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赵一曼儿子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主席看完后回复6个字
1960年8月的一天,毛主席正在办公室和周总理商谈公务。突然,一封特殊的信件被秘书送到了主席的案头。这封信的寄信人引起了两位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
赵一曼,这个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她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她的儿子,为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一个年头,要给毛主席写一封讽刺信呢?
当毛主席展开这封信时,神情变得凝重。读完后,他沉默良久,最后只说了六个字。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封信的内容为何能让毛主席如此动容?
一、赵一曼的革命历程
1905年春,四川宜宾城南的一户中医世家迎来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就是李坤泰,也就是后来的赵一曼。在那个女子无权的年代,李坤泰的父亲给她取了这个略显阳刚的名字,希望她能像男孩一样坚强。
少女时期的李坤泰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1920年,当地第一所女子中学开办时,15岁的她成为首批入学的学生之一。她不仅学习优异,还常常组织同学们阅读进步书籍,讨论时事。当时的校长曾这样评价她:"这个女孩子,胸怀大志,与众不同。"
1925年春天,一场改变李坤泰命运的谈话在宜宾城外的杨柳河畔展开。她的姐夫郑佑之,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向她介绍了共产党的理想。那天,河边杨柳轻拂,李坤泰毅然决定加入革命队伍。
随后不久,组织派她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她不仅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还结识了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陈邦达。两人志同道合,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1927年,李坤泰和陈邦达在莫斯科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1928年初,怀有身孕的李坤泰回到了宜宾。但此时的宜宾已经风声鹤唳,国民党当局正在大肆搜捕共产党人。李坤泰不得不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乡下一间简陋的草房里产下了儿子。
为了躲避追捕,李坤泰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交给家人抚养,自己则化名"赵一曼",继续投身革命事业。这一别,竟成永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决定派赵一曼前往东北开展抗日工作。临行前,她给宜宾的家人留下一封信:"我去东北工作,望好好照顾小儿。待到革命成功那天,我一定回来。"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赵一曼很快就展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她先后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建立地下党组织,发动工人罢工,组织抗日游击队。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女政委"。
1934年冬,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成为当时东北抗日武装中少有的女性高级指挥员。她经常深入敌后侦察,为游击队寻找隐蔽的根据地。在一次行动中,她带领十几名战士,成功炸毁了日军的一个军火库,这一战斗在当地传为佳话。
二、母子生离死别
1929年初的一个寒夜,四川宜宾郊外的一间农舍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赵一曼在这里生下了她唯一的儿子陈掖贤。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医生,没有助产士,只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乡村老妇人在帮忙接生。
产后的赵一曼身体虚弱,但形势却不允许她有过多的休息时间。当地的反动势力正在加紧搜捕共产党人,每天都有同志被捕的消息传来。为了保护母子的安全,组织决定将赵一曼和刚出生的孩子分开安置。
在儿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赵一曼不得不将孩子交给了信任的同志,委托他们将孩子送回宜宾城内的姐姐家中抚养。分别时,赵一曼只来得及在孩子的襁褓中塞入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乳名"小宝"。
这一别,竟成了母子永诀。此后的几年里,赵一曼虽然通过地下联络员得知儿子平安无事,但始终无法亲自见上一面。1934年,当赵一曼在东北开展革命工作时,她给姐姐写了一封信,询问儿子的情况。信中提到:"掖贤可还认得我这个妈妈?我时常梦见他,梦见他叫我一声娘。"
1935年10月,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赵一曼不幸负伤被捕。在狱中,她写下了那封震撼人心的遗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年仅六岁的儿子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母亲的深情。
"掖贤:娘亲不能看你长大了。我知道,你一定会埋怨我这个妈妈,为什么要离开你?但是孩子,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日寇铁蹄践踏着我们的国土,到处是民不聊生。作为一个革命者,我不能坐视不管。"
在狱中,敌人多次劝降,承诺只要赵一曼写下悔过书,就放她回去与儿子团聚。但赵一曼始终不为所动。日军宪兵队的审讯记录显示,直到最后一刻,赵一曼都在询问是否可以给儿子再写一封信。
1936年8月2日,在哈尔滨郊外的一处刑场上,赵一曼从容就义。据目击者说,她走向刑场时,脸上带着坚毅的微笑。就在被枪决前的最后时刻,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而此时在四川宜宾,年幼的陈掖贤还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姐姐一家为了保护这个孩子,一直没有告诉他真相。直到1938年,一位从东北来的地下党员带来了赵一曼牺牲的消息和那封遗书,陈掖贤才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母亲。
三、信仰与牺牲的代价
1935年的东北,日军不断加强对抗日武装力量的围剿。10月12日,赵一曼在率领部队转移时遭遇日军特务队的伏击。在激烈的枪战中,她腿部中弹,依然指挥部队且战且退,掩护大部分战士安全撤离。
最终,重伤的赵一曼被日军俘虏。在被押往哈尔滨特务队监狱的路上,日军曾两次派人劝降,许诺给予优厚待遇。但赵一曼只是冷笑一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在哈尔滨特务队监狱里,赵一曼被关押在一间不足六平方米的单人牢房中。日军特务队长山本龙一曾亲自审讯她,要她交代东北抗日组织的具体情况。面对审讯,赵一曼始终保持沉默。气急败坏的山本对手下说:"这个女人比男人还要难对付。"
严刑拷打接踵而至。日军用皮鞭抽打、竹签钉指甲、电刑等多种酷刑折磨她。但赵一曼始终没有透露任何组织的情报。后来,从一位看守口中得知,即使在昏迷中,赵一曼也没有说出任何有关组织的话。
1936年初,狱方改变了策略。他们得知赵一曼有一个年幼的儿子,便以儿子为要挟,企图动摇她的意志。特务队派人伪造了一封家信,声称如果她配合审讯,就可以安排她与儿子团聚。
面对这样的诱惑,赵一曼在狱中写下了那封著名的遗书。这封遗书不仅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告别,更是一个革命者的政治宣言。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孩子!妈妈不用多说了,你该知道了。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记妈妈是为国牺牲的!"
1936年7月底,日军决定处决这个"顽固不化"的共产党员。在得知即将被处决的消息后,赵一曼提出最后一个请求:要一支笔和几张纸,她要给儿子写最后一封信。
这封信写得很长,足足写了三个小时。信中,她详细讲述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表达了对儿子的歉意和期望。特别是信的结尾,她写道:"我们工作、牺牲,都是为了将来社会的光明,为了千千万万的民众。"
1936年8月2日清晨,赵一曼被押往哈尔滨郊外的一处刑场。据当时在场的日军翻译回忆,赵一曼走向刑场时步伐稳健,面带微笑。就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她高声喊道:"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赵一曼倒下了,但她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当时在场的日军士兵后来在日记中写道:"从未见过如此从容赴死的女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吗?"
赵一曼牺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东北抗日根据地。在她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群众自发组织了悼念活动。许多战士将她的遗书抄写下来,作为革命的座右铭。
四、那封讽刺信的内容
1960年8月15日,一封从四川宜宾寄来的信被送到了中南海。信的寄件人是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收件人是毛主席。这封信的开头就直指问题的核心:"敬爱的主席,我是烈士赵一曼的儿子。今天,我要向您谈谈我的遭遇。"
信中,陈掖贤首先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后不久就与母亲分离,六岁时得知母亲为革命牺牲的消息。在姨妈家度过了艰难的童年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以为自己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陈掖贤因为在一次大会上提出"工厂管理应该更民主"的建议,被划为右派分子。随后,他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
信中写道:"我的母亲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可我这个烈士的儿子,却因为提出一点建议就被打成右派。主席啊,这就是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吗?这就是我母亲用生命换来的新社会吗?"
接着,陈掖贤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农场的遭遇。由于右派分子的身份,他不仅要承担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忍受政治学习时的批斗。更讽刺的是,每当有人批评他时,总要提到他是烈士的儿子,说他辜负了母亲的期望。
"我的母亲在遗书中说,希望我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现在,我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每当我想到母亲在遗书中对新中国的期望,再看看现实中的种种,我就感到无比痛苦。"
在信的后半部分,陈掖贤引用了母亲遗书中的话:"我们工作、牺牲,都是为了将来社会的光明,为了千千万万的民众。"他问道:"主席,现在的社会真的是母亲期望的那样光明吗?千千万万的民众真的得到了解放吗?"
最后,他写道:"主席,我知道这封信可能会给我带来更大的麻烦。但是作为一个烈士的儿子,我不能对现实的不公视而不见。如果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还配称为赵一曼的儿子吗?"
这封信的措辞尖锐,语气愤怒,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质疑。它不仅是一个烈士之子的个人申诉,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
信的末尾,陈掖贤写道:"主席,我知道您可能永远不会回复这封信。但是我必须写下这些话,这是我作为赵一曼之子的责任,也是对革命理想的坚持。即便会因此付出代价,我也在所不惜。"
就是这封充满讽刺和控诉的信,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竟然真的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不仅看了这封信,还做出了回应。
五、毛主席的批示与陈掖贤的命运转折
1960年8月20日,毛主席在看完陈掖贤的信后,立即作出批示:"此事要查清,如属实,应予纠正。革命烈士的后代应得到关怀。"这份批示很快被转发到四川省委。
省委收到批示后,立即派出工作组前往宜宾农场调查。工作组查阅了大量档案材料,走访了当年参与反右运动的干部和群众。经过详细调查,工作组发现,陈掖贤被划为右派的依据确实牵强。他在工厂大会上提出的建议,本质上是对企业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并无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内容。
1960年9月15日,四川省委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了给陈掖贤平反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取消了他的右派分子身份,还安排他回到原来的工厂工作,并补发了三年来的工资差额。
陈掖贤重返工厂后,领导特意安排他担任技术科科长。这个任命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说:"这是为了照顾烈士遗孤。"也有人说:"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但最终,陈掖贤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带领下,工厂的技术革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962年春,《人民日报》派记者专程到宜宾,采访了陈掖贤。记者问他对母亲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说:"我对母亲没有任何印象,因为我出生后就与她分离了。但是她的遗书,我已经读了上千遍。"
1963年,陈掖贤被推选为工厂党支部委员。在就职仪式上,他说:"母亲用生命践行了革命理想,我要用实际行动传承她的精神。"这句话被工人们写在了工厂的宣传栏里。
1964年,陈掖贤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一年,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是当年在农场批斗过他的一位干部写来的道歉信。信中说:"当年对不起你,希望你能原谅。"陈掖贤给对方回了信,只写了一句话:"革命工作需要更多的同志携手前进。"
1965年,陈掖贤被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省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支持。
1966年初,陈掖贤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终于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你母亲是革命烈士,你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这次北京之行后,陈掖贤在工作日记中写道:"母亲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我要用双手建设好新中国。能够继承母亲的遗志,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此后的岁月里,陈掖贤始终保持着那份对工作的执着。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领年轻工人去东北祭扫母亲的墓地,讲述母亲的故事。他说:"革命传统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上,更要在实践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