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F-35站台,美军开发AIM-260——目标明确:狙杀中国歼-20

友琴评军事 2024-09-04 05:00:40

从2017年开始美军就开始了下一代远程空对空导弹的秘密项目,这个项目在2019年开始被公布出来。当时美国空军武器计划执行官Anthony Genatempo准将向媒体透露美国空军正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陆军和海军合作,在2022年部署联合先进战术导弹。实质性的工作大约在两年前展开。

这种新的导弹就是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JATM),转回我们的视角,为什么美军在不断升级AIM-120之后还那么迫切的需求一款新型号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呢?

昨天有人提到了战机导弹的问题,那么今天咱们就展开说说。

首先要纠正一点:PL-15是没有450公里的射程的。这种射程的空对空导弹只存在于大家的幻想中,真正的实战意义并不是特别的大,而且要跨越的技术门槛太高。

说回JATM,JATM实际上是美军一个非典型的项目,草草上马、投入大量资金、未经过充分验证草草的进行装备计划,以至于美军力求在2026年让JATM的产量超过AIM-120。但实际上,原定于今年夏天进行的JATM导弹的实弹测试又双叒叕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拖延了,一些AIM-260导弹的样品被放置于希尔空军基地临时搭建的专用弹药库中。

这座临时搭起来的小房区别于希尔空军基地的其他弹药库设计,有着极高的安全级别。

以至于目前外界并不知道AIM-260导弹的真实样貌,所有的关于AIM-260导弹的图片全是“假想图”。

美国如此迫切,又高度保密的进行这个非典型项目的原因其实W君是知道的,来自2016年年底美空军例行的一次兵棋推演。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军将中国刚刚公布的PL-15导弹放在了推演参数中。最终这次兵棋推演确立了JATM项目以及让美军的F-35在2017年开始进驻韩国。

通过解密渠道W君恰好拿到过这次兵棋推演的细节内容,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吧:

战机简述

F-35 “闪电II”

F-35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多用途隐身战斗机,设计核心在于隐身能力、传感器融合和网络作战。F-35的AN/APG-81 AESA雷达和AN/ASQ-239电子战系统赋予其强大的探测和电子对抗能力。然而,F-35的机动性相对有限,特别是在面对专门设计用于空战的对手时。

歼-20 “火牙”

歼-20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重型隐身战斗机,主要设计用于远程空战。歼-20配备了KLJ-5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探测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其搭载的PL-15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此外,歼-20在设计上强调高机动性,使其能够在面对高威胁环境时进行复杂的规避动作。

推演过程:F-35与歼-20的超视距空战第一阶段:探测与锁定

在此次兵棋推演中,F-35编队与歼-20编队在东亚某海域上空进行巡航任务。由于双方都具备隐身能力,战斗机本身的雷达探测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双方都依赖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提供的情报支持,以弥补单机探测能力的不足。

情报配合

• F-35:美军的E-3“望楼”预警机和“全球鹰”无人机为F-35编队提供情报支持。这些平台能够在数百公里外探测到歼-20编队的大致位置,并通过数据链将信息传递给F-35。尽管F-35的雷达探测距离在面对隐身目标时受限,但借助预警机的数据融合能力,F-35能够提前规划接敌路线。

• 歼-20:中国的空警-500预警机通过其先进的雷达系统,探测到F-35编队的活动区域。空警-500具备多目标跟踪能力,能够在1000公里外探测到包括隐身目标在内的多个目标,尽管在探测F-35时,探测距离有所缩短。歼-20同样依赖数据链接收预警机的目标信息,并准备发起攻击。

接敌与锁定

• F-35:当F-35编队接近至距离歼-20编队约150公里时,借助预警机提供的目标信息,F-35开始使用AN/APG-81雷达进行主动探测。然而,由于歼-20的隐身能力,F-35的雷达探测距离被压缩至约80公里。此时,F-35编队在接近歼-20的同时,不断调整飞行路线,以避免被锁定。

• 歼-20:歼-20的KLJ-5雷达在150公里的距离上成功捕获F-35的雷达回波信号,随后迅速锁定目标。歼-20编队的飞行员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决定率先发射PL-15导弹。

第二阶段:导弹发射与对抗

在锁定F-35编队后,歼-20迅速发射了PL-15超远程空空导弹。PL-15导弹的射程超过200公里,装备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能够在导弹接近目标时重新加速,从而提高末端机动性。

导弹发射

• PL-15的发射:歼-20编队在距离F-35约150公里时发射了4枚PL-15导弹,每架歼-20各发射2枚导弹,目标是F-35编队的前两架战机。PL-15导弹以接近4马赫(约1360米/秒)的速度加速飞行,并进入惯性制导阶段。

• F-35的应对措施:F-35编队在接收到被锁定警告后,立即启动AN/ASQ-239电子战系统,尝试通过电子干扰和释放干扰弹来干扰PL-15的制导系统。与此同时,F-35编队的飞行员迅速开始高G机动,以增加导弹锁定的难度。

AIM-120D的发射

• F-35的反击:在歼-20发射PL-15导弹的同时,F-35编队也迅速发射了AIM-120D空空导弹。尽管F-35的雷达探测距离有限,但基于预警机提供的目标信息,F-35在距离歼-20约80公里时发射了6枚AIM-120D导弹,每架F-35发射2枚,目标锁定歼-20编队的前三架战机。

• 歼-20的应对措施:歼-20编队在AIM-120D导弹发射后,立即进行高G机动换位脱离原始发射阵位,同时释放干扰弹,以干扰AIM-120D的制导系统。歼-20的飞行员采用大迎角机动,尝试通过快速改变飞行高度和方向,摆脱AIM-120D的搜索。

第三阶段:导弹中途飞行与末端制导

导弹进入中途飞行阶段,双方的战斗机继续进行规避动作,同时预警机和指挥中心不断向各自编队提供更新的战场信息。

导弹中途飞行

• PL-15导弹:PL-15导弹在惯性制导阶段保持高亚音速飞行(约2.5马赫,约850米/秒),距离F-35约100公里时进入巡航阶段。此时,歼-20的雷达持续向导弹提供目标更新信息,确保导弹在接近目标时能够进行精确制导。

• AIM-120D导弹:AIM-120D导弹在距离歼-20约60公里时进入巡航阶段,保持约2.5马赫的速度飞行。F-35通过数据链向导弹提供目标更新信息,并尝试在导弹接近歼-20时,提高命中率。

末端制导与规避

• PL-15的末端制导:在距离F-35约20公里时,PL-15导弹的第二脉冲发动机启动,导弹加速至3马赫(约1020米/秒),进入末端制导阶段。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启动,锁定目标并进行高G机动(可达30G),尝试跟随F-35的规避动作。

• AIM-120D的末端制导:AIM-120D导弹在接近歼-20时进入末端制导阶段,但由于射程较短,其动能逐渐下降,导弹在末端制导时面临速度损失的问题难以跟踪以搞G机动飞行的歼-20。

第四阶段:导弹命中与结果

在导弹进入末端制导阶段后,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其规避能力和电子战对抗效果。

PL-15命中效果

• 在距离F-35约20公里时,PL-15导弹进入末端制导,导引头精准锁定目标,并进行高G机动以追踪F-35的规避动作。尽管F-35尝试通过高G机动和电子干扰来规避导弹,但PL-15的高机动性和末端加速使其能够紧密跟随F-35的轨迹。最终,4枚PL-15导弹中有2枚成功命中F-35编队中的前两架战机,其中一架F-35被直接击落,另一架严重受损,失去战斗能力。

AIM-120D的末端制导与结果

• AIM-120D导弹在接近歼-20时,由于歼-20的高机动性和大迎角机动,导弹需要不断调整飞行轨迹。然而,由于导弹在末端速度损失过大,导致其追踪能力下降。歼-20通过灵活的规避动作,成功摆脱了AIM-120D的追踪,最终导弹全部失去目标,未能击中歼-20。

结论

1. 战机特性分析

F-35的特点:

• 隐身能力:F-35的隐身设计使其在接敌过程中较难被探测到,但这种优势在双方都具备隐身能力的对抗中有所减弱。F-35需要更接近敌方才能有效锁定并发射导弹,这也使其更容易进入对方导弹的有效射程。

• 电子战能力:F-35配备的AN/ASQ-239电子战系统可以干扰敌方导弹的制导,但这种干扰在面对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的PL-15时效果有限。电子战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导弹的锁定,但最终未能完全摆脱PL-15的追击。

• 机动性:F-35在高G机动时,表现出一定的劣势。其设计更侧重多功能性和网络作战能力,而不是空中格斗中的高机动性。这在面对PL-15的末端高G机动时,成为了F-35的明显弱点。

歼-20的特点:

• 高机动性:歼-20具备卓越的高G机动能力,特别是在大迎角飞行和高度变化中表现突出。歼-20能够通过连续的复杂机动,成功规避AIM-120D导弹的追踪。这种高机动性在面对末端速度下降的导弹时,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 远程打击能力:歼-20搭载的PL-15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使得其能够在远距离上首先发起攻击,而F-35必须更接近才能进入有效射程,这给了歼-20更大的战术优势。

2. 导弹特性分析

PL-15的特点:

• 双脉冲发动机:PL-15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其在导弹飞行的末端阶段能够再次加速,这对攻击高机动性目标极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导弹在中途飞行时会因空气阻力和速度损失导致末端能量不足,而双脉冲设计允许导弹在接近目标时恢复速度,增强追踪能力。特别是在面对F-35这种尝试通过机动摆脱追踪的目标时,PL-15能够紧密跟随其轨迹,显著提高命中率。

• 高G机动性:PL-15具备30G的高机动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末端阶段迅速调整飞行路径,跟踪做出急剧规避动作的战机。这在面对像F-35这样试图通过高G机动规避攻击的目标时,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AIM-120D的特点:

• 射程与动能限制:AIM-120D虽然在近距离上表现优异,但在射程和动能上相对于PL-15有所不足。当AIM-120D导弹接近目标时,由于射程较短且未配备双脉冲发动机,导弹在末端阶段的速度可能会明显下降。这种速度损失使得AIM-120D在追踪高机动性目标时容易失去锁定。

• 末端制导与失效:AIM-120D的末端制导系统虽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但在面对歼-20的高G机动和复杂规避时,由于速度和动能的限制,导弹难以有效调整飞行轨迹,从而导致失效。这表明,AIM-120D在攻击像歼-20这样高机动性目标时,可能存在命中率不足的问题。

3. 双脉冲导弹的实际价值

双脉冲导弹的设计目的是在导弹接近目标的关键阶段,提供额外的推力和速度,从而提高导弹的终端机动能力。这对于应对现代高机动性战斗机至关重要。PL-15的双脉冲设计使其在面对像F-35这样的隐身战机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末端速度和机动性,从而增加命中率。

在高机动性空战环境中,目标战机通常会在导弹接近时进行复杂的规避动作,包括高G转弯和大迎角机动。传统的单脉冲导弹在末端阶段通常会因速度下降而难以继续有效追踪目标,而双脉冲导弹则通过末端加速弥补了这一弱点,显著提高了命中高机动性目标的可能性。

写在后面

也就是这份兵棋推演报告,促使了美国开始迅速投入JATM导弹项目的开发投入,并将双脉冲中远程导弹作为空军远程武器的重点发展方向。

按照美军当事人的说法“在现代军事对抗背景条件下,F-35对上歼-20将面临打也打不中跑也跑不掉的窘境”,升级战机无论是从费用上和时间上都难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而迅速的投入新型号导弹的研发和生产将有可能夺回美国空军的空中优势。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妄自菲薄,也不是为了自尊自大,而是希望能够更加务实、客观地看待这些复杂的军事科技对比。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人的精神中学到很多,他们在面对技术对比时,总是基于真实的数据,客观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就像他们的JATM(Joint Advanced Tactical Missile)项目,不断推动落地,实际验证其战术价值。我们需要在清晰的对比和数据支持下,理性地分析和理解现代军事技术,而不是被片面的信息左右。

5 阅读:1030
评论列表
  • 2024-09-04 11:30

    PL15E已经不是中国最顶尖的机载空空导弹了,射程确实打不到400公里,但新近出现的PL17就不一样了,确实可以攻击距离更远的目标,估计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能见到它。

    用户10xxx56 回复:
    隐身要是远了探测不到,射程远也没用
  • 2024-09-04 14:10

    这类推演,和写玄幻小说差不多。 作者想要谁赢?那还不是举手投足那么简单? 预警机真的能发现1000公里外的隐身飞机?难道说,地球不是圆的?是平的。

  • 2024-09-07 10:38

    歼二十,伪五代机,不提也罢

  • 2024-09-04 10:25

    歼20在超音速状态下,120D基本没有动力射程的开火窗口,F35载具又提供不了高速,所以以上推演根本不成立。[得瑟]

  • 2024-09-08 13:23

    肥电里只有F35C才有高G机动能力,基本作战型限制高G机动,没有隐身优势就只能送死,所以才依靠预警机协同作战。

  • 2024-09-09 16:57

    电子战不行,导弹白开发。

  • 2024-09-04 10:10

    美国的兵推为什么就一定客观,你是思维定势了吧

  • 2024-09-04 14:33

    老美做不出来双脉冲发动机那Aim260就要增大体积 增大体积了肥电和22那弹舱就塞不下 只能外挂 外挂了就破坏隐身效果 那结果还用说吗[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