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很多减肥和健身人群讨论的话题,其实它是身体的“好人”,代谢合成少不了,还是免疫系统的亲密助手,生长激素的可靠盟友,地位重要。
脂肪在身体经脂肪酶类分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成为人体的“原料”。脂肪酸根据饱和程度,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区别在于熔点不同。就像家里炒菜用油,植物油大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基本是液态,容易氧化,但荤油一到冬天就会凝固成块。
一、反式脂肪酸是什么物质,为何能掺入食物里?世卫组织为何将其“拉黑”?
目前我们使用植物油比较多,它们是食品制造的原料,但植物油不容易让食品定型,加上容易氧化,食品保质期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科研人员通过将植物油“氢化”,就是给不饱和脂肪酸实施“整形术”,变成饱和脂肪酸,但每次氢化都会产生一些失败的“变异分子”,这就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存在于一些红肉中,人工的就是“氢化”不完全形成的,又叫“人工反式脂肪酸”。不管哪种形式,临床上都统称为“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最早在1903年被德国科学家发现,但广泛应用于食品,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煎炸、膨化、起酥、速食类食品而频繁运用,有利于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观赏性,很受欢迎。
毕竟是经常食用的物质,它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当时有不少研究机构着手分析,渐渐发现反式脂肪酸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严控或禁用反式脂肪酸的呼声高涨起来。
随着医学临床研究深入和医用分析设备改进,反式脂肪酸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和癌症的证据越来越充分。2003年丹麦成为全球首个禁止生产和添加反式脂肪酸的国家,禁令生效当年,该国心脑血管病死率至少下降了3%,引起医疗健康界关注。
截至2021年,全球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宣布严控反式脂肪酸或强制禁用,其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反式脂肪酸同样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和研究分析,经过长期跟踪评估和对比,2018年,世卫组织颁布《反式脂肪酸食品调查报告》,将该类物质定义为“百害无一利”,将其“拉黑”,明确呼吁至2023年全球禁用,明确反式脂肪酸不得超过全天热量摄入的1%。
我国广东医科大学一项动物试验研究,也侧面印证了世卫组织“拉黑”反式脂肪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大学通过果蝇实验显示,常吃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衰老,寿命或缩短50%以上,研究成果发布于国际一流期刊《生物老年学》上。
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
世卫组织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并非人体所需的脂肪酸成分,大部分人至少需要50天以上才能排出体外,过多摄入对人体有健康威胁,包括且不限于:
1、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心脏病有正比例促进作用。
2、沉积在血管里,可诱发血管炎症,增加血栓风险,结果就会增加心梗和卒中风险。
3、反式脂肪酸是明确的促炎物质,引起体内广泛的炎症反应,临床多见于关节炎、肠胃炎等。
4、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5、增加患癌风险,临床发现可能会诱发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肾癌等癌种。
此外,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在减少生育能力、迟缓青少年发育、诱发中枢神经疾病上有不良影响。
我国在2013年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明确,在营养成分表要标明反式脂肪酸含量。一些商家打出“无反式脂肪酸”的广告,实际上真的没有吗?只是把反式脂肪酸换了个名字而已。
三、哪些类型的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自从前几年被世卫组织点名后,由高调转为低调,但仍没有从市面上消失,它巧妙换成其它名称了,比如:
1、含有“氢化”字样的配料,如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等。
2、含有“精炼”字样的配料,如精炼植物油、精炼棕榈油等。
3、含有“调和”字样的食用油,这些基本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
4、含有“人造”字样的食用油脂,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脂肪等。
5、还有一些“花里胡哨”、“高大上”的名字,如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植物酥油、奶精、麦淇淋、无水奶油等等。
添加了这些别称的配料,本质上仍是反式脂肪酸,因为其价格低廉,只有动物奶油的十分之一,而且能明显延长保质期,所以在国内食品行业仍不少见,很多人实际上每天、长期在食用。
有9类食品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饼干、糕点、速食类、油炸、酱类、爆米花、雪糕制品、奶茶、巧克力,这些类型的食物都需要引起重视,仔细辨别生产配料表上的成分。
总之,反式脂肪酸虽然不等于有毒,但它的成分对于人体而言是“多余”的,排出周期长,而且有一定的健康风险,所以,控制入口量很关键,多吃了肯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