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象棋未来 2024-11-03 14:48:53

说说北宋那会儿,一个叫苏辙的文人,是怎么用一篇文章,搅得朝堂天翻地覆的。这事儿说来可真够劲爆的,咱们得从头道来。

说到这个苏辙啊,可不是一般人,人家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大家,跟他爹苏洵、他哥苏轼并称"三苏",在文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这哥们写的文章不光有深度,还透着一股子佛系的味道。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个文化人,愣是因为一篇文章,把自己卷进了北宋最热闹的政治漩涡里。

咱们先说说当时的情况。那会儿北宋可是热闹得很,赵匡胤靠着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宋。这位爷为了稳固政权,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搞了个重文轻武的政策。结果呢,军队是有了,可都是些花架子,遇到辽国、西夏这些硬茬子,就跟纸糊的似的,一碰就碎。

不光如此,朝廷的机构设置也是够复杂的,搞了个四权分制,结果弄得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不说,还养了一大堆吃闲饭的官员。这么个情况,国库哪受得了?就跟漏了的水缸似的,怎么填都填不满。

这时候,王安石跳出来说要变法。这位仁兄可是有想法,搞了个青苗法,说是要帮农民解决春荒问题。还弄了个免役法,让老百姓交钱免差役。这些主意听着都挺新鲜,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不断。

就在这节骨眼上,咱们的主角苏辙可就不乐意了。他给王安石写了封信,说这青苗法不靠谱,基层官员经手这么多钱,能不动歪心思吗?老百姓拿了钱,指不定就给霍霍了。这话说得王安石都不好接茬。

后来事情越闹越大,苏辙写了个《答司马谏议书》,这文章可真是捅了马蜂窝。文章里他把自己和宋神宗比作霍光和汉武帝,这不是往皇帝脸上抹黑吗?宋哲宗一看这个,火气就上来了,二话不说就把苏辙给轰出了京城。

可有意思的是,这位仁兄和他哥苏轼可不太一样。苏轼是个直肠子,想啥说啥,得罪人不要紧。可苏辙却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就这么个本事,让他在政坛上混得风生水起。

说到底啊,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光有才华不行,还得有眼力见儿。苏辙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谈政见,实际上却成了新旧党争的导火索,最后还搅黄了北宋的变法大计。

这么一想,咱们现在回头看这段历史,还真是唏嘘不已。一个文人,一篇文章,居然能影响一个王朝的命运,这事儿说出去谁信啊?可偏偏就是真的。这也让咱们明白了,在古代那会儿,文人参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能掀起惊涛骇浪。

各位看官,你们说说,这苏辙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是真为国为民,还是就想出出风头?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