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老照片,勾起我许多回忆!

寄文三农 2024-09-28 00:51:10

近日,把单位办公室自己的东西拉回了家,还有2个月就要正式退休了。在整理书籍时,翻到了几张老照片,看了感慨万千,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20岁时的毕业照

大学毕业前在城里穿照相馆的西服照的标准照,这是我第一次穿西服。八十年代的“长毛子”(长头发)、喇叭裤很时髦,但我们学校不允许,现在看来头发还是有点长。

同班同学们也是第一次穿西装拍照

元龙火车站运转室前和同事们留影

八十年代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几个同事坐火车前在元龙火车站留影。那时候照个相也不容易,只有乡文化站有个海鸥双镜头相机。过去坐火车,乡政府去县城只有33公里,却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现在现代化的高铁站,飞驰的高铁,一个半小时可以去300公里外的省城。照相机人人自带,智能手机照相、摄像、编辑一体化,谁也能玩。

天水市总工会主席和天水县检察院检察长来乡帮扶合影

那时候市、县两级都有工作的队在乡镇帮助乡政府开展各项工作,而且都是单位主要领导带队。现在是省、市、县有工作队,但都是被单位边缘化了的干部或单位的闲杂人员。

欢送天水市挂职干部合影

乡政府礼堂门前市、县计划生育工作队与乡政府干部合影,那时乡政府只有10几个干部。主要工作就是催粮要款(收缴公粮、农业税)、刮宫流产(计划生育)、农田基建(修梯田),农业在支援工业,而现在是工业反哺农业。

现在,种粮不缴税反而国家给补贴。超生罚款变为鼓励生育,但出生率还是在下降。

1991年1月调离元龙乡赴东岔任职时的合影留念

全县唯一的乡政府礼堂,刚开始乡文工团在排演秦腔戏。我第一次看古装戏《十五贯》就是公社大礼堂,后来乡政府改为电影院,座位是长连椅,一张电影票1.5元。取来好片子(电影拷贝),观众能爆满。当然,乡政府干部不买票,因为是乡政府的电影队。

现在随地随时到处都能看电影,电影院是城里年轻人谈情说爱之处,每个人都得买票看,没有特殊公民。

四十年来 还有哪些变化?欢迎补充!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