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心不老,誓叫荒山披绿荫。记一位我身边的好人——田之山

维达正能量 2024-08-01 00:11:53

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好人。起初,他们和周围的人一样,非常普通,但当你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后,你会觉得他们的确了不起。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的名字叫田志山。

在霍城县果子沟二组的一处山坡上,从春到秋都是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景象,满山遍野的西梅、红花、风景树将这里装扮的焕然一新。可是又有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石滩成片、沙土飞扬的荒漠呢?最先在这里挖下第一锹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人公——田志山。

本文主人公田志山

田志山,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要立志要把荒山变成良田,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有意安排呢?

一、迎接挑战,迎难而上

田志山祖籍在河南周口市,现年71岁。他年轻时刚来新疆,便将户口落到了霍城县果子沟牧场。当时的果子沟牧场依旧是刚刚起步的状态,房屋是土木结构,道路也崎岖不平。生产靠马拉牛犁,生活上全靠粗粮。看到眼前的一切,田志山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和大家一起挺起了脊梁。在劳动分配中,他选择了村里的建筑队,刚刚20岁的他却干起了当时最重的活。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可见在生活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一切都是要靠简陋的工具,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搞建筑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爬上爬下风吹日晒,还常常食不果腹。即便如此,也没有吓倒他,田志始终是这支劳动大军中最乐观的一员。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练,田志山已经成为了生产劳动的能手、高手。

田志山在察看自己开垦的菜地

因为他是高中文化,又有许多好的设想,在省时省力的前提下,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大队交给的任务。田志山的能力和才华在众多社员中尤为卓著,在选拔生产队长的时候,他脱颖而出了。1986年,他告别了建筑队,当上了果子沟二组的组长。由于他管理有方,又率先垂范,农业生产连年取得了大丰收,1990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4年,在霍城县人才交流中,他担任了霍城县二建的副经理。期间,他们完成了大批高质量的楼房和厂房建设,二建也因此被社会广泛认可。

田志山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这是田志山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还是搞工程建设,田志山首先想到的是要为社会留下点儿什么。正是凭着这样的态度和热情,他的工作得到了县建设局、劳动局、教育局的高度评价。在评聘某建筑公司总经理的时候,当时的霍城县工业局王局长极力推荐田志山,并多次找找他谈话,但都被他婉言谢谢绝了。他说:“还是让我多做点儿实际工作吧。”为人谦虚的他又一次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直到2013年退休,他依然是奔波在劳动第一线的副经理。

田志山在山顶上建起了自己的新家

二、华丽变身,再成农民

退休后的田志山又回到了霍城县果子沟牧场,看着依旧是满目荒凉的山坡,田志山毅然决然地承包了400亩荒山坡。看到已是干部的田志山,竟然承包了大家谁都不想要的荒地,老邻居们十分不解:老田,你难道忘了当年所吃的苦了吗?田志山面色幽怨的说:我怎么能忘记呢?看到这片荒山坡,几十年了还是老模样,家乡不变,我心不甘啊。

要改良山坡,首先要挖沟修渠,平整土地,这是一项费钱费力、操心劳命的苦差事。田志山没有胆怯,他雇佣了挖掘机,挖出了一条上千米的沟渠,其目的是保持水土和防止山洪的侵蚀。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田志山就像个农民一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皮肤晒黑了,人也消瘦了。看着平整出来的400亩土地,田志山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春天到秋天,田志山就像对待一个新生儿一样,用真情和心血呵护着这片土地。100亩的西梅,200亩的红花,100亩的风景树,在田志山的关注下,逐渐染绿了大片的山坡。

山下是美丽的农庄

干农活,除了机械,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比如栽树、浇水、摘红花等,非人力不可。田志山从果子沟、芦草沟雇佣了一些农民,最远的地方还有清水河的不少青壮年都在他的地里劳动过。”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在100亩的红花地里连续奋战半个月,每人每天有120多块钱的收入。”田志山都是当天结账,从不拖欠乡亲们的工资。田志山,这位像山一样的汉子,在农民——工人——干部——农民的特殊轨道上一路走来。他的初衷就是要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他的愿望初步实现了。

每年都种植100亩地的红花

三、心怀大爱、无私无怨

说起田志山的为人,他身边的熟人、朋友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善解人意”。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所以他非常理解农民的不容易;他曾经从事过建筑业,他也深知建筑工人的劳累和辛艰辛。正因为他善解人意。所以他总是对身边人施以援手,帮贫扶困,也是因为他无数次的举手之劳,让那些许多人身处困境的人,解决了燃眉之急。巴哈木提汗是一位哈萨克族牧牧民,因为家中有两个重病号,所以他把部分牲畜卖了给家人治病,留下少量的牛羊托付给他人代管。因此他便脱离了牧民的身份,变成了农民。他一边种地,一边照顾自己的家人。

这是田志山种植的西梅树

刚开始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很多农活儿都要从头学起。这让他常常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他甚至连购买种子化肥都不会,对此,巴哈木提汗焦虑万分。在旁人的指引下,他找到了田志山,因为语言障碍,他们沟通十分困难。常常需要懂两种语言的人给他们做翻译。有一个周末,巴哈木提汉又来到了田志山家,他身边站着一个穿着校服的小伙子。经过交谈,原来他是巴哈木提汗的孩子,正在上中学,国语说的非常好。孩子转述了父亲的意思,说自己的五亩地需要机械深耕了,请田志山帮忙联系农机驾驶员,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田志山当即帮他们联系上了农机专业户。巴哈木提汗父子在连连的道谢声中离开了。

他把地里的草全都无偿送给了附近的牧民

正是这一次接触,这个穿校服的中学生变成了他们的联络员。经过长时间的交往,田志山得知,这个孩子是巴哈木提汗的长子,叫图尔松泰,正在上初三。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上小学,奶奶和妈妈都患了重病,他假期有时外出打工挣钱,有时也会帮父亲干些农活。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他应该帮父亲一把。看到这么懂事的图尔松泰,田志山心里感到有些心酸,如果没有家庭的这些拖累,这个孩子一定会学有所成的,孩子的前途不能耽误啊。

田志山在林间套种的油葵,他说吃油不用花钱了

就这样,田志山决定尽量帮助巴哈木提汗,让他们早日脱贫。这一帮就是六年,除了帮他解决生产资金问题。还帮他及时联结联系各种农业机械,从种到收,田志山成了巴哈木提汗的真正靠山。就在近期,图尔森泰大学毕业了,他要找个单位实习,就又联系了田伯伯,田志山一听二话没说,马上答应下来。当问到田志山为何这么有把握的时候,他爽朗的笑了起来:以前我也帮过很多乡亲,他们现在都过上了小康以上的生活,有的还成了农民企业家,他们十分感激我,感激我过去对于他们的付出,曾多次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现在好了,几个企业里安排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优秀青年,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拒绝的。田志山到底帮了多少人呢?他说:谁还记得这些小事啊!

他爱人说着过去的往事

田志山的爱人说:我们家老田忒实在了,看不得别人在他面前唉声叹气,有一个从甘肃来的老王,想去信用社贷款,因为没有抵押条件,他就拿出俺家的3000块钱,借给人家买种子化肥,给别人借钱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唉,我跟着他操了不少心。

在田嫂的埋怨声中,我们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田志山的兄妹共有五人,他是老大,父亲九几年就去世了,母亲和孩子们都在老家。有一次听母亲说,在田里干活还是用牛方便一些,地块小,机械没法施展,田立山就从新疆托运回河南老家一头耕牛。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也失去了劳动能力。田志山觉得伊犁的气候比较适宜,就回老家把母亲接来伊犁。一年以后,母亲又想其他孩子了,他又把母亲送回了老家,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又说想伊犁的孙子孙女了。他立即回到老家,将母亲接来新疆了。“就这样,老母亲先后来伊犁八趟,每次都是老田一人接送的。”

田志山把钱都用于生产了,房子还是毛坯房

爱丁堡小区的一位退休干部叫老胡,他说:老田真是个大孝子,看到他这样对待老人,我很感动,我也把母亲接来新疆在身边养老,在赡养老人方面,老田是我们的榜样。

田志山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了,但他们会时不时的回来看望父母,每次来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从孩们孩子们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带着父亲的影子。忠心、爱心和孝心,已经在这个家庭里生根、开花、结果了。

田志山秋后和冬天住在爱丁堡小区,属于清水河镇城南社区管辖,他曾经担任过小区的业委会主任。由于他为人处世有理有据,又和蔼可亲,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也获得了社区领导的一致肯定。社区领导这样评价田志山:我们能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他做到的我们却很难做到。

这就是田志山种植的西梅

田志山就像大山里的一股清泉,即使心灵荒芜的人,在接触了他以后,内心里也会长出希望的嫩芽。

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田志山,一个真正大写的人——好人田志山。

撰写:樊维杰

摄影:邵淑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