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福彩两亿大奖得主的江西记者,请你站出来

人艰郑道是沧桑 2023-12-07 22:29:14

据说,花10万买彩票中2亿多元的彩民已现身兑奖。这篇题为《福彩快乐8游戏江西大奖得主现身兑奖》的新闻稿件,署名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信源出处为江西当地媒体“江西新闻客户端”。资料显示:江西新闻客户端是一款由江西省政府和江西日报联合推出的手机新闻资讯类应用软件。

我特意下载了江西新闻客户端,查询了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的近期作品,发现其是一位满满的正能量记者。而传播度最广的《福彩快乐8游戏江西大奖得主现身兑奖》这条新闻报道,也出现在其名下作品的头条位置。

此外,其名下还有一篇标题为《江西省第三届福利彩票文化展览举行》的报道。

《福彩快乐8游戏江西大奖得主现身兑奖》一文写道:

据了解,12月2日,该彩民在南昌市福彩站点共购买了5万注号码相同的快乐8游戏“选七”玩法的彩票。当晚,他所购彩票均中得快乐8“选七中七”奖项,单注奖金4475元,总奖金达2亿多元。

但封面新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造)记者杨峰事后通过采访了解到,该大奖得主是以98500元投49250注,而并非记者陈璋此前所报道的“共购买了5万注”。并且,该记者还经多方核实了解到,该期彩票开奖后流出的两张获奖彩票图片,系两位购彩者在相近时间,于间隔约3公里的两处站点分别购买。他还补充道,“未能了解到两位购彩者之间的关系”。

不过,浙报融媒体官方账号透露了一个颇具玩味的细节:豪购同一号码的行为曾引起围观,有人跟着他买了同样的号码。

杨峰的报道还展示了大奖事发地南昌市“东湖区胜利步行街投注站”图片,并注明是“受访者供图”。这表明杨峰并未抵达现场进行拍摄,大概率是通过电话采访完成此稿。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身在江西的本地记者陈璋,为何报道翔实度和准确性远不如远在四川的记者杨峰呢?

江西记者陈璋的这篇报道还写道:

这位大奖得主表示,自己购买彩票已超5年,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养成了购买彩票的习惯,每周会购买彩票三四次,每次购彩资金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前几天也连续多次购买了同样号码的快乐8彩票。

如果我是陈璋,我就会向这位身份饱受质疑的彩民提议,展示“前几天连续多次购买同样号码”的彩票纸质凭证。

此外,根据该彩民“每周会购买彩票三四次,每次购彩资金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说法,假设每次购买一万元,就算每周只购买三次,一个月至少就要消耗12万元购彩,每年需消耗144万,5年就要花费720万人民币。这何止是“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这简直是身家过千万;这哪里是彩票爱好者,这简直是“职业彩民”。

更为夸张的是,这位“职业彩民”不仅喜欢一掷千金,还喜欢押注同一个号码。进一步说,这哪里是“职业彩民”,简直就是“职业赌徒”。

如果我是记者陈璋,我就会向这位“购彩狂魔”提问:“为何愿意花费近十万元,去搏一个中奖概率仅为4.1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

如果我是记者陈璋,我肯定听到了坊间极具杀伤力的质疑。那就是有人提出:面对两个多亿的奖池,按照一万元每张的中奖额度,只需要买对2万张彩票(4万元),就可以将两个多亿的奖池掏空。而该彩民花费近10万元的目的,就是通过“超买”,改变每张彩票的兑奖价值,让单张彩票的兑奖数字降低至一万以内,以避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我是记者陈璋,我肯定要将这一流传甚广的“阴谋论”抛给这位两亿中奖人——“你为什么要超买,为什么要多花出去6万元?”,以敦促其直面社会质疑,回应社会关切。

此外,这篇报道的最后两段也很值得玩味。陈璋写道:

记者问及购买这么多金额的彩票,站点业主是否有提醒要理性购彩。对此,该彩民肯定地回答:“有。我也在站点看到‘理性购彩、量力而行’的警示语,我觉得买彩票就是兴趣,多买少买都是凭感觉,所以就买了。”

据江西省福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社会公益金,彩票是概率游戏,希望大家“多人少买、寓募于乐”。

这两段的表述稍显突兀与生硬,似乎是担心民众会效仿该中奖人的豪赌做法,于是借中奖者本人以及江西省福彩中心工作人员之口加以劝导,呼吁大家“理性购彩”。当然,“理性购彩”不代表“戒彩”,所以要鼓励“多人少买”。

我注意到,这篇包裹了些许宣传说教味道的报道,也特别刊登在江西福利彩票官网的头条醒目位置。

此外,从媒体视角看,陈璋记者的这篇报道缺少最基本的新闻要素:具体的采访地点在哪里——是彩票站、咖啡馆还是领奖处?采用何种采访形式——是电话、书面还是面对面访谈?文中一概语焉不详,令人难免疑窦丛生。

面对这一引发社会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记者陈璋本不该如此轻飘飘地一笔带过、将当事人“轻易放过”。其提问表现以及报道水准,都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在此,我呼吁陈璋记者主动站出来说明情况,对采访全过程进行陈述,对上述种种疑问加以澄清。毕竟,这一掏空福彩奖池的中奖事件,事关社会福利与保障,攸关公共利益与福祉,绝不应在公众猜疑中停止追问,最终演变为烂尾新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