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吴京花2亿拍科幻片,预售票房仅46万,刘德华新片问题在哪里?

骆驼有三个胃 2024-11-03 02:04:53

电影市场就像个没有剧本的戏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出人意料的故事。这不,又到了万圣节,13部新片摩拳擦掌要来分一杯羹。可市场反应却让人直呼"没想到"——预售数据出来后,连业内人士都傻眼了。

说句老实话,这13部新片里,真正能打的就那么两部:一个是请来"高启盛"苏小玎主演的《鸳鸯楼:惊魂》,另一个就是刘德华主演的《焚城》。可这俩"重量级"选手的预售成绩,说出来都怪尴尬的——一个86万出头,一个才46万,这数字跟现在动辄上亿的预售比起来,真是差太多了。

先聊聊《鸳鸯楼:惊魂》。这片子算是给国产恐怖片市场探探路。要说演员阵容,那是真不差:李梦最近可是热得很,《八角笼中》《默杀》这些片子都挺火;苏小玎在《狂飙》里的"高启盛"更是火出圈了;还有海陆、赵樱子,都是观众熟面孔。就这么一看,阵容已经算是近年国产恐怖片里最强的了。

说到国产恐怖片,就不得不提2011年那会儿的事儿了。那年杨幂拍了部《孤岛惊魂》,成本就花了500万,结果呢?票房差点破亿!这一下可好,国产恐怖片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接一个往外冒。可惜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国产恐怖片慢慢变成了"科普片"+"悬疑片"的混合体,每次到结尾都得给个"科学解释",看得观众直摇头。

这回《鸳鸯楼:惊魂》的故事设定其实挺吸引人的:富豪搞了个"七天游戏",住满七天就能分700万,结果住进去后就开始闹鬼。噩梦、幻听、哭声、血脚印,看着挺吓人是不是?但老观众一看就明白,这八成又是人为操作,最后肯定又是"真相大白"那一套。这种套路用多了,观众自然就腻了。

再说说《焚城》。这片子可是下了血本,投资2个亿呢!而且还给自己贴了个"华语首部辐射灾难大片"的标签。说实话,现在港片最喜欢整这种噱头,动不动就"首部",但观众现在都精得很,不是光听你说说就信的。

《焚城》的故事也挺吸引人:刘德华演个港口工作人员,因为一场大火失去了妻子,整个人都消沉了。十年后,香港因为处理电子废料不当,发生了辐射泄露,整座城市都陷入了危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寒战》?没错,这片子还加入了权力斗争的元素,再配上大量特效场面,说是"港片版流浪地球"一点都不夸张。

在香港那边,《焚城》可是叫好叫座,点映场次观众给打了9.9分的高分。可到了内地市场,反应却冷得吓人。点映五天连900万都没到,预售更是惨不忍睹,才46万。有电影媒体预测说最终票房估计就2亿封顶,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亏大了。

说到底,《焚城》的问题在哪儿呢?说白了就是没搞明白现在观众喜欢看啥。你说学《流浪地球》吧,人家刘德华还真演过《流浪地球2》呢,电影导演郭帆还专门来帮忙宣传了。可问题是,《焚城》只学到了表面:特效要大、场面要震撼,但忘了最重要的是要讲好故事,要让观众有共鸣。

现在的观众可不好糊弄,他们要的是能打动人心的故事,是能引起共鸣的情感。你光是堆特效、堆明星,那是不够的。《流浪地球》成功,不就是因为它讲了一个能让中国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的故事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现实问题:港片在内地市场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以前港片可是春节档的常客,现在呢?观众对港片的信心明显不足了。就算《焚城》的点映口碑不错,但大多数观众还是持观望态度,宁愿等等看别人的评价再决定要不要花钱。

回过头看这次的万圣节档期,13部新片看似热闹,实则有点尴尬。《鸳鸯楼:惊魂》想靠实力派演员和节日效应带动国产恐怖片市场,结果市场反应平平;《焚城》想靠大投资、大明星、大场面打造港片新标杆,却遭遇了预售寒流。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电影市场真的变了,观众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被忽悠的观众了。

对于电影人来说,这或许是个提醒:与其想着怎么包装噱头,不如踏踏实实拍好电影;与其想着怎么蹭热度,不如认真研究观众需求。毕竟,电影这东西,说到底还是要靠口碑说话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