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四大发明之印刷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7-28 22:06:35

原始的印刷术,可以追溯到我国战国时的印章。当时的信件是在竹木简上写字,用布包好,封口盖上青泥印章,防止外人拆阅。印章,起着符信和凭证的作用。

有些奴隶主,在自已奴隶织成的麻布上,印三个印章作为记号,当时叫玺印,很有点类似现在商品的商标和检验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名贵玉石,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作为传国玉玺。用朱砂印在诏书上,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始的印刷。

秦代统一全国度量衡,建造标准化量具。量具是陶器,人们在泥坏未于时,用刻字木戳,印上秦皇诏书,经过烧结,字迹永不脱落。这已是活字印刷的萌芽了。

东汉有个儒学经学家蔡,博学多才,又是个有名的书法家

当时学经讲学之风盛行,但是不少古代的经典著作,由于年代久远,错简乱编很多:有的文字已经没残缺,谬误百出。深深引起了蔡的不安。

他想将古代经典仔细校正,向全国发表。便征求了同伴们的意见,由他为首,七人联名向皇帝上书,要求校正古文经典。

皇帝批准了他们的要求。经过仔细校对的五种经书完成了。蔡用工整秀丽的八分书(一种汉隶)写出,再刻成石碑,树立在洛阳太学的大门外,称为熹平石经。

这种由官方颁布校正的碑文在京都洛阳树立以后,起了很大的交流推广作用。当时四面八方前来观看和摹写的人,络绎不绝。

有些儒生带着纸、墨、竹简在碑前抄写经文。有的人欣赏蔡的书法艺术,在碑前临墓。但是碑文长,字数多,抄写临墓都很不方便。

这时,有人想出个好办法:先把墨刷在石碑上,再把纸按上去,轻轻按压,就可以得到一份与石碑字迹相同的纸片了。可惜这样印出来的字是反手字。

人们又找到了更好的办法。把纸弄湿贴在石碑上,再用丝绵团蘸墨轻轻地在纸上敲,这就印出了黑底白字正写的字迹了。这叫拓印,后代的字帖,就是拓印的。

印章和刻碑,分量重又不易镌刻。到了唐代,人们找到轻巧灵便的木材为材料,把反手字刻在木板上,刷上墨,铺上纸,轻轻一压,印成了印刷品。

七世纪以后雕版印刷已在我国流行起来,唐太宗为了纪念他妻子长孙皇后,用雕版印刷刊印了她的著作《女则》。

后来佛教徒用雕版印佛像,民间用雕版印刷历本和著名诗人元棋、白居易的诗集。当时已有雕版印的书籍沿街叫卖,只是雕版的规模还很小。

十世纪初四川有个贫而好学的青年名叫册昭裔,他买不起当时大都是手抄的书籍。为了求学,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去向有钱的藏书家借书。

借书人只许他晚上借去阅读,第二天清晨就要送还。他总是在豆大的油灯下,一面阅读一面抄录笔记。

有一次他深夜挑灯读书,由于太疲倦了,蒙昵欲睡,手里拿的毛笔落在借来的书上,站污了一大块墨迹。

从此,附近的藏书家再也不肯借书给他了。他只好到远处去借,为了借当时读书人必读的《文选》和《初学记》,他奔波跋涉,走了上百里路。但藏书人都拒而不借。

他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向更远的地方去借书。他不禁愤然喊道:“有朝日,我一定要把这些书刊印出来,供大家阅读。

后来他担任后蜀的大官,年轻时代借书的苦楚仍深深留在脑海中。他筹集资金,开办学馆,叫他的学生匀中子,孙逢工楷书写,请刻工雕版印刷,出版书籍

首先印成的就是《文选》和《初学记》这两本,以后又陆续出版了许多书籍。公元953年他向后蜀统治者孟昶建议,在成都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刊印儒家的九经。

那时四川的纸墨精良,加上雕版工人技术高超,校刊细致,错很少,印刷品质量优良。后世对后蜀刊印的九经评价很高,认为是我国早期印刷品中的珍品。

毋昭裔和冯道在统治者的支持下,组织了印刷力量,从事卷蚨浩繁,工程巨大的雕版工作,印刷了各种书籍,使我国雕版印书大大发展了。

当时雕版工人的劳动十分艰苦。雕刻木版要求细致,需要高超的技艺,稍一不慎,刻坏了一个字,整块雕版就成了废品。多少天的辛勤劳动都付之东流。

宋朝仁宗时候,杭州有一个雕版工人,名叫毕昇。有一次,他所在的书坊雕印一套书,许多人日以继夜辛勤劳动,大部分已经雕好,只剩下最后几块雕版了。

没想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刻工因视力不好,工作时间长,头昏眼花,偶一不慎,在雕版上刻错了一个字。这一来,这块版子只能报废重刻,整套书的刊印被联误了。

毕昇一面安慰老刻工,一面拿起雕版仔细端详,这个错字占的版面不大能不能设法挽救呢?

刻工们围着这块雕版你一言我一语。毕昇突然想:把刻错的这个字在版面上凿掉,再补上一块木料重新刻字不就行了么?

这个办法大家称好,可是雕版上重新补一个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经过努力,这个好主意并没能解决那块版面的报废重刻。

但这次失败的经验,却启发了毕昇。他日夜琢磨着这件事:能不能刻一套活动的汉字,把字合拼起来排版,印完后取下活字,不是可以重复再用吗?

他先试验造单个活字,用代么材料好呢?毕昇最初选择用木材做活字,木材有纹理,又易雕刻,他雕刻成了一些木活字,兴冲冲地拿到书坊去试。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毕昇感到木活字有遇水会膨胀,干了后会收缩,排版时高低不平,又容易粘牢,取下来不方便等缺点。

他试过许多材料,结果都不理想。难道真的再也没有办法了吗?他想起了伙伴们弯腰驼背的日日夜夜,想起了刻错字老刻工老泪纵横的情景

有一次他路过一个窑厂,发现烧结以后的窑器,遇上水不会变形,这不正是造活字的好材料么?

他立刻上前请教老陶工:“黏十能做坛子罐子,能不能烧成一个活字呢?”老陶工笑着说:“没做过,黏土到处都有,你不会做几个试试吗?

毕昇高兴极了。第二天五更鸡啼,就背上包住到窑厂旁的山村里去。在老陶工的帮助下他用黏士做字坏,在湿坏上刻好字,送进里去烧。

当烧成的活字出窑后,毕昇泼上几桶水,又放在烈日下暴晒,他把活字折腾来折腾去,依然是那样坚硬,毫不变形。毕昇捧着这些活字乐得嘻嘻直笑。

怎样拼版呢?又经过多次的试验,最后毕昇把活字排在盛有松香、蜡和纸灰的铁盘上,用火烤化松香和蜡,再压平字面,然后移火冷却,就把活字凝结为一块字版了。

他在字版上涂了一层墨,覆上一张纸,再用刷子把纸轻轻地刷平,揭开看成功了,成功了!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啊!

毕昇把黏士活字带到书坊排版试印,刻工们看到印刷品又清晰又美观,高兴极了,热烈赞扬毕昇的发明创造。那位视力衰退的老刻工这次高兴得又老泪纵横了。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除了像沈括这样一些有识之士,给予崇高的评价外,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但活字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继雕版以后更重大的创造。

毕昇死后,后人在他发明的基础上,又不断改进,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元代王祯。王祯是山东东平人,十三世纪末在安徽旌德县做县官。

他自奉俭朴,乐为地方上做好事,也是著名的农学家。他善于接近群众注意总结民间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准备写一本农书。

他花了十多年工夫写完了一本极有价值的农书,这本书分三卷,有三十多万字。字数多、篇幅长,要雕版刊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怎么办呢?

王祯带了农书全稿,兴冲冲地骑马去找上级,要求官方雕版印行,可是得不到支持。

他含泪抚摸着自己的书稿,要刊印一部书多困难啊!不能印刷,自己多年的劳动白费了,农民的生产经验也无法流传了。

自已雇工雕版吧,他这个穷县令又无大量资金。他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看到了毕昇的活字印书法。想到如果能造一套花钱不多的活字,该有多好哩!

王祯和群众的关系很好,当地的老百姓听到他写的书不能刊印,也为他着急。一位有着丰富实际经验的老木匠挺身而出,愿意帮助他做木活字。

这两个人的结合,真是珠联璧合,一个善于设想,一个有实际经验。他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选择软硬适中,纹理细、伸缩性小的木料做活字的材料。

他们先用纸写好大小字样,贴在木板上刻字,刻成后用木工细锯把每个字锯下来,再用小刀把每个木字修整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造成了三万多个木活字。

正打算印刷,王祯奉调江西,他只好把木活字装箱带走。老木匠年迈体弱,不能同行,临行时他们难舍难分,老木匠再三嘱吋王祯,一定要用木活字把书印出来。

公元1300年(元大德四年),王祯在江西用这套木活字,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印了六万多字的《族德县志》一百部,比当时雕版印刷所需的时间缩短了许多倍。

他又设计了一种可以转动的排字盘,排版时工匠只要轻轻地推动转盘,就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活字。这件事轰动远近。

从此木活字印刷得到普遍推广,后来又发展到套色印刷。公元1340年,元代印的金刚经,文字和插图就是用红黑二种颜色印刷的。凡放疑先念净口

应用套色印刷可以印出绚丽多彩的年画和图册。我国明代已有了四种色彩印刷的四色版,清朝又发展为五色版,深受民间喜爱。

十六世纪,我国就有用凹凸两种木版的印刷法拱花法印刷图画了。现发现有吴发祥编印的《萝轩变古笔谱》。画面有立体感,云纹、水波,栩树如生。

后来,我国又有了木刻水印的多套色印刷法,在世界印刷史上独树一帜,能充分表现美术作品的感染力。明代的胡正言,就是木刻水印最早研究者之一。

胡正言是安徽人,对文学艺术有较深的素养。他看到当时虽用多色印刷但还不能体现中国画的特色和艺术感染力,他一直在琢磨着。

公元1627年他寄寓南京,经常到书画店欣赏各种字画。几乎每次都遇见位衣着简朴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评论字画的意见很中肯。

共同的兴趣使两个人熟悉起来了。原来他是有名的刻工汪楷,从事版画雕刻多年,负有盛名。这两人志趣相同,通力合作,终于研究成功了一种饭版印刷术

他们把一幅画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块。每一块小版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再逐个印在纸上,拼起来,就成了一幅层次清晰,设色妍丽的彩色图画。

他们用版印刷法第一次印成一本《十竹斋画谱》,轰动了明代的艺术界和印刷业,众口交赞,认为是艺术价值很高的优秀印刷品。

由于印数不多,许多人慕名来买都买不到。甚至有人愿意出一倍的价钱买本画谱。

在艺坛高度赞扬下,他们没有止步不前,又创造了把“短版”和“拱花”结合起来的方法,复制作品,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这种方法即称木刻水印。

元明二代,许多中国印刷工人东渡日本谋生。著名的刻工俞良甫、陈孟荣、徐汝周等,在日本传授雕版印刷技巧,为中日两国的技术、文化交流写下了新的一页。

朝鲜人民学会印刷术以后,曾经为找寻合适的活字材料,奋斗多年。公元 1436年李朝世宗时,开始用字模浇铸铅活字使用,是世界上制造铅活字的首创者。

埃及最古的雕板印刷物(古兰经残片)发现于厄尔·法云附近的厄虚摩宁中国古代纸牌发现于吐鲁番附近

我国的雕版印刷,逐渐西传,约在十世纪前后,埃及学会了雕版印刷。中国的印刷术不断往西传播开来。

十三世纪初波斯在蒙古伊儿汗国统治下,统治者看到元代的至元宝钞(一种纸币)很是惊奇,认为是一种神奇的点金术。

于是他们派人设立了专门的印刷纸币工场,纸币上还印刷了汉文和阿拉伯文。纸币的印刷,也是由中国传开的。

公元1899年,在我国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元代维吾尔族文字的木活字,大小规模与王祯记载的木活字完全相符。证实了活字印刷也是由中国向西传播的,

这时欧洲还没有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速度很慢,操作很累。德国美因兹的青年印刷工人谷登堡,设想着:能不能有一种简便而轻快的印刷方法呢?

欧洲的文字是拼音文字,一套字母可以拼成若于字。他在中国木活字和朝鲜铅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铅合金活字字母。几个字母拼起来就是一个词汇,既方便实用。

有了便于排版的金属活字后,制版、排版速度提高了,可是印刷方法仍是古老的。谷登堡在木工的帮助下,花了二年多时间,用木头做了一台手扳式压印机。

这种机器非常简单,活字版放在下面,纸铺在版上,然后用螺杆旋转使木板压在纸上印成印刷品。别小看这台简陋的机械,这是古老的手工印刷向机械化发展的开始。

谷登堡创制一整套活字印刷技术以后,获得很大声誉。他开设了一家活字印刷所,应用了新技术,承印的印刷品又快又好,生意兴隆,赚得大笔利润。

他把自已的发明,看成是独得之秘,对外保密,当时德国许多印刷工场技术仍很落后,想参观一下谷登堡的印刷所,都被他拒绝了。

他的保密断引起同业间强烈不满,有人恨得咬牙切齿,伺机报复。1462 年谷登堡所经营的印刷所突然遭到火灾,房屋机器、铅合金活字,全部烧毁,荡然无存。

谷登堡印刷所的熟练工人因此星散,另寻工作。铅合金活字和活版印刷的秘密才公之于世。

欧洲人把谷登堡尊称为“印刷之父”。他创制的手扳压印机,沿用了三百年,直至1755年,德国巴塞尔地方一个铸字工人哈司,才感到它的缺点,想动手改良。

旁边的人劝哈司不要随便改动机器。哈司笑道:“难道谷登堡不是从没有到造出压印机吗?”他立即动手把木压板改用铁板,压力加重了,印刷品果然比较清晰。

哈司把改革之风带进了印刷工业,经过许多人的先后努力,印刷机从平板发展到圆筒、又发展到两面印刷的回转式圆筒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刷机的效率。

后来法国化学家涅普斯和他的合作者达盖尔又发明感光制版法,图像逼真清晰,为印刷技术的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欧洲国家用近代科学技术武装了印刷工业,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金属凸版、凹版和平版(胶版)印刷新技术。

中国这时科技停滞,仍然是手工印刷。1838一1844年,英人台约尔、美国传教十麦都恩等又将机械印刷带来中国,在香港、宁波、上海设立了机械印书馆

一十世纪初我国自行兴办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成立了商务印书馆、申报、新闻报馆、中华书局等,初步改变了由帝国主义分子垄断中国印刷业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印刷事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印刷力量,印刷技术不断提高。印刷的书籍报章数量超过旧中国数十倍、成百倍,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目前仍广泛应用的活字印刷,手工捡字,手工拼版,速度慢。制造活字又要高温熔化金属,劳动强度大,容易引起铅中毒,有人把这种老工艺叫“铅与火的时代”

英,美,日等技术先进的国家,近年来已出现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排版,编辑改稿完成,排版也同时完成。印刷术进人了“电与光的时代”

我国的汉字,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很困难,一直是个难题。最近北京大学等单位设计了计算机激光汉字照相排字系统,对实现印刷技术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印刷机械向电子、自动、高速、联动发展;除了印刷外,连上墨、裁纸、折页都在机器上一次完成。

彩色套印的制版技术,国际已应用电子分色机、激光雕刻、电子刻版,网线细密,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新型彩印机速度快,质量高,比老式彩印机效率高几十倍。

印刷工业对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肩负重任,当前我们的印刷技术和机械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又是世界上印刷术的发明者,一定要急起直追,赶上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