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电动车加装挡风被?清华教授发声:冬天骑车那么冷,怎么禁?

漫步的空影 2024-11-19 05:13:4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购买第一大国,平均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

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街上很多电动车都裹上了挡风被这种“御寒神器”,但自从电动车禁止非法改装后,是否允许电动车加装挡风被,成为备受争议的难题

多地交管部门要求拆除挡风被、挡风板

挡风被的争议背后,既是骑行者对保暖与安全的双重渴望,也是新国标在实践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不过对于禁止电动车加装挡风被一事,清华大学的权威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挡风被该不该被禁止?

太原日报的相关报道

信息来源:太原日报 2024年09月24日 关于“太原交警提醒:电动自行车安装“挡风被” 骑行有安全隐患”的报道

挡风被的兴起并非偶然,它与电动车骑行者的保暖需求密切相关,也与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影随形,这两种特性看似冲突,却让挡风被有了双重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方的冬天那股冷气真是让人直打哆嗦,就算裹得严严实实,骑车在冷风里还是会冻得打哆嗦。

尤其是手部、颈部等露在外面的部位,更是容易受到冷风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挡风被的出现,无疑为骑行者提供了必要的保暖措施。

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

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提到,对北方的朋友们来说,冬天骑车肯定少不了一个挡风被,它能够有效地阻挡寒风,提供全身包裹式的保暖,让骑行不再成为一种煎熬。

一些挡风被甚至还配备了围腰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保暖效果,不可否认的是,挡风被的存在切实解决了骑行者的实际需求,提升了他们的出行体验。

图片来源于荔枝新闻

部分车主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在严寒天气下,如果没有挡风被,骑行简直是一种“酷刑”,手脚会被冻僵,甚至难以握住车把影响骑行安全。

这并非个例,而是很多北方地区电动车骑行者的共同心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挡风被存在的合理性,它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对某小区停车棚的调查中,有记者发现约三分之一的电动车都加装了挡风被,这进一步说明了挡风被的普及程度,同时也暗示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然而,挡风被的加装并非没有代价,虽然保暖是关键,但安全隐患也得提防。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挡风被的首要安全问题在于其对骑行者活动范围的限制,市面上常见的连体“全包围”式挡风被,虽然保暖效果好,但也使得骑行者手脚活动不便。

遇到紧急状况时,这会大大减慢骑车人的反应时间,使得出事的可能性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挡风被也容易遮挡视线,尤其是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挡风被,会严重影响骑行者的视野,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观察路况,从而增加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的风险。

挡风被用起来也容易和别的车或东西碰上划痕,由于挡风被通常体积较大,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很容易与其他车辆的倒车镜、车把等发生剐蹭,甚至被卷入车轮,引发交通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以来,因用挡风被导致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见,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

除了交通安全隐患,挡风被还存在不容忽视的消防隐患,大部分挡风被由棉毛或化纤材料制成,这些材料一旦接触到明火很容易被点燃,甚至引发车辆自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给电动车充电时,如果充电器被挡风被盖住或者充电线被它遮住,散热效果就不好,温度可能会上升,这样就更容易引起火灾。

消防部门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挡风被的存在会加速火势蔓延,甚至造成“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

网友评论

为了给电动自行车市场立规矩,确保骑行安全,国家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的新安全标准。

新国标推出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电动车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不过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难题要克服。

李稻葵教授

新修订的标准主要在四个关键点做了更新:提高防火阻燃性能,防范非法改装行为,新增北斗定位、实时通信功能,取消脚踏骑行装置的强制要求等。

李稻葵教授对新国标发表了个人观点,他认为25km/h的限速过低,甚至不如自行车骑行速度,与实际使用场景不符,在紧急情况下,根本无法及时加速避险。

李稻葵教授

挡风被禁令存在“一刀切”问题,李稻葵教授认为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挡风被是骑行者的必需品,简单禁止并不合理,应根据地区差异制定更灵活的标准。

他认为标准制定的过程缺乏公众参与,“闭门造车”只会导致标准与实际需求脱节。

李稻葵教授观点

李教授的看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他指出了新国标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缺乏对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考虑,以及对民意的忽视。

网友评论

这些问题正是新国标实施时遇到的主要难题,新国标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它面临着来自市场和用户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部分商家为了迎合用户需求,可能会继续提供非法改装服务,例如解除限速、加装挡风被等,这将导致新国标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还有就是用户也可能会因为实际需求而选择违规改装,例如,外卖骑手为了提高送餐效率,可能会解除限速,北方地区的骑行者为了保暖,可能会继续加装挡风被。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要求强制配备北斗导航系统,这事儿也引起了挺多讨论,一些用户认为这增加了车辆成本,且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这项功能。

如何平衡安全与实用,如何在规范市场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是新国标在落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国标的落地离不开执法部门的有效执行,然而执法并非简单的处罚,更需要人性化的考量,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要兼顾民生需求。

面对挡风被等加装物的管理难题,执法部门应转变思路,从单纯的处罚转向宣传教育和引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其简单地“一禁了之”,不如加强对骑行安全的宣传,让民众充分认识到挡风被等加装物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自觉遵守规定。

在执法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初次犯错或者问题不严重的,最好是进行教育,别一味地严厉惩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也要给予民众一定的过渡期,让他们逐步适应新的规定,例如可以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再逐步加大执法力度。

执法机构可以参考一下头盔管理的做法,头盔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宣传教育到强制执行的漫长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推广头盔的过程中,执法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免费发放头盔、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最终实现了头盔的全面普及。

这次新国标的落地确实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咱们得大家一起出力才能把这事搞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挡风被的加装,还涉及到其他诸多方面,例如,车辆本身的质量、骑行者的安全意识、道路交通环境等。

所以咱们得严把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这关,确保那些质量不行的产品别混进市场,这是很关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并非完全由车辆本身的问题导致,而是与骑行者的违规操作或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像闯红灯、走反道、开快车这类举动,都会大大提升出事的几率。

因此加强对骑行者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也是保障骑行安全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动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如今成了咱们日常出行里的得力助手,但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安全隐患也越来越明显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如何平衡安全与便利,如何让电动自行车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完善的政策和技术手段,为骑行者创造一个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太原日报 2024年09月24日 关于“太原交警提醒:电动自行车安装“挡风被” 骑行有安全隐患”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九派新闻 2021年12月17日 关于“多地交管部门要求拆除电动车挡风被、挡风板,有辖区7天至少5起受伤事故”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荔枝新闻 2024年02月29日 关于“消防安全提醒:请注意电动自行车上的挡风被!”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正观新闻 2024年11月10日 关于“非法改装已成‘潜规则’?央视曝光电动自行车行业乱象”的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