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二十九讲
第二章 南北朝书法批评的演变
第一节:羊欣的书法批评
羊欣,字敬元,生于370年,卒于442年,身为王献之外甥的他,不仅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王献之的传统,更在批评与理论上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书法造诣,深得王献之的真传,时人评价其作品“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足见其与王献之书风的相似性。
在唐朝张彦远所辑的《法书要录》中,收录了羊欣的一篇重要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尽管西晋卫恒也有同名之作,但遗憾的是并未流传下来。羊欣的这部作品成为首部系统著录此前书法家的珍贵文献。除此之外,羊欣的零星言论也为南朝及唐朝的书法论著所广泛引用。
羊欣在书法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自然”这一审美属性。在魏晋时期,书坛主流审美观念偏向于“工巧”与“精熟”,而“笔势”与“妙有余姿”等体现灵活性、自由性的审美理念,虽有所提及,却并未得到主流书家的广泛认同。尽管王献之倾向于轻“工夫”,重自由,但并未明确表达这一观点。而羊欣,作为王献之的门徒,不仅继承了他的艺术精神,更在理论上完成了这一重要的转折。
羊欣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描述。他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二王”书法的独特性质,也为后世的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羊欣的书法批评与理论贡献,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更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自然"与"字形"的艺术审视
"自然"这一概念在书法艺术的审美属性中,首次被明确提出并用于评价,要归功于羊欣。在虞稣的《论书表》中,我们找到了羊欣的评价:张芝的字形与王羲之相比显得逊色,其在自然之美上也难以与王献之相提并论。这里,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字形"与"自然"这两个核心词汇的内涵。
在魏晋时期,人们对书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字形结构的秩序和妥帖程度上,即所谓的"杀字甚安”。羊欣所提的"字形",实则是对这一时期"工巧"观念的另一种表述。在那个时代,字形结构的精熟与否成为衡量书法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王羲之,作为一位书法巨匠,对于字形结构的精熟程度自然是极高的。但羊欣在他的观点中,对"字形"的理解有所转变。他认为王羲之的字形精熟程度已经超越了张芝,这一观点无疑展现了羊欣对王羲之作为新时代书法立法者的认同。
"自然"这一概念,起源于道家哲学。《老子·二十五章》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法自然"意指"道"以它自身的规律为法则。在魏晋时期的玄学背景下,无论是哲学本体还是人格精神,都弥漫着对"自然"的崇尚。嵇康在他的《释私论》中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理想,强调摆脱人为的束缚,顺应天地规律与人的本性。
在书法艺术中,"自然"这一概念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一方面指的是书法创作过程中向大自然的学习,将自然之美融入作品中;另一方面则是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秉承自由的精神,展现出无需刻意雕琢的自由境界。这种境界常常与"人工"和"法则"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超越法则束缚的自由自在状态。
在艺术领域,纯粹的自然是不存在的。艺术是人类加工创造的结晶,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体现。羊欣所提到的"自然",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化的自然,是艺术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既包含了自然的元素,又融入了人的智慧和情感,是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
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关注其字形结构的精熟程度,还要深入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自然之美。这种美,既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也来自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经过精心雕琢与打磨,每一件作品都深深烙上了人工的印记。人们之所以对艺术的“自然之美”推崇备至,这种美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无限崇尚。这种美并非纯粹的自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第二自然,它赋予了艺术品以自然的某些属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深入探讨了艺术中的自然美问题。他指出,一个优秀的艺术品不仅要让人意识到它是艺术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恩赐,同时,它在形式上所展现出的合目地性,必须完全摆脱人为造作的束缚,仿佛它只是一件自然生成的杰作。艺术品虽然以诸法规为前提,呈现时却必须显得不受这些法规的约束,不露出任何人工的痕迹,使人无法察觉这些规则曾经悬在作者的眼前,束缚了他的心灵活力。
康德的观点为我们揭示了高明的艺术品并非真正的自然,而是让人看起来像一件自然的产物。在书法领域,自然一词最早出现在卫恒的《四体书势·字势》中。
卫恒所提及的自然主要是指自然法则或自然万有,这仍属于哲学与美学之间的过渡阶段。直到羊欣时期,自然的观念才真正成为书法审美的核心范畴。
羊欣的“自然”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睿智地将魏晋时期的“笔势”“妙有余姿”等属性加以总结、升华,使书法作品中展现出的灵动、自由的美感成为新时代关注的焦点。
从早期的“工巧”“精熟”到崇尚“自然”,这是书法审美历程中的一次重要飞跃。而在这个过程中,王献之又无疑是羊欣的引领者。
书法理论中“自然”之美的提出,标志着书法艺术开始关注人的风度、襟怀的表现,更意味着书法审美观念的历史性转变。羊欣运用“字形”“自然”这一评价系统重新评定了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三位书家的优劣,确立了“二王”父子的历史地位。这一评价不仅标志着南朝书法观念正式告别汉、魏、西晋,而且也在无形中区分了“二王”父子之间的风格差异。王羲之擅长“字形”,而王献之则以“自然”著称。
至于以“字形”见长的王羲之与以“自然”称胜的王献之之间孰优孰劣,羊欣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判。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羊欣称赞王羲之的书法“古今莫二”,可见其对王羲之的高度认可。而庾肩吾在《书品》中也引用了羊欣的话来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地位。这些评价都表明,在自然与字形之间,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正在不断演变与升华。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可谓是超越了众多流派和风格,独树一帜,自古以来无人能与之媲美。这一点,在羊欣的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羊欣的审美观念中,“字形”和“自然”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羊欣之后的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自然”这一概念逐渐被“天然”所取代,而“字形”则逐渐被“工夫”所替代。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南朝的书法批评逐渐形成了核心概念组合之一,即“天然”与“工夫”。
在“天然”与“工夫”的组合中,“天然”强调的是书法艺术的自然之美,即不刻意追求、不做作,而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美感。这种美感是内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赏者用心去品味和感受。而“工夫”则强调的是书法艺术的技艺之美,即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和磨炼,才能掌握书法艺术的精髓和技巧,从而表现出高水平的书法艺术。
这种“天然”与“工夫”的组合,体现了南朝书法批评的核心观念,也体现了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只有在这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书法艺术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天然”与“工夫”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体现了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他的作品被后人誉为“贵越群品,古今莫二”,成为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羊欣到南朝,书法艺术经历了从“自然”到“天然”、从“字形”到“工夫”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审美观念的变化,更是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转变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和启示。
(全文3114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