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爷街头采访句句扎心,当代年轻人的最强嘴替诞生了

振理娱记娱乐馆 2025-01-10 21:55:09



北京大爷街头采访句句扎心,当代年轻人的最强嘴替诞生了…

01

香火

博主@冬子话北京 街头采访,偶遇一北京大爷,聊起“儿女不结婚,父母着急延续香火“。

大爷上来就是一顿输出:

“什么传宗接代,耀祖光宗,延续香火……你的经济条件在哪?你的生活环境在哪?你这些东西都没有,你前面那些任务怎么完成?

你传宗接代,你也要有个方向,要有个目的,你什么都没有,他拿什么传宗接待,他哪来的动力延续香火?”

大爷这是真戳人肺管子啊。

在古代,多个后代,家里就多个劳动力,而且指不定鸡窝里能飞出个凤凰,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可如今,啥情况,不用我说大家也清楚,结婚成本和生育成本,粗略估算一下,至少都要大几十万,这还没算上买房子。

来源:《钱江晚报》

有些年轻人别说他没信心养好一大家子了,能养活自己不啃老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这些年,为了一个孩子,一套房子,三代人的积累掏空的例子还少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也不是说,咱非得是啥大富大贵之家,有啥“皇位要继承”,可至少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吧。

就拿我身边的同龄人来说吧,但凡家里过得去的,工作生活稳定的,大多结婚挺早的,有的孩子上初中了。

而像我这样没啥依靠,在外奔波多年才安家的,就是想早婚早育也不现实啊。

想起多年前,宋丹丹在《可凡倾听》里说的一句话:

“如果你生活很贫困,每个月拿点工资仅够生存,跟别人产生爱情的几率较少,天不亮你得出去卖豆腐,很难有爱情,因为你根本没有那个闲心。我们这种有钱有闲的,再搞点艺术,容易产生爱情。”

你细品。

02

期待

当然,现在有不少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也并非全是经济原因。

北京大爷又说了:

“你们父母天天在打战,打战时当着孩子的面打不?离婚不,骂大街不?要不就是冷战,谁也不理谁,好几天不回家,小孩子全都看见了。

这都是前人给后人造成的恶劣影响,你们之间都没和谐,说得着孩子吗?”

关于这点,我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老读者可能还记得我在文章中提到过一位表哥,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多年,如今40多岁了依旧单身。

这里面当然有其心高气傲的原因,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症结在他父母。

打从表哥记事起,家里就充满了火药味。

起初,父母只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

渐渐地,婆媳矛盾,导致父母的关系剑拔弩张,开始打摔锅碗瓢盆。

之后,又因为父亲喜欢喝酒,母亲反对,两人一次又一次地大打出手。

再往后,父母关系几乎破裂,可在那个年代,农村没啥离婚的观念,便进入长年的冷战。

如今,两个老人都已经将近70了,一见面还都没个好脸色。

耳濡目染之下,表哥对婚姻和家庭,早就失望透顶。

所以,从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十多年,前前后后他只回过老家3次,一次是刚去深圳那年的春节,一次是家里骗他老娘生病,最后一次是一位至亲离世。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写:

“我们都希望从家人身上获得两种奖赏价值。一种是物质价值,即生活中给到的物质保障;另一种是情绪价值,即相处中能否带来愉悦感、成就感。”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段失败的感情中成长起来,你觉得他会认为结婚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就像《爱情而已》里那段经典的母女对话:

母亲:都怪我年轻时瞎了眼,老了老了孤苦伶仃的。我是解脱了(离婚),解脱得干干净净,可你逃不了啊。

女儿:你每次说这些话,我的心里真得很不舒服,我对结婚也没有抱有什么期待。

03

攀比

北京大爷的那段视频里,特别强调了一种对年轻人婚恋破坏力极大的心态:攀比。

比如说彩礼,大爷也说了这是我们的传统,能够接受,但是必须平衡。

可有些地方,有些人总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平时也没人看得上,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了,总希望能压别人一头”,最后结婚演变成了一场权衡利弊的交易。

还记得去年,退婚后拿着18.8万彩礼钱,环游全国的小朱吗?

也是因为到了要结婚的年纪,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

八九个月后谈婚论嫁,硬着头皮,凑足18.8万彩礼,其中有2万他还是向朋友借的。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算是给足了女方面子。

却未曾想到,马上要结婚的档口,女方突然改口了,需要追加3万“五金”钱。

可之前两家人早就商量好,18.8万已经包括了五金。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女方那边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被亲朋好友撺掇着“多要点钱,有面儿”。

最终,小朱也没能掏出3万块钱,结婚这事也就这么黄了。

再往后,就是他拿着退还的彩礼钱,环游全国的热搜。

全国各地转了一圈,你说小朱也解开一些心结了吧?

不然。

后来凤凰卫视《旅途》栏目去采访他,明显感觉他的身上有种说不出的沉甸甸。

片头,小朱开场就是一句:

“我现在其实真的对结婚,好像有点恐惧。假如现在真的有女孩和我结婚了,我害怕我的能力承担不起一个家了。”

片尾,记者问他:

“如果你的下一代,你的孩子还面临这个彩礼问题,你是要还是不要呢?”

小朱的回答有些勉强:

“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刚好我们这一代,卡在这个时间点上,彩礼是一部分,还有房子车子……感觉有点压得喘不过来了。”

说真的,婚姻不能没有物质。

可物质一旦被拿来比较,双方就只剩下了买卖。

你可以出价,也应该允许一些人不买账吧。

04

正负

话说回来,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盲婚哑嫁的时代了。

还是北京大爷那段话说得好:

“(对孩子指手画脚)一来就是我岁数比你大,我吃的盐比你多,我放的屁比你多,你算什么东西,我打江山的时候你在哪呢?

事实是我们的小朋友现在都能接触到世界了,比咱厉害,人家那小手噗噗一弄,为什么结婚,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生孩子,为什么不生孩子,人家心里门清。

光讲正能量,负能量不讲,孩子怎么明辨是非啊。”

去年,《重庆晚报》曾公布过一组数据:

“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幅高达7.65%。2023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学历高低与离婚率高低成反比。

你细细琢磨一下,为什么学历低,离婚率反而高了呢?

但凡对广大基层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倡导“自由恋爱”的今天,很多年轻人还在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不出问题才奇怪呢?

你说老一辈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可又有多少人,敢说他们不是忍了一辈子,熬了一辈子?

就像李银河说的那样:

“过去,一位教授娶一个农民,一样过一辈子。今天,婚姻家庭的凝聚力发生转移,更多关注夫妻心理和谐、文化般配、性生活的满意。”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博主@小薇在农村 去采访一群大妈。

问:“结婚有什么好处?”

绝大部分大妈们回答得都很斩钉截铁:“没得好处。”

一两个支支吾吾说出好处的,也只剩传宗接代和组建家庭。

再问:“如果再来一次还会结婚吗?”

大妈们再次笃定地回答:“不会。”

最后一问:“你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众口一词:“希望孩子早点结婚生娃。”

真是够荒诞的!

生活中很多父母不就是这样吗?

管他结婚好不好,只要孩子结了婚生了娃了,我就安心了,虽然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

有一位阿姨就对现在的家庭很满足,如果再来一次她依然会选择现在的老公。

因为,这份婚姻是他们双向奔赴的结果。

结婚生子,好不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后,祝福每个人都是因为愿意结婚生子而结婚生子,而不是为了结婚生子而结婚生子。

(王耳朵先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