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县城许世友打了16天没攻下来,一小班长出了个主意竟收奇效

豁达看历史 2024-11-15 07:34:42

1948年的潍县之战,是解放战争中一场令人难忘的攻城战。当时的潍县城墙坚不可摧,高达13米,底厚8米,城头宽6米,由黏土、沙土和石灰混凝而成,外侧还砌有大青石。这座"鲁中堡垒"的防御工事之复杂、设备之周全,在整个华东战场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许世友率领12万解放军将士围攻潍县,却在城外苦战16天都未能突破。眼看着弹药消耗殆尽,将士们疲惫不堪,这座坚固的县城究竟该如何攻下?就在这时,一名普通的小班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巧妙的主意。这个主意到底是什么?

一、潍县之战的历史背景

1948年的春天,山东大地上战火纷飞。这一年的3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已经解放了临沂、沂水、诸城等重要城市。整个山东战局一片大好,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唯独胶济铁路沿线的潍县,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楔入解放区腹地。

潍县,这座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的千年古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国民党在山东的重要军事据点。它北距青岛212公里,南距济南148公里,恰好位于胶济铁路的中段。国民党在此屯兵4万余人,其中不仅有整编第45师这支王牌部队,还有保安第6旅、第8旅等精锐部队。

3月28日,一份绝密电报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发往山东兵团。电报上写着:"为彻底打通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命令山东兵团立即组织对潍县的进攻。"这份电报,让时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当天,许世友摊开了一张潍县地形图。这张地形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潍县的防御体系:城外是三道钢筋混凝土暗堡,城墙上布满了机枪火力点,城内还建有地下指挥所。这样的防御工事,在整个华东战场上都堪称一绝。

"潍县不仅是国民党的军事据点,更是他们在山东的精神堡垒。"在会议上,许世友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确实,自1947年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潍县多次打退了解放军的进攻,这让他们对潍县的防御工事充满了信心。

4月1日,许世友下达了总攻命令。这道命令调集了54个团的兵力,其中22个团负责阻击可能到来的青岛、济南援军,13纵2师的6个团作为预备队,剩下的26个团全部投入攻城战斗。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坚战。

就在进攻前夕,国民党整编第45师师长陈金城正在潍县城头巡视。这位曾在淮海战役中幸存的将领,这次决心死守潍县。他下令在城外增设了大量地雷区,在城墙上加装了铁丝网,甚至在城墙根部挖掘了深达两米的反坦克壕沟。

天色渐暗,潍县城头的探照灯不停地扫视着城外的动静。解放军将士们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一场改变山东战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此时,谁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会持续整整16天,最后竟然是一名普通的小班长,找到了攻破这座坚城的关键。

二、坚城初战的艰难时刻

4月2日凌晨三点,潍县城外一片寂静。突然,一声炮响划破夜空,26个团的解放军将士分三个方向向潍县发起猛烈进攻。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解放军将士们很快就遭遇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

在城东方向,解放军遇到了第一道防线:三层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并非普通的障碍物,而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绊马索"。每道铁丝网之间都埋设了地雷,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环爆炸。工兵连的战士们只能用铁钳一根一根地剪断铁丝,这项工作整整持续了三天。

城南战场上,情况更为严峻。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布置了一道长达两公里的反坦克壕沟,沟深两米,沟壁几乎垂直。解放军的坦克无法通过,步兵也难以跨越。一位连长提议用沙袋填平壕沟,但在敌人的机枪火力下,战士们每填一米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城西的暗堡群。这些暗堡采用"品"字形布局,三个暗堡互为犄角,形成交叉火力网。每个暗堡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厚达到半米,顶部还覆盖着厚厚的沙土层,普通炮弹根本无法摧毁。

4月8日,一场暴雨降临战场。雨水将战壕灌满,但战斗依然在继续。工兵们趁着雨势,成功在一处暗堡下埋设了炸药。爆炸声响起后,暗堡纹丝不动,只在墙角炸出了一个小坑。这次失败的爆破行动,让指挥部意识到了常规战法的局限性。

到了4月12日,解放军终于突破了外围第一道防线,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时,一座更加坚固的碉堡群出现在眼前。这些碉堡比暗堡还要棘手,不仅有机枪火力点,还安装了探照灯,能够及时发现夜间偷袭的解放军战士。

4月15日,弹药开始告急。由于前期战斗消耗太大,许多部队的炮弹储备已经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一位排长带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从战场上收集未爆炸的敌军炮弹,想方设法重新利用。

4月18日,经过16天的浴血奋战,解放军终于清除了外围的所有障碍。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那座高13米的城墙巍然耸立,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天堑横亘在前方。常规的攻城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一个新的突破口亟待打开。

就在这时,9纵的一名普通班长带着他的发明,悄悄地走进了指挥部。这个简单的发明,将给这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战役带来转机。

三、创新战法的诞生过程

4月18日深夜,9纵的营房里,一盏孤灯还在亮着。一名叫宋文章的班长正在灯下摆弄着一根木杆和几个滑轮。这位年仅22岁的班长,曾在老家帮父亲干过木工活,对滑轮组的原理颇为熟悉。

白天的战斗中,宋文章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用木杆往城头送炸药包的艰难场景。13米高的城墙,即便是最长的木杆也够不着顶端,很多炸药包都在半空中爆炸,前功尽弃。

就在收拾战场时,宋文章在散落的物资中发现了几个用于吊运弹药的滑轮。这些滑轮原本是用来搬运重物的,却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启发:如果在木杆顶端安装滑轮,再用绳索牵引,是不是就能把炸药包精准地送到城头?

第二天一早,宋文章找来了连队的军械员老张。老张是位老工匠,入伍前在机械厂干过多年。两人商量后决定先做个样品试试。他们找来一根6米长的杉木杆,在顶端开槽固定滑轮,又在木杆底部加装了铁箍,防止木杆劈裂。

4月20日上午,在营区的后方,宋文章和战友们对这个装置进行了第一次试验。木杆立起来后,通过滑轮和绳索,40斤重的沙袋被顺利地提升到了6米高的空中。这次成功的试验,让在场的指战员们都兴奋不已。

消息很快传到了团部。团长立即派人将宋文章和他的发明叫到了指挥部。在指挥部,宋文章详细讲解了这个装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团领导当即决定扩大试验范围,制作更多的样品进行实战演练。

兵工厂里随即行动起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用最结实的杉木制作木杆,用最坚固的钢材打造滑轮。每一根木杆都要经过反复测试,确保能承受40斤以上的重量。光是调试滑轮的润滑度,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为了提高作战效率,9纵还专门组建了一支"滑轮突击队"。这支队伍由50名身强力壮的战士组成,专门负责操作滑轮炸药杆。他们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反复练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架设木杆、安装滑轮、输送炸药包。

训练中发现,木杆的支撑是个大问题。13米高的木杆很容易倾斜,一旦倾斜,炸药包就会偏离目标。老张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木杆两侧加装斜撑,用绳索固定,这样就能保持木杆的稳定性。

4月25日,一场模拟攻城演习在后方展开。100根滑轮炸药杆整齐排列,50名突击队员配合默契,仅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的炸药包输送任务。这次演习的成功,坚定了指挥部使用新战法的决心。

一支威力强大的攻城新武器,就这样在战火纷飞中诞生了。它不仅凝聚着宋文章的智慧,更承载着千万解放军将士攻克坚城的希望。第二天一早,许世友就下达了新的进攻命令。

四、突破性的战术运用

4月26日凌晨,潍县城外一片寂静。月光下,100根崭新的滑轮炸药杆整齐排列在城墙脚下,每隔五米就布置一根。这些木杆都经过特殊处理,杆身涂上了一层黑漆,为的是在夜色中不被敌人发现。

凌晨两点,随着一声令下,50名突击队员分成两批,开始了第一轮行动。第一批25人负责架设木杆,第二批25人负责安装滑轮。他们动作娴熟,每个步骤都如演练时一般精准。不到15分钟,第一批木杆就全部就位。

战术设计很巧妙:木杆分三排布置,第一排负责主攻,第二排作为补充,第三排留作机动。每根木杆的底部都用麻绳牢牢固定在地面的木桩上,顶部的滑轮都经过反复检查,确保运转顺畅。

凌晨三点,城头上的探照灯依然在不停地扫视。守军显然没有察觉到城下的异常。这时,第一批40斤重的炸药包已经准备就绪。炸药包外面包裹着特制的麻袋,不仅能减少运送时的噪音,还能增加爆炸时的杀伤力。

第一轮进攻在凌晨三点整开始。突击队员们轻轻拉动绳索,炸药包顺着滑轮无声地上升。当第一个炸药包即将到达城头时,城上的哨兵终于发现了异常。但为时已晚,100个炸药包几乎同时升到城头,随即引爆。

轰隆隆的爆炸声在黎明前的潍县城头响起,守军的机枪火力点瞬间被摧毁大半。趁着这个机会,第二批炸药包紧接着送上城头。这一次,爆炸的威力更大,城墙上被炸出了多处缺口。

守军开始组织反击,密集的机枪子弹扫向城下。但突击队员们早有准备,他们躲在预先挖好的散兵坑里,继续操作着滑轮。第三批、第四批炸药包接连送上城头,爆炸声此起彼伏。

天边刚露出鱼肚白,城墙上已经出现了三处大的缺口,最大的一处足有十几米宽。这些缺口就像是打开的城门,等待着解放军将士们冲锋。而此时,守军的大部分火力点都已经被摧毁,只剩下零星的抵抗。

上午七点,许世友下达了总攻命令。26个团的解放军将士从三个方向,通过炸开的缺口,蜂拥而入。这些缺口不仅炸毁了城墙,更摧毁了守军的抵抗意志。大批守军开始放下武器,投降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这场战斗从凌晨持续到上午,整整进行了5个小时。统计显示,仅这一夜就使用了400多个炸药包,在坚固的城墙上炸开了7处大小不等的缺口。这个看似简单的滑轮装置,最终成为了攻克潍县的制胜法宝。

而在城内,更大规模的巷战正在等待着解放军将士们。但这一次,他们已经找到了制胜的法宝,距离最后的胜利已经不远了。

五、胜利果实的最终收获

潍县城内的战斗比预想的还要激烈。4月26日上午,当解放军突破城墙后,发现城内的街道上布满了路障和工事。国民党军队依托着早已准备好的街垒和暗堡,继续进行顽强抵抗。

城内的战斗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县政府大院、粮食仓库和城西商业区。这三处地方都是重点防御区域,每个街口都设有机枪火力点,每条小巷都可能埋伏着敌军狙击手。

在县政府大院的攻坚战中,解放军采用了特殊的战术。他们先用迫击炮轰击院内的碉堡,然后派出小分队,通过相邻民房的地下通道,突然出现在守军后方。这种战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个县政府大院在一个小时内就被攻下。

粮食仓库的战斗最为惨烈。守军在仓库周围布置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有铁丝网和地雷。解放军的工兵连连长带领战士们,用防爆毯开辟出一条通道。随后,突击队利用手榴弹和冲锋枪,逐个清除敌军火力点。

到了下午两点,城西商业区成为最后的战场。这里的街道狭窄,房屋密集,特别适合防守。解放军改变战术,不再正面强攻,而是由工兵队从建筑物的墙壁上打通豁口,让突击队能够从侧翼迂回包抄。

傍晚时分,好消息接连传来。先是国民党整编第45师师长陈金城在指挥所被俘,随后保安第6旅、第8旅的主力也陆续投降。到晚上8点,整个潍县城内的抵抗力量基本被肃清。

战后的统计数字令人震撼:此役共歼敌4.7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装备数万件。更重要的是,潍县的解放,使得胶东、渤海和鲁中三大解放区终于连成一片,为解放军后续在山东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1日,在潍县举行了盛大的解放庆典。许世友在会上特别表扬了宋文章班长的创举。这个来自9纵的普通班长,凭借着一个简单而巧妙的发明,为这场艰难的战役找到了突破口。

战后,滑轮炸药杆的设计图被送到了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这一战术创新很快在其他战役中得到推广,为解放军攻克坚城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年在潍县城下立功的那些滑轮炸药杆,有两根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山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里,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在潍县的城墙上,至今仍能看到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诉说着这场历时20余天的激战。

1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