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唯一陆上交通线滇缅公路,断绝美英援华战略物资,孤立中国。为实现对日共同作战,中、英、美三国在重庆黄山蒋介石官邸举行联合军事会议,应英国代表的请求,1941年12月26日中、英两国在重庆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建立了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依此入缅与英军协同作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在1942年初,当时的中国远征军约有10万人,他们来自陕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十多个省份。这些年轻的士兵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和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战略通道,毅然投身到缅甸战场。这10万人开始陆续入缅,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其中包括第5军(含戴安澜200师以及96师和新22师)、第6军和第66军(含孙立人新38师)等部队。
这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杜聿明将军
这十万远征军中部分士兵是乘坐美国的C-47运输机前往缅甸的。这些远征军士兵条件艰苦,很多人还穿着草鞋,因此被美国人戏称为“草鞋兵”。他们乘坐运输机飞往印度,准备赶赴缅甸抗击日寇。照片中的战士们坐姿整齐,眼神炯炯有神,其中有不少娃娃兵。
远征军士兵
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很多娃娃兵,为了祖国,不怕牺牲,万里奔袭,粉碎倭寇,也不知道这一飞机人几人能回来,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飞机,也许是最后一次!但他们都特别的精神,一身的阳刚之气!面对镜头,他们没有一丝畏惧之色!是的,这就是中国军人!
埋骨野人山的士兵遗骨
第一次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中,远征军出动10.3万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其中约有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死亡。日军伤亡约4.5万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
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主要打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之战等战役。
1942年3月8日缅甸首都仰光失守后,日军第55师团火速向同古进发,远征军入缅后的第一战就在同古打响。同古地处南缅平原,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日军一旦占领同古,就能打通一条从南向北的进攻通道。当时在同古一带的是驻缅英军第一师,他们士气低落,既不了解敌情、又未作迎战准备,只准备尽快后撤,保存实力。当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第200师日夜兼程赶到同古时,英国人便将防守任务交给了中国人。
1942年3月23日清晨,日军第55师团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开道下,向同古城发起进攻,一场恶战正式打响。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在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次交手,日军第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意识到,同古城内的守军是来自中国的勇士。
在开战之前做战前动员戴安澜将军:“此次远征作战,实为中华民族自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煌煌盛举,更是炎黄子孙雪洗百年屈辱,力惩强寇的堂堂义战,虽战至一兵一卒,何憾之有……!”
这番豪言壮语,表达了他对此次远征作战意义的深刻认识,将其视为中华民族扬威国外、雪洗百年屈辱的正义之战。即使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也毫无遗憾,充分体现了他愿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荣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
同古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在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以牺牲2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5000余人。
戴安澜将军
1942年3月19日至3月29日,第200师在同古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战斗初期,200师成功伏击日军先遣部队,并通过一系列激烈的对抗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尽管日军拥有空中支援、炮火优势以及人数上的优势,但200师官兵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在后续部队未能按计划支援、形势危急的情况下,200师于3月29日晚奉命突围,最终全师安全转移。同古战役为远征军的后续作战赢得了时间,虽然中国军队最终撤出了同古,但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战斗力,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有力地阻滞了日军的攻势。
孙立人将军
同古战役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彰显了中国军队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戴安澜将军以其英勇和忠诚,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远征军
仁安羌之战也是远征军的一次重要战役。1942年4月,英缅军第1师7000余人被日军围困于缅北仁安羌附近拼墙河南岸的一片狭小区域。新38师113团在刘放吾的带领下,奉师长孙立人的命令前往救援。113团不顾一切地猛攻日军,可惜包围圈中的英军未能成功突围。孙立人计划等天黑后偷袭日军,但英军第一师师长史考林称他们的水喝完了,已经筋疲力尽,要求中国军队立刻渡河进攻。孙立人承诺中国军队“纵使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会在第二天下午两点前将其救出。最终,113团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
孙立人将军
刘放吾将军
此外,远征军还参与了斯瓦阻击战、东枝收复战等战役。但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中国军队深入其殖民地,一再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导致中国远征军失去作战先机,仰光运输线被日军切断。战局不利时,英军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至5月,日军接连占领了腊戍、八莫等地区,切断了中国远征军的退路,第一次入缅作战最终失利。随后,中国远征军分多路向云南和印度撤退,损失惨重。
穿越野人山
1942年5月,第一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失利后,开始撤退。当时主要有两条撤退路线:
一部分军队跟随史迪威退至印度:其中包括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等部队。他们在印度进行了整训,并成为后来反攻缅北的重要力量。
史迪威
还有一部分部队在杜聿明的率领下,选择穿越缅北的原始雨林野人山回国。然而,野人山环境恶劣,人迹罕至,没有现成道路,且正值雨季,蚂蟥、毒蛇众多,瘴气弥漫,粮食补给极度缺乏。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远征军遭遇了巨大的困难,许多士兵因疾病、饥饿、毒虫叮咬等原因失去生命。
穿越野人山
据统计,穿越野人山的过程中,远征军损失惨重,近五万名将士殒命。例如,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突围时重伤,最终壮烈牺牲。第96师回国后经过清点,仅余2600人。回到云南后,杜聿明所率领的第五军,人马已不足两个团。
当杜聿明率领远征军长官部的一部分直属部队离开孟关向野人山进发时,200师派人前来报告说戴安澜师长殉国了,杜聿明听闻后大吃一惊,随即泪流满面。
戴安澜是在带领200师向野人山靠拢的途中遭遇日军而不幸牺牲的。当时,戴安澜接到杜聿明的电报后,便带领部队行动,在毛邦郊外与日军一个联队遭遇。戴安澜亲自率领一个团冲向日军,在战斗中右腿中弹,但他仍坚持指挥部队。后来,戴安澜手下的这支部队在日军围困中冲出后只剩下了十个人。
戴安澜
在戴安澜牺牲后,200师在清理戴安澜的遗物时,发现他给妻子一封还没寄出去的遗书的遗书!
戴安澜在牺牲前留下了一封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内容如下: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戴之祖叔父,戴走向军旅的引路人)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安澜手启 三,二十二”
戴安澜遗书
在这封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愧疚。他叮嘱妻子要爱护子女、侍奉老母,相信孩子们将来必有出息。
远征军在野人山的撤退过程极其艰难和惨烈。野人山环境恶劣,原始密林、蚂蟥蚊虫、瘴气弥漫,加上给养缺乏以及日军的围追堵截,导致部队伤亡惨重。在这种困境下,战士们不仅要与日军作战,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许多人因疾病、饥饿、毒虫叮咬等原因失去生命。
远征军士兵穿越野人山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戴安澜等将领以及众多英勇的士兵,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敬仰。
以上是个人观点,没有任何倾向!请谨慎辨别!同时祝大家龙年大吉大利,我会分享更多历史事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并给予评价,我们一起探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我有什么错误,希望大家帮忙指正,本人定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您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