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茅台也能喝死人”的局长错在哪?

孤独的洛州小百 2024-05-30 07:44:48

1.错在“比方不当”

先有云浩阻耕,现有茅毒不测。中华成语库都有点忙不过来了,大家创造语言史的冲动如此澎湃,个个令人印象深刻。

事情并不复杂,据央视报道,近日长江下游支流滁河某些区段出现大量死鱼死虾,恶臭扑鼻。老百姓非常担心流入滁河的污水有毒,希望当地能进行水质检测给大家一个定心丸,而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窦平面对镜头说了这样一句话:

“喝茅台也能喝死人,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必要。”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的一些官员讲话其实很有个性,这是传统,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这样讲话的。我个人认为这种传统是好的,就是说人话嘛,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而不是官话套话,这有啥不好呢?当然好。

但说话的方式是一回事,说话的内容是另一回事。并不是说人话就一定是好话、合适的话。

这位局长的这个比方尽管生动,却并不合适,他打了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种事情在网络上也很常见,比如一个杠精想要杠你,往往会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和他说东他说西,无法聚焦于问题的本质,反而是越说越没谱……

局长说茅台也能喝死人(潜台词是白酒不利于身体健康,当然是有毒性的),所以如果喝死人也没必要对茅台进行毒性测试(而应该关注其他,比如喝了多少、体质如何、是不是还喝了别的、吃了别的引发了死亡),对一个明知道有毒的东西进行毒性测试无异于脱了裤子放屁……

这不是等于默认了“恶臭的污水当然有毒”吗?

那还测啥测……当然不用测,就是有毒。

是这个逻辑吧?我没理解错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污水真的有毒吗?这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而另一位当地官员,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说得更直白:

“我还有两个月退休了,不该过问这些事情。”

看来当地的官场生态确实很生动啊,个个都是仰望星空孙连成啊。

这位“快退不问”的干部后面补充了几句真相:凭经验判断,是当地虾田换水,排出来的臭水,加上是航道,臭水被反复搅拌所以浮出水面,往年也有,污水虽臭,但应该是没有“化学毒性”的。

2.错在“站位不对”

所以大家可以初步吃下一颗定心丸了。

也就是说,对于一件他们认为明摆着没有讨论必要的事情,媒体却“上纲上线”逼问,干部们又迫于组织压力不得不接受采访,所以就甩开膀子讲话了。

“茅毒不测”的局长和“快退不问”的干部,大概的心态都是如此。

核心的逻辑都是同一个:污水没大事,每年都有,没必要进行毒测。

虽然事实真相可能真的就是这样,但作为父母官,这种没耐心的态度是不对的,往严重了说,这属于是站位不对。

并不是媒体要追问,而是老百姓真的关心,即便每年都有,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正常的,如果出于真心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站位,那么认真回答问题别杠里杠气嘛,不就行了嘛,非要带着情绪讲话,老百姓听了当然不舒服。

3.错在“火上浇油”

永远不能低估官员们在历史上留名的个人情结。无论大官小官,历史的评价,是他们仰望星空时真正在意的财富。其实普通人也是如此,只不过普通人没机会被写入历史。

理解了这一点,似乎也就能理解那些“口出狂言”的官员了。

只是,为了“博出位”而逞一时口舌之快,大概率不能青史留名,留下的也不是啥好名。而这种口舌之快,往往在当时导致火上浇油之情状,火是火了,真的有助于解决问题吗?

能还是不能?

我有点迷糊了。也许还真的能?也许我们真的不该责怪这位局长的良苦用心?火上浇油是一种官场艺术?为此赔上个人生涯也在所不惜?

你说有毒吧,损害的可能就是当地虾田养殖户的利益;你说没有毒吧,老百姓又不信——横竖都是背锅,那要人家怎么做……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好了,污水污一会儿也就过去了,当地也在组织打捞死鱼死虾,尽量在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做一个平衡,环保这种事儿,在经济发展面前确实有“道德绑架”之嫌,奈何这个局长又是环保局长,真是两难啊。让人想起当初面对记者直言“别说了”的马科长,再说下去当地矿工师傅们都得下岗……

倘若真的如此,那这位“茅毒不测”的局长倒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就怕后续还是没啥妥善的处理,事情没处理好,人也没啥处理,就只是又一次莫名其妙的行为艺术。好在时间还有,对于官员的历史评价也还早。喜欢反转的朋友们确实应该多把目光聚焦在官场上,这里的反转最有戏剧性了。

转自:阿亮评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