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解读《祭侄文稿》,生命与心灵的律动

茶眼评陕西 2024-11-18 03:33:45

书法是充满生命意味的艺术,而充满生命意味的艺术是需要以生命的自由律动与心灵的深沉表现为指归的。

换言之,书法的表现是以那种来自于内在的生命体验的强烈的情感需求为动力。

甚至,像张怀瓘所说“以风神骨气者为上,以妍美功用者居下”,也使书法早在唐代就成为一种纯艺术的玩味。这是一种以超越的艺术精神来点化文字,使之充满美的意境与意味。

米芾随后更加发挥。他在论颜真卿之书法时说:“《不审》、《乞米》二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措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而去追寻萦拂于字面之上的精神意味。

如果我们对中国艺术的特性十分熟悉,就会发现,中国人的艺术美学往往是突出注意超艺术问题──这是一种作为以人生问题为终极问题的美学致思,即一种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生活形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

它也从根本上就注定了中国艺术美学一开始就不是纯粹艺术学方面的问题,而往往是贯穿了宇宙-人生-艺术这样一个整合的问题,寻求书法的美,也当从这一角度上去考虑。

▼全帖高清分解浏览

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为历代书家公认。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