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六七十年代岁月的痕迹,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初期

维达正能量 2024-10-15 04:59:27

在时光的长河中,六七十年代犹如一段独特的乐章,奏响着那个时代的旋律。回顾往事,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情愫,让人难忘,又给人深思。

高万福老先生今年84岁了,他对六七十年代的深刻印象是:吃水非常困难。这个难题一直延续到了八十年代初,到了1984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口井。

高万福老先生回忆往事

出生于1966年的李胜,还记得小时候的情景。他说:我们村里没有水井,人们吃水要去村外的渠道、水坑里去挑水。冬天里大家都吃雪水,或者是从河坝里采些冰坨回来化水吃。

李胜接着说:长山梁子村地势较高,1984年政府帮忙打了第一口机井,井深120米。但抽水是有时间限制的,每天抽水两次,每次两小时。打水的人都要提前去排队,生怕去晚了挑不上水。虽然路程比较远,但是大家却一路上说说笑笑,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你来我往,那场面就像赶集一样,好不热闹。

长山梁子村干部李胜回忆过去的岁月

因为那个年代的主力军,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洗礼,尤其是对新时代的建设充满了极大的热情。所以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期。那时,物质或许并不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异常充实。“那时候虽然我们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但我们不怕困难,就是一个念头——加油干!”老干部高万福笑着说。

长山梁子村干部李胜回忆道:在那个年代,邻里之间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管谁家有了事情,一个招呼大家都主动去帮忙,比如说谁家有红白喜事,比如谁家要修房子。村里的人各尽所能,积极参与。一家做了好吃的,定会与邻里分享。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尽情玩耍,没有如今五花八门的电子设备,却有着无尽的创意和欢乐。

李胜说:那个年代我已经记事了

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房子,到了八十年代还在使用。经历过1986年和1987年的人,都非常清楚那几场大雨。比如1986年秋天,连续三天的大雨,给秋收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村100%的家庭都浸泡在雨水里了,那一年什么东西成了抢手货,你知道吗?是塑料布啊!”李胜有些伤感地说。

这个事情我当然清楚了,1987年12月还在下大雨,我的房子也是一片汪洋,学校的教室也未曾幸免。而且我们这里还出现过房屋倒塌的惨剧,有位老师的家人差点被埋在废墟里。

这是长山梁子村比较好的老房子

尽管那个时候人们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即便如此,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未熄灭,村办小学、乡办中学相继出现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现在的长山梁子学校

回首六七十年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岁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教会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明白艰苦奋斗的意义,也让我们懂得,在简单中也能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现在,绝不会再出现房屋漏雨的情况了,因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让所有的村民都搬进了雨天不漏雨,冬天不扫雪的新家。”李胜爽朗地笑了起来。

孩子们在做课间操

朋友们,让我们从那段岁月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走向未来!

关于那个年代,你有怎样的经历呢?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2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