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古代中国高考——“帝国考试(科举)”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4-06-08 14:08:18

参考资料

Zi, Etienne (1896),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Shanghai: Variétés Sinologiques. University of Oregon Librari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科举考试)】

【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对其他国家现代公务员行政职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日本、朝鲜半岛、琉球王国和越南的类似制度。

18世纪之前的欧洲,高级职位主要是贵族世袭,没有像科举那样的笔试。欧洲传教士和外交官的报告将中国科举制度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并鼓励法国、德国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使用类似的方法来选拔未来的雇员。

看到东印度公司最初取得成功后,英国政府于1855年在全英国范围内采用了类似的测试系统来筛选公务员。1883年后,美国也针对某些政府职位建立了此类项目。

【科举的历史】

科举(The imperial examination)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目的是为国家选拔官员的候选人。以才干而非出身来选拔官员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使用笔试作为选拔手段始于隋朝,然后是唐朝。该制度在宋朝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了近一千年,直到1905年清朝改革期间废除。

考试旨在确保国家选拔的官员对写作、中国经典和文学风格有共同的了解。这种共同文化有助于帝国的统一,功绩立功的理想赋予了帝国统治合法性。科举制度在缓和世袭贵族和军事权威的权力,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宋代开始,科举制度变得更加正式,并发展成为从地方考试到省级考试再到朝廷考试的大致三级制度。到了明朝,上层将科举内容缩小到主要是新儒家正统思想的文本;最高等级的进士成为获得官职的必备条件。

到19世纪,富人可以通过购买官职来选择参与该制度。19世纪末,清朝的一些批评家指责科举制度扼杀了科学和技术知识,并敦促进行一些改革。由于要求严格且考生众多,每年参加考试的两三百万申请人中,只有1%的通过率。

【其他考试制度】

射箭比赛等技能的测试自周朝(或者更神话的尧朝)以来就已存在。后来的科举考试具有儒家特色,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武帝的作用。

虽然从汉朝到隋朝确实存在一些考试,但它们并没有提供获得政府任命的官方途径,大多数官员任命都是通过基于社会地位、道德和能力等品质的推荐来完成的。

官僚科举的概念起源于公元605年短暂的隋朝,其继承者唐朝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大规模扩展了科举制度。扩大后的考试制度包括军事考试,但军事考试从未对中国军事团产生重大影响,军事学位被认为低于民事学位。

【科举的弊端】

宋朝皇帝扩大了科举和官学制度,部分原因是为了抵消军事贵族的影响,使获得“学位”的人数增加到唐朝的四到五倍以上。从宋朝开始,科举在选拔士大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士大夫是社会的文人精英。然而,科举与其他形式的“招聘”并存,如直接任命统治家族、提名、配额、文官晋升、官衔出售等特殊程序。

13 世纪元朝初年,科举制度曾短暂中断,但后来又恢复了地区配额,这有利于蒙古人,不利于南方汉人。在明朝和清朝,该制度加剧了知识分子生活的狭隘和集中性,增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该制度经过一些修改后继续实行,直到1905年清朝末年废除。

参考资料

Zi, Etienne (1896),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Shanghai: Variétés Sinologiques. University of Oregon Libraries.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