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男女混睡”照片走红,老师拍下暖心一幕,家长群却炸开锅

豆芽社会说啊 2024-11-10 11:42:54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孩子上幼儿园,你的心情是如何的?

相信很多家长,尤其是宝妈朋友,面对孩子这第一次迈出家门、走向社会,心里总会有非常复杂的情绪。

既高兴又不舍。高兴的是,孩子终于长大了,不用时时刻刻关注她,她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社交圈,很多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宝妈,也终于可以重返职场,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舍的是,看到和自己如此紧密的小人儿,不再如此需要自己,她在短暂的分离焦虑后,会更向往校园的生活,喜欢班级里的小朋友,每次看到他们小小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都觉得越发的不舍和难过。

其实,和断奶一样,相对于孩子的不适应,宝妈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难舍难分。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在幼儿园小班开学的时候,校园门口会哭成一片。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群成了关注孩子成长的另一种情感寄托。

我们会无时无刻的关注,老师在里面发了什么信息和照片,试图在里面找寻孩子的小身影,看看孩子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过得好不好?

幼儿园老师也是有爱的一个群体,她们深深知道家长的牵挂和想念,也会在课余多拍一些照片发到家长群里。

幼儿园“男女混睡”照片走红

曾经有一张幼儿园“午睡照” 在网上很流行,也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活动了一上午的小神兽们,在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后,老师都安排她们上了各自的床铺,刚才还吵吵闹闹的教室终于安静了下来,老师也可以稍微喘口气。

和哄睡的大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都认为小孩子睡着是最可爱的。尽管幼儿园老师也很疲惫,但是她们一般都是等孩子们都睡着了,才能休息会。

有的小朋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有的孩子睁着眼睛毫无睡意,也有的孩子自己玩一会,酝酿睡意,还有的小朋友努力闭着眼睛假装睡着的样子,也挺搞笑的。

渐渐的,孩子们的呼吸轻了,教室里也笼罩着一层孩子均匀而无声的气息,看着孩子们酣睡的小面庞,老师的心里也升起一股暖意。

但是,有一个孩子没睡,老师看是班里的一个小暖男,他看到旁边已经进入梦乡的小女孩,不小心踢开了被子,于是很贴心地将她的被子给拉起来,盖好。

老师看到这一幕,觉得很暖心,赶紧用手机拍下来,发到了家长群里,想让家长看看,孩子们在的是一个多么有爱的小集体。

没想到,老师一个无意举动,家长群却炸开了锅,引起人们热议不断。

很多家长表示十分不满:男孩和女孩怎么能睡在一起呢?孩子们早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睡在一起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

有的家长也提出来:孩子们的床挨得如此近,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孩子来说,睡觉前说悄悄话,交头接耳太方便了;

而且床和床之间连个缝隙都没有,老师哪有地方站着,帮孩子整理床铺、盖被子?

有些“佛系”的家长则不以为然,认为没必要小题大做,戴着成人有色眼镜看,孩子们都很单纯,没想那么多,都是家长把问题想复杂了。

当然也有家长附和:确实是,不应该对老师太过苛刻。毕竟幼儿园老师工资低、工作量大,看似是带着孩子玩,实则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应该多给予些包容。

幼儿园“男女混睡”是常态

其实,幼儿园“男女混睡”这种午休形式,是一种常态,在幼儿园里面已经是屡见不鲜。

因为幼儿园的场地有限,很多小朋友上课的地方,就是午睡的地方。平时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的小床被摞在一起,挨着墙角放,等到午休的时候,再一张张的搬下来,在教室里摆放好,让孩子们在上面睡觉。

豆芽妈妈看到很多地方的幼儿园,都是这样设置。当时大宝那一届孩子比较多,自然没有多余的教室,可供孩子们专门睡觉使用,更别提男孩和女孩分开分屋睡。

到了妞妞的时候,她们现在一个班最多十几个孩子,偌大的校园,区区就几个班,青黄不接的。

上学期妞妞她们班,上课和睡觉的地方还在一起,床铺和床铺摞在一起。这学期我去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发现,孩子们睡觉专门挪到了对面朝北的房子;

窗帘常年拉着,屋子里黑黑的,是挺有睡觉氛围的,但是也不见阳光,其实对孩子们身体也不太好,不过幼儿园午睡最多两三个小时,一周五天,想想也作罢,没再和老师提。

虽然幼儿园“男女混睡”避免不了,也不可能配备额外的教室和老师,专门看着男孩和女孩分屋睡觉,但是豆芽妈妈觉得,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意识,在幼儿园期间就要重视教育。

午睡这块,虽然做不到男孩和女孩分屋睡,但是起码要男孩和女孩分区睡,总是可以的吧。

像有些地方,孩子们的小床,挨着挨,小孩子睡觉也不老实,经常睡着睡着就挤到一起。

有些小女孩比较爱美,喜欢穿裙子,夏天天热,再不盖个被子,男孩和女孩睡在一起,难怪很多宝妈家长,看了心里会不舒服。

有些幼儿园则考虑比较周全,一个教室里,男孩的小床放在一起,女孩的小床放在一起,中间留有足够的过道,不仅便于老师管理,也不会造成家长们的困扰。

其实比起幼儿园“男女混睡”,家长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男女混测”。

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小班,为了便于管理,会集中孩子一起上厕所,男孩和女孩都排队轮流如厕,这里面是有一些隐患存在。

小孩子从3—4岁开始,就有了性别意识,她会逐渐认为自己和他人不一样。在刚开始建立性别意识的时候,也会有所混乱。

比如有段时间,妞妞放学后,在校园里玩耍,就会强调,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和女孩一起玩,男孩不能和女孩一起玩。

我想,老师肯定不会这样教的。老师也许在灌注性别教育的时候,孩子误认为,在其他方面,例如坐座位、玩耍都是一样。

孩子的性别意识如何培养

第一,抓住性别教育敏感期

哈佛大学研究指出,3—6岁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等培养的关键时期。等于说,孩子绝大部分的行为方式、性格想法,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和延续。

如果孩子在最开始的这一阶段,没有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很容易日后受到伤害。

尤其是小女孩,要学着保护自己的身体,拒绝和远离不怀好意的人,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里人求助,而不是不敢说,憋在心里,造成身心伤害。

第二,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关键期关键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不将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位暴露在外,告诉孩子哪些身体部位是不能让外人随意触碰的,增强她们的保护意识。

豆芽妈妈见到过几个怪现象,会在一些公众场合,看到大一点的女孩子,随意拉起自己的衣服,暴露在外,而丝毫没有防范意识。

个别地方的澡堂,也有两三岁的小男孩会被妈妈带着,混到女澡堂里。妈妈是为了省事,方便带孩子洗澡,但是面对好奇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也会被弄得一个大红脸,彼此都尴尬。

第三,和孩子做好分离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一种既紧密又松散的关系,是一次又一次分离的过程。

孩子借由妈妈而生,却不能太依赖妈妈,只有在三岁前建立好亲密的亲子关系。

从孩子背上小书包,开始迈向幼儿园的那一刻,她就不单单属于这个家庭,属于妈妈,而是社会里的一员。

很多孩子成年后,为什么是巨婴、妈宝、啃老一族,其实就是界限感没有建立、把握好。

妈妈不愿放手,孩子一辈子要被一根无形的脐带拉扯着,始终逃不脱。

3岁开始,做好“距离”。从家里要幼儿园的8小时、几公里,从时间到空间,当孩子不再时刻出现在眼前,妈妈要开始适应这一天不在的宝宝;

12岁开始,做好“思离”。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妈妈不要再想着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主动选择权;

18岁开始,做好“责离”。孩子成年了,意味着要独自承担责任,男孩要男子汉一样勇敢坚毅,女孩也要有女性的柔韧与力量在其中。

总之,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做好亲子间的分离和聚合,也是对孩子性别意识培养的关键。

你觉得幼儿园“男女混睡”的情况常见吗?你认为孩子性别意识差,对今后生活有影响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