人员、功能等的有机调整以实现事业单位的系统性整合,这样会出现有增有减、有放有收等的解决方案,有的省份编内人员是有一定数量的精减,有的省份编外人员的清理幅度还是很大的,也给其他省份清理编外人员提供了范本。
今年3月份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人员和机构精简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人员编制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简,将多余机构进行整合和撤并之后富余出来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工作和新设的必要机构,这种精简是不包括县乡两级的,在编内和编外人员不断增加和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时,清理规范人员也就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