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2024年04月12日版面
刘星冶(左)和王元英(中)、刘爱民一起整理送饭用的饭盒。 张琰 摄
薛堃清(左)为居民调解矛盾。
基层治理,一端绑着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一端牵起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语境下,如何不断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真正做好用心听民意、用情解民忧,给出基层治理的“更优解”?自去年起,市南区在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答案——辖区围绕“两代表一委员”“五老”、民间达人等资源力量,创新打造了一批社区“能人”工作室,在矛盾纠纷调解、养老助老、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近日,记者探访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几个工作室,看“能人们”如何有效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探访1
免费午餐让爱如星河璀璨
上午11时许,位于市南区八大峡街道瞿塘峡路14号的星河爱心素食餐厅(以下简称“星河餐厅”)又热闹起来,周边部分老居民自发来到这里,看看报纸,热络聊着天,等待香喷喷的三菜一汤,这些饭菜都是由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免费提供的。不足20平方米的厨房,干净整洁。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星河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刘星冶站在一口大锅灶旁,双手各执一把铲,左右开弓,像专业大厨般娴熟地翻炒着满满一锅菜。“现在在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登记用餐的居民接近140位,以8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和肢体、精神有障碍的居民为主,其中1/3来餐厅吃,1/3是自己或儿女取饭回家吃,还有1/3是志愿者把饭送上门。”忙碌完的刘星冶抹一把汗,就向记者介绍起工作室来。2019年,在了解到八大峡社区老年人多,部分老人用餐不便后,刘星冶萌有了开个爱心餐厅的念头。最初老人们都抱着观望态度,仅有6人“壮着胆子”走进了餐厅。吃上了可口的热乎饭,看到了刘星冶的热情真诚,老人们开始口口相传,星河餐厅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刘爱民、王元秋等社区居民以及罗莱胜、尹丽丽等街道周边工作人员也被刘星冶吸引,加入了工作室,成为了星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青岛海事局、青岛地铁、城运控股集团、驻青高校的志愿者也闻讯而来。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居民,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还专门提出申请,成立了党支部。
除了提供免费午餐,如今工作室还提供陪诊等服务,老人们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也愿意跟工作室成员们聊一聊。“老人来吃上热乎饭,还能获得一种心理慰藉,这正是我们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刘星冶说道。
要维系这样一家餐厅并不容易。餐厅每年租金约20万元,每个月水电费5000元左右,购买食材也要五六千元,这些都由刘星冶自掏腰包。米、面、油、调料等则由志愿者、爱心单位捐助。她从事窗帘加工销售工作,还开了一间青年旅社,疫情后,日子一度捉襟见肘,最难的时候靠女儿的工资贴补支撑着餐厅,但刘星冶从未想过关掉餐厅。
“听说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入选了‘能人’工作室,我特别高兴。”刘星冶说,这是一种荣耀,也意味着依托更大的平台,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队伍当中,“毕竟现在工作室成员平均年龄已经73岁了。”在刘星冶看来,她和同伴们能力有限,算不得真正的“能人”,但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凝聚起辖区向善向暖的力量,这也是“能人”工作室的意义所在。
探访2
调解邻里矛盾先找薛大姨
薛堃清的调解工作室在云南路街道的一条小巷里。虽然位置不显眼,但是居民们基本都知道,邻里有矛盾、家里有疙瘩解不开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调解室去找薛大姨”。
四川路68号是有着35年历史的开放式老楼院,共有7个单元、218户居民,四川路网格第一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薛堃清就居住在这。作为土生土长的西镇人,薛堃清和周边居民有一种亲近感,工作中她一碗水端平,待人诚恳,时间久了,大家有什么想不开的事都愿意找这位“老朋友”发发牢骚,后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找到她帮忙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养老问题、房产纠纷、财产分割、夫妻纷争……这些家长里短都是薛堃清的“工作范围”。“居民信任我,才愿意让我处理这些矛盾。”薛堃清认为,唯有实心实意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而作为一名党员,更要主动亮身份、担责任、树形象,充分发挥传达上级精神、收集社情民意、协助支部工作、服务党员群众、带头参与治理作用,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
老楼院居民比较密集,邻里之间不时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曾经有一位居民家中因水管破裂导致漏水,淹了楼下的两户邻居,其中一位邻居是结婚刚装修的新房,经济损失很大,因此邻里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事情仿佛一团乱麻总也理不出头绪。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薛堃清。薛堃清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主动提出:“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伤了和气多不好,如果你们相信我,就一起坐下来谈谈,我来帮你们调解。”经过多次调解,邻居们最终听取了薛堃清的建议,楼上居民给予楼下邻居相应赔偿,化解了矛盾,和谐了邻里关系。
得知调解工作室入选了市南区“能人”工作室,薛堃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认为,扎根社区的“能人”工作室不仅要变成邻里关系的“润滑剂”,也要成为居民和政府之间的“电话线”。在基层服务更要摆正姿态,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服务,用一颗真心去设身处地地为居民考虑。
■深读一点
“能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走进八大峡街道的“能人”工作室——爱心小屋,刘淑红每天“接单”为社区老人登门免费理发;在八大关街道,郑桂芸法律咨询站里郑桂芸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陈英宣讲工作室又开展新一轮政策宣讲;湛山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广发动、暖吸引、搭框架、建平台,挖掘社区能人,打通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走进市南区11个街道,像星河爱心公益工作室、薛堃清调解工作室这样的“能人”工作室目前有56个,这些工作室坚持党建引领,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奏响了基层治理新强音。
“居民期待什么、担忧什么,这些‘能人’工作室就着力解决什么、补齐什么。”据市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南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强基层基础、到基层领干、为基层赋能”的“三基”工程,去年起结合各社区区位特点、服务对象等,综合考虑治理“能人”专业特长、资源优势,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帮到家”网格党群服务站、可利用的社区腾退用房、小区物业用房等地建立工作室,凝聚“两代表一委员”“五老”、民间达人等资源力量,着力打造了首批56个社区“能人”工作室,聚焦弘扬正能量、宣讲理论知识、矛盾纠纷调解、养老助老等领域,着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市南区委组织部还专门制定《市南区社区能人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下一步,市南区将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暖心服务,继续激发社会自治动能,壮大社区为民服务团队力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 实习生 范胜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