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晴是一名初二女生,三个月前突发心脏不适,具体表现为无预兆的心跳加速、加重,入睡时能听见心跳声并感受到身体随心脏震动。阿晴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她因此难以入睡,非常焦虑,情绪起伏大,时常哭泣。原本热爱运动的她不再随意跑跳,成绩也下滑了很多,目前请假在家。
她总觉得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非常羡慕其他健康的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阿晴也不知道如何跟好朋友们说,觉得他们大概也无法理解自己,因而感到非常孤独。
阿晴自述,从小到大,不仅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己也是一个非常追求成功,事事要做到很好的人。现在的情况令她非常难过,她为此非常自责,觉得全都是自己的错,一切都要怪自己。很多事情都看不到希望,以前的憧憬都落空了,她迫切想要回到以前,她需要快点好起来,不然以后就完了。
对阿晴来说,在生活中,她努力主动,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想到突然出现一只拦路虎,让她平顺的生活戛然而止。顺利的成长经历,追求成功、自我苛责的特质使得她在遭遇挫折后深受困扰。她要求自己需要快点好起来,应该完全回到过去的生活和状态,那样才是成功的,这是她对自己的严苛要求。
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挫折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未来没有希望,陷入强烈的自责自罪情绪中。如果无法回到过去,那么自己就完了,这样扭曲的想法把她推进了焦虑、悲伤的深渊。我们知道,躯体和情绪是密不可分的,阿晴因为过往压力过大,焦虑紧张,出现了一些躯体化表现,现在这些表现又加重了她的情绪负担,两者相互作用,难以区分。
出现在咨询室的阿晴,非常悲伤,这一方面源于她迫切希望摆脱现状,但又不知从何做起的无奈。另一方面,周遭的人无法理解她的心情,她因此愈发感到孤独和郁闷。
我非常耐心地聆听了她的叙述,当阿晴说“我觉得我周围的人都不会理解我,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我爸爸妈妈也觉得我是在小题大做”时,我立刻回应:“也许别人认为这是小事,但是对你来说很重要,你非常努力地想要去解决它,我可以理解你急迫焦灼的心情,你现在非常难过,希望可以得到帮助。”阿晴听到这番话,眼泪不住地往下掉。阿晴表示,自己把很多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也有人愿意倾听和相信自己,心里感觉舒服了很多。
阿晴描述自己的状态时好时坏,不发作的时候,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努力精彩地生活下去,可一旦发作了不适,很多悲观负面的念头又会涌上心头,入睡困难和哭泣的情况存在了很长时间。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晴向我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觉得比起之前总是焦虑的情况,现在有所好转,她开始尝试接纳自己了。她认为自己比以前放松一些了,晚上的入睡情况也有好转,我对她的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她继续。
阿晴:是的,我觉得自己以前的状态非常成功,我希望回到过去。
我: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状态是成功的呢?
阿晴:就是每天都很有动力,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进步,可以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现在缺乏动力,学业上也没有取得进步是吗?
阿晴:是的,我没有任何进步,我很难过。
我:你以前会在生活和学业中犯错或失误吗?
阿晴:会的。
我:比如?你可以讲得具体一些。
阿晴:比如我也有考不好的时候,偶尔也跟父母顶嘴,有时候也会和好朋友闹别扭。
我:你总是用成功来形容你过去的生活,可你也指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阿晴:老师的意思是,我以前的生活其实并不是成功的。
我:阿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还想到了些什么呢?
阿晴:嗯,我以前不成功,但也能很好地生活,现在虽然也不成功,但以后。
我:对,看来你已经明白了,即使你是不成功的,但这并不代表你未来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晴的病理性记忆,三年级的时候,妈妈总是容易生气。每当妈妈在工作的时候,她在旁边不知道说了什么让妈妈不高兴,妈妈就开始责备她。母亲逼着她学钢琴,她并不想学,每次和妈妈说,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直到她答应为止。而且妈妈很容易发火,有一次用一个扫床的工具朝她扔过来,工具都被砸坏了。她感到非常害怕,心里总是想着如何要求自己更好。我对阿晴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渐渐能够接受现在的自己,即使她是不成功的。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在阿晴离开咨询室的时候,我充分地肯定了阿晴的努力和改变,并相信她今后会越来越好,阿晴也认为自己比以前坚强了很多。基本上可以很快地调整情绪,也逐渐开始锻炼身体,负面情绪出现得越来越少,在学业和与人交往时能够更专注,注意力也不再总是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渐渐地,她对学业和生活慢慢有了一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