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当初提议禁放爆竹的“专家”,如今有啥想说的么?

卡门的事 2024-12-11 04:15:51

近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一出,众人都非常的激动,大家又可以回到以前充满年味的生活。

这件事也让大家想起,当初第一个提出禁止燃放爆竹的专家杨凯生。

那么,这些年过去杨凯生后悔了嘛?现在的他怎样了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京报、北京日报】(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提出禁放爆竹政策

12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如期举行。发言人林剑在发布会的开始,宣布“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个消息迅速引发了在场记者的关注,大家纷纷开始讨论春节文化的全球认可和这背后的深远意义。

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节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每年春节的到来,总能带给家家户户一种温暖的团聚感,无论是在家中吃年夜饭,还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烟花爆竹带来的欢庆时光。

春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亲情和团圆的庆祝。

这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不仅证明了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也让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节日的多重文化价值。

提到春节,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禁放烟花爆竹”政策。这项政策的发起人杨凯生,曾在2010年提出了禁放烟花的提案。

当时,这个提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关注的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的空气污染和噪声问题。

他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先于传统习俗,这个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他依然坚持每年都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力求改变公众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固有看法。

杨凯生的提案内容,并非简单的全面禁放,而是提出在大城市中逐步试点禁放政策,逐渐引导人们意识到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

五年间,他不断完善提案的内容,增加数据支持,并引用欧美国家的例子,说明即使没有烟花爆竹,节日氛围依旧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营造。

比如,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灯光秀和电子烟花等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烟花燃放,这给了中国很多启示。

禁放爆竹政策运行困难

经过五年的推动,禁放政策逐渐从个别大城市扩展到了全国。尤其是在2015年,北京、上海等地开始了禁放烟花爆竹的试点,效果显著。

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噪音污染减少,公共安全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

春节再也不是因为烟花爆竹的噪声与污染,而让人烦躁,而是成了一个更加安宁、清新的节日。然而,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并没有一帆风顺,尤其是在人们的文化情感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许多人认为,春节如果没有了烟花爆竹,便失去了节日的“年味”,失去了那些传统的仪式感。

尤其是年长一代,他们怀念的是那个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的夜晚,那种“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热闹场面,这些已经成为了他们心中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杨凯生始终保持耐心,他表示,传统文化本就应当与时俱进,过度依赖形式而忽略了本质意义,最终将是对传统文化的削弱。

虽然禁放政策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支持,但也有不少人提出折中方案,例如在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时间允许燃放。

这些建议给政策的推行,增添了不少灵活性,也让禁放政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到了2023年,随着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火灾、伤亡事故的显著减少,多个城市开始适度放宽烟花爆竹禁放的管控。

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比如,在一些城市的核心区和节日期间,政府规定了明确的燃放时段和区域,这样既保障了节日的欢庆氛围,又能避免过度污染。

同时,环保型烟花的出现,使得人们在享受节日的热闹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外国人同样注重春节

烟花爆竹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夕怪兽”传说以及“年”的故事。

古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能够驱赶邪恶、迎接新春,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一习俗伴随着中国春节的演变,深深融入了人民的节日生活中,也成为了对家庭团聚、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的象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国春节的习俗,许多人尝试着吃年夜饭、放烟花、学习用中文祝福亲朋好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春节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对许多外国朋友来说,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窗口。

与此同时,在国内,也有不少人对“年味”的淡化表示遗憾。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春节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烟火气息,而更多的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庆祝方式。

杨凯生如今已经74岁,早已退休,但他对自己推动的禁放提案依然深感自豪。虽然曾经面对过巨大的舆论压力,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环境的改善是值得的。

如今,随着政策逐渐得到实施并取得成果,杨凯生也终于看到了自己提案的社会影响力。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这个提案,而是欣慰于政策的成功落地。

结语

春节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形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情感和仪式感。烟花爆竹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集体记忆的体现,是传统习俗的象征,是情感寄托的载体。

而禁放烟花爆竹提案的提出,则推动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引发了对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意义的深思。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既不失文化传承,又能应对现代环保需求,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

新京报——春节申遗成功,外交部: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北京日报——春节申遗成功,外交部: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