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一则挽联,嘱周总理给挽联主人安排工作

军楼史书 2024-11-03 04:34:36

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到一则挽联,嘱周总理给挽联主人安排工作

1972年1月的一个寒冷午后,八宝山革命公墓庄严肃穆。陈毅元帅的追悼会正在进行,毛主席站在灵堂前,目光凝视着老战友的遗照。突然,一副挽联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副挽联字字珠玑,句句真挚,将陈毅元帅的一生写得淋漓尽致。毛主席被这副挽联深深打动,连忙询问秘书这是谁写的。当得知作者身份后,他立即转身对周恩来总理说:"你是总理,拜托你给这则挽联的主人安排一个工作吧。"这位写挽联的人究竟是谁?他与陈毅元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毛主席会在追悼会上突然关心起他的工作问题?

一、相识缘起

1957年的北京,春暖花开。北京展览馆内正在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书画展览会。展厅内悬挂着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作品,其中不乏唐宋元明各朝的稀世珍品。这场展览会吸引了众多文化界名流前来参观,陈毅元帅也慕名而来。

当时的陈毅已经是国务院副总理,但他一直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走进展厅,陈毅被眼前的文化盛宴深深吸引。他在一幅宋代山水画前驻足良久,随后向工作人员询问这场展览的策划者。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由张伯驹先生主持举办的,展出的许多珍品都是张伯驹个人收藏后捐献给国家的。

张伯驹这个名字,陈毅并不陌生。早在1950年,他担任上海市长期间就听说过这位文物收藏大家的事迹。当时张伯驹曾到上海想要拜访他,可惜陈毅正好去南京出差,两人未能相见。

得知张伯驹就在展览现场,陈毅立即提出要见一见这位素未谋面的文化名士。当两人在展厅相见时,已是午后时分。张伯驹身着一袭长衫,举止儒雅。陈毅则以他一贯的爽朗风格,与张伯驹相谈甚欢。

交谈中,两人发现彼此都对诗词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陈毅当即邀请张伯驹到自己家中继续交流。张伯驹欣然应允,当晚就前往陈宅。

在陈毅家中,两人的谈话从书画延伸到诗词创作。张伯驹谈到了自己收藏文物的经历,以及为保护国家文物免遭流失所做的努力。陈毅对张伯驹的爱国情怀深表赞赏。

谈话间,陈毅发现张伯驹也是位围棋高手,便提议对弈。两人就在书房的围棋案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这场棋局一直持续到深夜,两人弈棋论道,时而凝神思考,时而畅快大笑。围棋案前的交锋,让两位文人的友谊更添几分深厚。

这次相遇成为了两人深厚友谊的开端。此后,他们经常以书信往来,交流对诗词书画的见解。陈毅在公务之暇,也会邀请张伯驹到家中品茶论艺。他们的友情超越了身份地位的差异,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境界之上。

二、文化情缘

张伯驹与陈毅的情谊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追求之上。1958年初春,张伯驹从日本文物商人处得知一幅宋代《春游图》即将流失海外的消息。这幅名画描绘了宋代士大夫踏青赏春的场景,笔法精湛,构图严谨,是中国山水画的珍贵遗产。

获悉这一情况后,张伯驹立即动用自己的积蓄,以重金将这幅《春游图》买下。当时的收购价格几乎耗尽了他的所有积蓄。把画带回北京后,张伯驹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陈毅这个好消息。

陈毅收到信后,专程来到张伯驹家中观赏这幅名画。两人对着《春游图》品评良久,陈毅更是当场题诗一首:"千载春光入画图,文人雅士踏青途。伯驹慧眼今收得,不使南渡再飘蕪。"张伯驹也随即和诗:"元帅赋诗意气豪,古今佳话总堪褒。他年若问收藏事,且道春光价值高。"

这次品画论诗后,陈毅与张伯驹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每当张伯驹收集到珍贵的文物,都会邀请陈毅前来鉴赏。两人常常围绕着一件文物,从历史渊源谈到艺术价值,再谈到文化传承。

1959年夏,张伯驹决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物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宋元明清的书画、青铜器、瓷器等珍品,共计数百件。陈毅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为此事写了一封信给张伯驹。信中说道:"闻君捐献珍藏,实为文化保护之善举。他日故宫陈列,必有君名。"

文物捐献后,国家欲奖励张伯驹二十万元。当时张伯驹的生活已经并不富裕,但他还是婉拒了这笔奖金。陈毅在一次部委会议上特意提到了这件事,称赞张伯驹"心系文化,不计得失"。

1960年初,张伯驹又从香港买回了一批流失在外的古籍。这些古籍中有不少是明清时期的孤本。陈毅闻讯后立即前往张伯驹家中。两人围坐在书案前,细细翻阅这些珍贵的古籍。陈毅发现其中有一本清代诗集中收录了几首描写淮海战役的诗作,便即兴赋诗一首,张伯驹随即和诗。两人的唱和诗作被后人收录在《淮海集》中。

随着交往的深入,张伯驹与陈毅不仅在文物收藏上互通有无,在诗词创作上也经常切磋。他们的诗作既有咏史怀古之作,也有描绘新中国建设的篇章。1961年,两人的唱和诗集《南北楼诗稿》结集出版,成为那个时代难得的文化佳话。

三、患难见真情

1962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使张伯驹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他被调离北京,前往吉林一个偏远的小城工作。临行前,张伯驹给陈毅写了一封信,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即将离京的情况。

陈毅收到信后,立即派人送去了一批过冬的衣物和书籍。其中有一本《围棋谱》,扉页上题有陈毅的亲笔题词:"冰天雪地,棋局依然。愿君静心观棋,待到春来再聚。"这本棋谱成为了张伯驹在吉林岁月中最珍贵的慰藉。

在吉林的日子并不好过。张伯驹被安排在当地文化馆做一些整理资料的工作。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保持着每周给陈毅写信的习惯。信中不谈个人处境,只讨论文史典籍和最近研究的古代棋谱。

陈毅虽然身为国务院副总理,政务繁忙,却始终保持着回信。他在信中经常与张伯驹探讨古今诗词,有时还会将自己新作的诗句寄去,请张伯驹指教。这种书信往来持续了整整两年。

1963年深秋,吉林迎来了入冬前的第一场大雪。这天,张伯驹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厚实的羊毛大衣和几本新出版的诗集。包裹中还附有陈毅的一封信,信中说自己得知吉林已经开始下雪,特意托人送去这件大衣,并嘱咐张伯驹要注意保重身体。

1964年春节前夕,陈毅借出差之机,专程绕道到吉林看望张伯驹。当时张伯驹住在文化馆后院的一间小屋里,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书桌和几个书架。陈毅在这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屋里与张伯驹对坐了整整一个下午,两人下了一盘棋,品了几壶茶。

临别时,陈毅留下了一幅自己书写的对联:"风霜磨砺终成器,岁月沉淀始见真。"这幅对联被张伯驹一直保存到晚年。每当有人问起这幅字的来历,张伯驹总是说这是一位知己在他最困难时送来的。

1965年初春,在陈毅的多方斡旋下,张伯驹终于获准返回北京。重返故土的第一天,张伯驹就收到了陈毅的请帖,邀请他到家中品茶论艺。两年多的离别,两位老友相见时已是两鬓斑白,但他们的友情却在这场风波中愈加深厚。

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成为了张伯驹与陈毅友谊中最为动人的一章。多年后,每当张伯驹回忆起在吉林的岁月,总会提到那本带着题词的《围棋谱》和那件寄来的羊毛大衣。这些平凡的物件,见证了一段跨越身份地位的真挚友情。

四、送别老友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消息传来,张伯驹立即动笔写下一副挽联。这副挽联高度概括了陈毅元帅的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气吞万里如虎;诗书笃志,经天纬地,才覆四方似云。"

挽联写就后,张伯驹将其誊抄在上等宣纸上,亲自送到了陈毅灵堂。这副挽联被挂在灵堂正中,引起了许多人的驻足观看。挽联不仅道出了陈毅元帅戎马生涯的丰功伟绩,更彰显了他文韬武略的卓越才能。

1月10日,陈毅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当天,北京天气严寒,寒风凛冽。张伯驹早早就来到了八宝山,站在送别的队伍中。他手持一幅画轴,那是他专门为陈毅画的一幅《梅花图》。画中寒梅傲雪,正是他心中陈毅的写照。

追悼会上,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送别。当毛主席看到灵堂中那副引人注目的挽联时,驻足良久。他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挽联的作者,得知是张伯驹所写。毛主席随即转身对周恩来说:"这副挽联写得好,很有水平。你是总理,要给这位写挽联的同志安排一个工作。"

这一幕恰好被站在不远处的张伯驹看到。十五年来与陈毅的友谊,从初识时的文化交流,到困难时期的真情相助,再到今天的最后送别,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追悼会结束后,张伯驹将那幅《梅花图》交给了陈毅的家人。画的题跋上写着:"梅花虽零落,香自满乾坤。"这是他与陈毅生前常常吟诵的一句诗。

回到家中,张伯驹从书架上取出了那本陈毅在1962年寄给他的《围棋谱》。书中夹着一张泛黄的信笺,上面是陈毅当年的题词。十年光阴,字迹依旧清晰。

两天后,周恩来派人送来了一份任命通知。张伯驹被任命为北京图书馆特约研究员,主要负责古籍整理和文物鉴定工作。这个职位正好符合他的专长和兴趣。

张伯驹接到任命后,第一时间写了一首诗:"旧雨今朝忽断魂,追思往事泪纷纷。他年若问交情事,且说平生第一人。"这首诗被他小心地收藏起来,直到晚年才示人。这首诗也成为了他与陈毅这段跨越阶层的文化情缘的最后注脚。

这次任命不仅改变了张伯驹的工作环境,更让他能够继续为保护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这正是他与陈毅多年来共同追求的事业。一个月后,张伯驹正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五、文化传承

1972年之后,张伯驹在北京图书馆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将自己与陈毅多年来的文化交往经历整理成册,并开始着手编纂两人的唱和诗集。这些资料后来成为了研究这段文化情谊的重要史料。

1973年春,张伯驹在整理古籍时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明代戏曲手稿。这些手稿中包含了几出已经失传的昆曲剧本。他立即想到,这正是陈毅生前一直在寻找的珍品。陈毅曾多次向他提起,要找到这些失传的昆曲剧本。为了完成这个未竟的心愿,张伯驹投入了大量精力对这些手稿进行整理和研究。

同年秋天,张伯驹将整理完成的昆曲剧本结集出版。在序言中,他特意提到了与陈毅的一段对话。那是1971年冬天,陈毅谈起自己年轻时在苏州看昆曲的往事,感叹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这段记述为后人保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细节。

1974年,张伯驹开始筹备一个特别的展览。这个展览主要展出他与陈毅多年来的文化交往见证:书信、题词、字画、诗稿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件1963年陈毅寄往吉林的羊毛大衣,以及那本带着题词的《围棋谱》。这些实物见证了两位文化人在特殊年代里的深厚情谊。

展览期间,许多文化界人士前来参观。他们从这些展品中看到了一段跨越身份、地位的文化情缘。展览结束后,这些珍贵的文物被永久保存在北京图书馆的特藏室中。

1975年,张伯驹开始整理陈毅生前收藏的文物资料。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陈毅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批示。这些资料后来被编入《陈毅文化论集》,成为研究新中国文化建设史的重要参考。

1976年初,张伯驹将自己收藏的最后一批文物捐献给了国家。这批文物中包括了几件与陈毅有关的珍贵物品:一幅两人合作的书法作品,一本记录着两人诗词唱和的手稿,以及几封来往书信的手迹。这些文物见证了他们在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共同努力。

同年夏天,张伯驹在北京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专题讲座,主题是"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讲座中,他回顾了与陈毅共同致力于文化保护事业的经历。他提到,正是在陈毅的影响和支持下,他更加坚定了投身文化保护事业的决心。

这些年来,张伯驹始终坚持着与陈毅生前共同的文化理想。他通过整理文献、研究古籍、举办展览、进行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何如此执著,他总是说,这是对一位老友最好的纪念。

1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