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一特务上街被抓,审讯室内对方坦白道:我其实是自己人

青史如烟随风散 2024-12-08 12:20:37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城市迎来了新生,不少地下工作者随之转到地上,而原先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反动派特务们,则纷纷销声匿迹,这些人或落网被抓,或四下躲藏起来。

5月27日的这天上午,大众书报社社长俞明(先前为我方地下秘密人员)正走在街上,冷不丁发现,迎面走来的那名灰衣长衫男子看起来非常眼熟,虽然一时间叫不出姓名,但自己一定是在哪里见过对方。

当他与那人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俞明陡然站住脚,下一刻,他立即转过身,猛地扯住对方的衣服,随即高呼道:

“抓特务!赶紧抓特务啊!”

昆山刚解放,群众们的警惕性很高,一听说有特务,周围的人们顿时“哗啦”一下子,将俞明与手扯之人团团围住。

俞明看着眼前不断挣扎、想要挣脱的这名“特务”,心下一阵痛快,自己绝对不会认错人。

一年前,就是眼前这个家伙——敌方二十一军特务、谍报人员王志勤,整日里来大众书报社捣乱,几次三番地折腾,差点儿让自己负责的这个交通点儿暴露。若不是自己和其他同志后来提高警惕,肯定会出大事儿。

这次,决不能轻饶了这个家伙!

当天上午,俞明与几名热心群众将王志勤扭送至县公安局内,局内领导听说抓了个特务,很是重视,赶紧亲自过来审讯。

结果,这一审,审出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

眼前的这名“特务”十分坦然、淡定,对方笑着自称是自己人,大伙儿真是抓错了,同时还要求审讯人员给县委李聚茂、隋性初等同志联系,声称对方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公安局领导听罢不敢大意,当即给县委打电话,在电话内,县委同志很肯定地告诉对方,你们所抓的这名同志,确实是我方人员无疑,请尽速释放。

而原本想着,这次可算亲手抓住了“坏人”的俞明,在听说此事之后,更是感到无法理解。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对方为何要在解放前,对自己负责的交通站百般刁难,同时不断搜查、捣乱呢?

后来,还是王志勤告诉了对方答案,当时,就是因为俞明等人斗争经验太浅,导致他们那个书店破绽百出,才最终让王志勤不得不出手“敲打”,帮助他们提高了警惕,最后才不至于暴露。

从1946年底起,王志勤被反动当局安排,在昆山县城南面开了一家鸿兴客栈,用以传递敌方的情报、消息。

王志勤公开的身份是客栈老板,但在国民党那边他是三青团成员、驻扎在昆山的二十一军谍探,而其真实身份则是我方打入敌人内部的潜伏人员。

当时,王志勤的主要任务是将敌方明面上的交通站充分利用起来,使之成为我方的情报眼线,同时利用交通站的便利条件,为我方人员提供便利的掩护条件。

那一时期,王志勤曾多次护送我方革命人员,来往于车站、码头之间,期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同志在隐蔽战线上斗争经验不足,行为举止方面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

“在当时,革命是一个整体,除了跟我在一条线上的同志们需要掩护,其他线上的同志们也需要掩护。一些同志们不善于掩护自己,引起了敌特的关注,我从敌方这边得到消息之后,就向组织汇报,组织要求我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可以用特殊手段来掩护这些同志。”王志勤后来回忆道。

当时,王志勤看到有一些同志们,经常拿着进步书刊走在街上,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王志勤向上级汇报时,对方给他的建议是,既然你的公开身份是特务,那么别的特务盯,你也抢上去盯,盯得这些同志们怕了,提高警惕了,也就成功挽救他们了。

就这样,每每遇到此种情况,王志勤就跟上去,还大刺刺的紧跟在其后,故意让对方瞧出来自己特务的身份,让对方意识到,敌人已经注意到他们了,必须提高警惕。

大众书报社之所以进入王志勤的注意当中,完全是因为王志勤收到了敌方内部的情报消息,有特务已经盯上这个这个大众书报社了。

因为当时每条线的上线负责人各自分散,王志勤也不知道这个书报社到底是不是我方开的,还是敌方为了钓鱼所办的虚假“进步”书报社。

不过经过短暂分析之后,王志勤最终决定,不管是谁办的,他都应该去拆拆台,如果是敌人设的圈套,自己装作不知道,搜查革命书籍,搞破坏,那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真是我方人员所办,那么自己的这些捣乱作为,至少也能给对方提提醒,别暴露。

几天后,王志勤便领着一名特务,俩人一起进到书店内,转了一圈之后,便向俞明公开索要进步书籍来看,还毫不避讳地说这书店肯定有猫腻。

同时,王志勤还对书报社负责人俞明,进行了跟踪、盯梢,俞明发现有人跟踪自己之后,不由地心下一凛,当即便涌起了极强的危机意识。

一时间,书报社内人人自危,俞明本人也不得不减少了与组织的联络,主动切断了与自己经常联系的关系网,这也使得原先特务们盯着的那几条线,一下子断了,让对方抓了个空。

当时,俞明还曾在心里痛骂这帮捣乱的特务们,马上就嚣张不了多久了,当时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领头进来“搞破坏”的那名特务,竟然会是自己人。

后来,两人再次相见,俞明感慨道;“你这潜伏工作做得,真是做到了敌我双方都难以分辨呀。”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658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昆山文史资料》,王志勤回忆

0 阅读: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