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三征林丹汗,蒙古汗国宣告灭亡,内蒙古完全纳入到中国版图

晨哥聊世界 2022-02-19 14:36:21

内蒙古,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三大的行政区。内蒙古在古代被称为“漠南”,自古以来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争夺的地区。在清朝之前,中原农耕王朝最多能够管理河套平原一带,对于阿拉善高原、呼伦贝尔等地只能任由游牧民族放牧。到了明代,河套平原也逐渐沦陷。那么面积广阔的内蒙古到达是如何纳入到中央王朝版图的呢?我们需要了解皇太极三征林丹汗这段历史。

一,蒙古汗国的传承

1368年,朱元璋北伐,宣告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但是,蒙古汗国并未因此灭亡。忽必烈以“元”作为国名之后,元朝一直并用“蒙古”“元”两个国号。

元朝被明朝击溃后,蒙古贵族返回大漠,继续保持“蒙古”“元”的国名,因此被称为“北元”。

也先汗,1453年给明朝的国书中自称“大元天圣大可汗”达延汗,1488年给明朝的国书中自称“大元大可汗”俺答汗,称其国为“大元国”彻辰汗,自称“大元彻辰汗”林丹汗,自称“大元汗”,将明朝称为“南朝”

朱元璋时代的南北对峙

蒙古汗国虽然在明朝兴衰不定,但是始终和明朝处于对峙的局面。因此,由于蒙古始终没有放弃“元”这个称号,我们可以说明朝是中国第三个南北朝时期。

15世纪末期,达延汗即位,他兼并了朵颜三部,统一蒙古,击溃瓦剌,成为了蒙古的中兴之主。

他将蒙古划分为了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土默特、永谢布、鄂尔多斯六个万户,基本上奠定了后来蒙古部落的分布格局。可惜,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再次分裂。

随后,蒙古部落逐渐分裂为了三部分为,分别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和漠西蒙古(瓦剌)。

漠南蒙古,被明朝称为“鞑靼”,也就是蒙古汗国黄金家族统治的地区,其土地东到大兴安岭,西到贺兰山,南到长城,北到戈壁,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由于漠南蒙古中察哈尔部最强,因此又被称为察哈尔蒙古。

二,林丹汗称雄漠南,挑衅后金

漠南蒙古出现了不少的枭雄。16世纪,俺答汗再次统一漠南,制造了“庚戌之变”,攻入了北京。俺答汗去世后,漠南分裂,出现了九大部队对峙的情况。

1604年,蒙古汗国的第35任大汗,也是蒙古的末代大汗的林丹巴图尔即位,号称呼图克图汗,史称“林丹汗”。林丹汗野心勃勃,试图统一蒙古各部,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

林丹汗曾野心勃勃,四处征战,让漠南蒙古所有的部落屈服于自己的武力之下,又颁布《图们汗法典》以约束各部落的行为。

实载“东起辽东,西至洮河,皆受此房约束”“子孙生聚日蕃衍,众可四十万,有八大部”,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

然而,林丹汗早已没有当年成吉思汗的崛起的内外环境了。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许之战击溃了明朝10万大军。

此后,努尔哈赤威震北方,明朝和蒙古都为之胆寒。面对这个新兴的势力,明朝和林丹汗选择结盟。通过这次结盟,林丹汗从明朝获得了每年4万两的“岁币”。

1619年,林丹汗给努尔哈赤写了一封信,其中将自己称为“四十万蒙古之主”,将努尔哈赤称为“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警告努尔哈赤不要进攻广宁。

这封信,就是宣扬蒙古的武力,对努尔哈赤进行军事威慑。毕竟在几百年前,蒙古国曾经击溃了大金国,那可是一段可以大说特说的历史。然而时过境迁,蒙古早已不是当年的蒙古,金国也并非末日的金国,一切都变了。

努尔哈赤根本就没有将林大汗放在眼里,继续攻打广宁。林丹汗提携几十万坐镇漠南,不敢对努尔哈赤发一兵。

1623年,努尔哈赤攻陷广宁,扬长而去。努尔哈赤有的是方法对付林大汗,他知道蒙古各部难以统一号令,于是积极拉拢科尔沁、喀尔喀、扎鲁特三部,让林丹汗逐渐孤立。

1625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败,退守辽阳。林丹汗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后金大军全军覆没,于是立即亲率大军去征伐科尔沁部。

努尔哈赤也亲统大军支援科尔沁部,林丹汗听说后竟然仓皇逃走。这一出发生后,林丹汗在蒙古各部的威信急剧下滑,大兴安岭一带的蒙古部落纷纷归顺了后金。

三,皇太极亲征林丹汗

1627年正月,刚刚即位的皇太极让阿敏带领5万大军东征朝鲜。林丹汗觉得这是一次机会,毕竟后金的军队并不多。同时,林丹汗也想看看后金新大汗到底有几斤几两。于是,林丹汗给其他部落写信,号令各部联合东征后金。

可是事情的发展竟然出乎了林丹汗的预料。消息传出后,喀喇沁部、鄂尔多斯、阿巴亥等部因为对林丹汗忍无可忍,于是组成了反林联军,直接和林丹汗开战了。双方就在草原上对峙着,死伤非常惨重,林丹汗的部队就损失了4万人。

这下,机会来到了皇太极这一边。这一年的七月,臣服于后金的蒙古各部派遣了530人到达沈阳会盟,商量如何对付林丹汗。

随后,蒙古各部组成了10万的联军,和林丹汗汗大战于归化城(呼和浩特),林丹汗惨败而逃。随后,蒙古各部要求皇太极一起出兵,将林丹汗彻底击溃。

1628年二月,皇太极亲征林丹汗,攻克察哈尔部的多罗特部。此战,皇太极俘虏的人数就多达11万,可见取得了大胜。当年九月,皇太极第一次以盟主的身份统率蒙古、满洲军队西征,再次击溃了察哈尔部。

1632年三月,皇太极再次会盟蒙古各路,进行第二次西征。林丹汗听闻后,立即西迁到了河套平原,获得了一个月的喘息之机。

皇太极带领满蒙联军进入了归化城,重新分析了战场局势。皇太极认为,联军远道而来,劳师远征,人马疲惫,而林丹汗以逸待劳,占据上风。因而,皇太极下令联军就地驻扎,进行休整

归化城

当时军队粮食比较匮乏,为了防止军队烧杀抢掠,皇太极颁布了极为严格的军令:“凡大军所至,有拒敌败走者杀之,不拒敌者勿杀,勿离散人夫妇,勿淫人妇女,有离人夫妇及淫妇女者死”。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皇太极决定发动进攻。他将军队分为三路,一路由阿济格带领蒙古联军1万人进攻大同、宣府(两地被林丹汗攻陷);济尔哈朗、岳托、多尔衮、豪格等带领满洲八旗军队2万进攻河套平原;皇太极则和莽尔古泰带领主力部队继续西进。三路大军进展非常顺利,林丹汗听说后,再次西逃,一直逃到了青海。

七月,后金大军停止追击,在宣府、张家口抢掠一番后,回到了沈阳。

四,内蒙古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

林丹汗在逃亡青海的过程中,部队大多离散,自己越来越孤立。

为了东山再起,他到明朝控制的地区抢掠粮草,和外喀尔喀的却图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组成了“反黄教联盟”。可是,上天再也不给林丹汗任何机会了。1634年,林丹汗得天花,在青海大草滩,去世。

林丹汗去世后,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带领余部回到了河套平原。漠北的车臣汗希望他们能够转移到漠北,如此,车臣汗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皇太极听说后,于1635年2月派遣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领兵满洲骑兵万人进行第三次西征。到四月二十日,金兵渡过黄河,包围了察哈尔余部。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丹汗的遗孀和儿子奉传国玉玺出降,就这样,传承了430年的蒙古汗国玉玺就到了皇太极的手中,蒙古汗国正式宣告灭亡。九月,大军返回沈阳。

经过三征林丹汗,内蒙古地区基本纳入到了后金的控制之下,并增加了蒙古八旗军队。内蒙古纳入版图,也使得明朝的万里北方边疆完全暴露在骑兵的威胁之下,为后来的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不久,皇太极又派遣使者到漠北喀尔喀部招降。喀尔喀原本是达延汗划分的六个万户之一,一共分为12个部落,内喀尔喀5部居住在喀尔喀河以东,外喀尔喀7部居住在喀尔喀河以西。

达延汗去世后,诸子南迁,只有一子留在漠北。到了明朝后期,喀尔喀部分为了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三部,各部首领都称汗。通过这次交往,喀尔喀三部纷纷宣布臣服于后金,向后金纳贡。

1636年三月,蒙古的16个部落首领在沈阳会盟,他们共同推举皇太极为大汗,也就是“博克达彻辰汗”。从此之后,清朝的皇帝就多了一重身份:蒙古人的大汗。皇太极成为蒙古的大汗,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此后,卫拉特蒙古、和硕特蒙古纷纷向皇太极表示称臣,虽然他们远在西域和青海。而之后的清朝皇帝就经常利用蒙古大汗的身份参与漠北、西域和青海西藏的事务。

在皇太极时代,喀尔喀、卫拉特、和硕特对清朝称臣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到了康熙以后,就通过军事征服将这些名义的臣服变成了实际上的控制。

0 阅读: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