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配备了多样化的军服,各个军种均具备特定的作战服、日常服与礼服体系。德军早期的1936型军服采用了墨绿色衣领,其设计款式仅限于两种,士兵军服多采用粗呢材质,而高级军官制服虽质地更为精细,却未统一使用特定材料。那时,全球多数国家军队均以黄褐色为主色调,而德军地面部队自20世纪30年代初即采用适合欧洲地形的田野灰色作为常规军服颜色。
20世纪20至30年代间,魏玛国防军与海军共同使用了M1916、M1917及M1918型钢盔,这些钢盔的内部衬垫沿袭了M1917型的设计。为统一魏玛国防军的形象,多数钢盔采用了增强伪装效果的新色彩。此外,还有轻质铝制头盔用于阅兵与游行场合,但未应用于野战训练。最终,M1935型钢盔取代其他所有型号,成为德国陆军的标准配备。随后,基于生产技术与成本控制考虑,M1940与M1942型钢盔相继推出。当前,众多现代军用头盔采用如“凯夫拉”纤维等新型材料,具备优异的防弹性能与轻量化特点。1938年,随着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军队并入德国军队体系。在此之前,奥地利头盔已在德国军队中使用。奥地利头盔的优势在于其能与M1931型衬垫有效结合,但缺乏M1916与M1917型头盔内部用于固定下巴带的大扣子设计。1940年至1943年间,鉴于大量征兵导致的头盔短缺,一战时期的M1916、M1917、M1918(包括剪耳式)、及奥地利头盔被送往工厂翻新,并重新分配给德军步兵单位使用。旧式头盔的外表面通常覆盖着粗糙质感的涂料,内部亦多采用相同材质处理。依据1940年至1943年的规范,大多数头盔采用了单盔徽贴花设计,但也有部分头盔保留了双盔徽贴花,并配备了新型下巴带。1934年,德军采纳了一款基于一战头盔设计的改进版头盔,并于1935年正式定型为M1935头盔。此头盔作为二战爆发后德军首款新式装备,一直沿用至战争终结。M1940头盔与M1935头盔在外观上高度相似,于1940年3月推出,并引入了自动化冲压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两款头盔的盔沿设计相近,易致混淆,但可通过通气孔的差异进行区分。为降低成本,M1940头盔摒弃了M1935头盔上单独安装通气孔的做法,转而采用直接打孔的方式,这一简化步骤加速了头盔战时生产,但需配套使用新型模具。1942年7月,作为德国战时生产体系调整的一环,制式头盔进行了最后一次升级,取消了M1935与M1940头盔边缘的卷边工艺,从而诞生了M1942头盔。1942年8月1日,首批M1942头盔下线,直至1945年初,因多数工厂遭盟军占领或原材料短缺而停产。
在M1942头盔初期,左侧配置有盔徽,但自1943年起,出于增强隐蔽性及节省生产时间与成本的考量,停止了盔徽的使用。二、勋章。荣誉表彰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标志符号之一,是对个体或集体在国家关键时刻作出杰出贡献的正式认可。在德国,至今仍保留着允许前德国国防军成员佩戴并展示其军事荣誉勋章的传统,然而,对于纳粹德国时期所获得的政治性荣誉饰品,其佩戴与展示则被视为非法行为。二战期间,德军对于杰出部队及个人的表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勋章、荣誉奖项、纪念章以及军服上的各类装饰品。在这一体系中,希特勒拥有授予所有德军荣誉的最高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奖励的具体内容,这一权力往往被下放至各级指挥官。尽管如此,对于骑士铁十字勋章及其以上级别的荣誉,多数情况下仍需通过希特勒本人及武装部队司令部共同授予。
(1)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是对那些在战场上至少三到五次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行为,并圆满完成任务的官兵的崇高认可。此外,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累积五个胜利点(即击落一架单发动机敌机得一点,双发动机两点,四发动机三点,夜间作战点数加倍),或海军潜艇部队成功击沉敌方总计五万吨位舰船,亦可荣获此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则是针对在战斗中至少一次展现出非凡勇气并完成任务的官兵颁发的。值得注意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持有者在未来有机会升级至一级铁十字勋章、骑士铁十字勋章或其他更高级别的荣誉。(2)骑士铁十字勋章骑士铁十字勋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方最为尊贵的荣誉之一,其设计灵感源自大皇家十字勋章。该勋章于1939年9月1日正式设立,旨在弥补以往德国荣誉体系中最高荣誉仅授予符合“战功卓越”与“忠诚于皇室”双重标准的高级军事将领,而忽略了其他层级军事人员的遗憾。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引入,在德军荣誉体系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无论军事人员的军衔高低,只要在战斗中展现出重大战功,均有资格获得这一崇高荣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为了表彰杰出战功与英勇表现,设立了骑士铁十字勋章,并建立了相应的颁发标准。这一勋章的授予,旨在打破军阶壁垒,激励士气,确保每位英勇的战士都能获得应有的荣誉。骑士铁十字勋章的颁发标准因军种而异。空军以击落敌机数量为主要衡量标准,需至少击落10架敌机方可获得;海军则依据击沉敌舰的吨位数进行评定;地面部队则需在战役中持续展现英勇表现并完成任务,或因指挥出色而导致战役胜利,方有资格申请。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国军队于二战后期陆续设计并颁布了更为高阶的勋章,包括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橡树叶附骑士铁十字勋章、橡树叶镶钻剑附骑士铁十字勋章以及金质橡树镶钻剑附骑士铁十字勋章等,以表彰越来越多的战功卓越者。骑士铁十字勋章在设计上便与众不同,其尺寸大于一级铁十字勋章,长宽约为48毫米。佩戴方式上,该勋章需吊挂在制服领口处,并特许受勋人在必要时可打开军服最上方的两颗钮扣以便展示。这一设计不仅彰显了勋章的尊贵与荣耀,也体现了对受勋者的崇高敬意。(3)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于1940年6月3日正式颁行。鉴于战争进程超出预期,军队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了显著战功,因此推出了这一更高阶的勋章以表彰更多英勇战士。该勋章在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基础上,加附了一枚银质橡树叶徽记,象征着受勋者更为杰出的战功与贡献。(4)近战勋章,也是二战期间德国军队的一项重要荣誉表彰。该勋章于1942年11月25日正式颁行,主要授予那些在没有装甲车辆支援的情况下,与敌方进行近距离肉搏战的战斗人员。近战勋章分为三个等级:铜质、银质和金质。铜质近战勋章授予曾参与15天以上近身战的战斗人员;银质近战勋章则需参与超过30天的近身战;而金质近战勋章则要求累积参与超过50天的近身战方可领取。此外,德国空军也曾使用过一款与陆军近战勋章类似的空军近战勋章,以表彰空军战士在空战中的英勇表现。为表彰空军士兵在地面战斗中英勇参与近距离作战的杰出表现,特设立空军近战勋章。此勋章依据战斗英勇程度分为铜、银、金三级,旨在肯定并纪念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无畏的空军战士。佩戴时,勋章应悬挂在左胸口袋盖上方一厘米处,若同时佩戴勋带表,则近战勋章需置于其上,彰显其特殊荣誉与地位。(5)一般突击勋章。一般突击勋章于1940年6月1日正式颁行,专为非步兵战斗人员设立,旨在表彰那些虽非步兵出身,但在战斗中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战斗人员。只需直接或间接参与三次不同日期的步兵或装甲协同突击作战行动,即可获得此勋章的授予资格。随着战争的发展,为更好地表彰战功显赫的士兵,德国军方对一般突击勋章进行了升级,通过在勋章底部增加战斗次数标识,设立了代表25次、50次、75次和100次的一般突击勋章。这些升级版的勋章尺寸更大,但保持了原有的基本结构,象征着获得者无与伦比的战斗功勋。(6)步兵突击勋章。步兵突击勋章于1939年12月20日颁行,是专为步兵战斗人员设立的荣誉勋章。它授予那些在战斗中展现出特殊英勇表现或卓越战功的步兵士兵。要获得步兵突击勋章的授予资格,士兵必须参与三次以上的攻击行动、武装侦察、武装搜索和近距离肉搏战,或在战斗中持续参与前线阵地夺回战,总数超过三个不同时期。这一勋章不仅是对士兵个人英勇行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步兵部队战斗精神的崇高赞誉。(7)战伤勋章。战伤勋章自1939年9月1日起颁行,旨在表彰因公务或战斗而致伤残的军方或公务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勋章的授予范围逐渐扩大,部分平民也因英勇行为而获得了这一荣誉。战伤勋章分为黑、银、金三级,分别授予因公致伤1~2次的士兵、之后再受伤两次或因公受伤致截肢或失明的士兵,以及受伤达到5次或以上、因公殉职或致重度伤残的士兵。在单独佩戴时,战伤勋章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象征意义,彰显着获得者无尽的荣耀与牺牲精神。战伤勋章的正确佩戴位置应位于左胸前口袋的正中央。鉴于其勋章等级相较于铁十字勋章及其他战斗勋章较低,若需与其他勋章共同佩戴,则应将战伤勋章移至左胸前口袋的左下角以示尊重。特别地,若受勋者已荣获一般突击勋章或步兵突击勋章,战伤勋章则应进一步调整至口袋下角位置,以维持佩戴顺序的严谨性。一些在东部战线持续奋战、饱受风霜的德国老兵,为战伤勋章赋予了一个略带戏谑却深刻反映战场艰辛的绰号——“冻肉章”。这一称谓不仅揭示了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所经历的极端恶劣环境与严酷战斗,更深刻体现了士兵们对于勋章背后故事的深刻体会。
(8)东部战线从战勋章,系由希特勒于1942年5月26日正式下令设立,旨在表彰那些在1941至1942年冬季期间,于东部战线上英勇参与对前苏联战役并作出杰出贡献的士兵。该勋章的授予条件极为严格,不仅要求士兵必须在指定的作战地理位置内作战,还需至少满足以下一项条件:参与武装攻击战役不少于两周;作为飞行人员,在敌空域执行任务总时数超过30天;因公致残,如冻伤导致截肢并已获颁伤残勋章;或在前线连续执勤达60天之久。这些条件无一不彰显了该勋章的尊贵与获得者的英勇无畏。三、德军勋缎带表与军服饰品。二战期间,德军还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勋缎带表体系,该体系能够详尽地反映军人军事生涯的各阶段成就,甚至追溯至从军前参与各类组织的经历。每一枚勋章均通过一款独特花纹的缎带来标识,且所有勋带在佩戴时均需遵循严格的位置排列规则。勋缎带表正面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彰显军事作战英勇的勋章、与战斗直接相关的勋章、体现军事英勇表现的勋章、服务章、占领区章、市民勋章以及外国勋章。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军事荣誉的层次性,也彰显了德军对军人成就的认可与尊重。在饰品方面,欧洲贵族自中世纪起便有着设计家族纹章的传统,并将其制成各类饰品佩戴于身。这一传统在德军军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体现。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军服的高度复杂化和精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制服上,用于表示官阶、军兵种以及各类荣誉的饰品种类繁多,设计精巧。
德军军服上的饰品包括但不限于:袖口处的长条刺绣部队番号章,它清晰地标识了军人的所属部队;军服右胸处缝制的纳粹鹫章,象征着军人的忠诚与信仰;前胸正面的扣饰以及位于脖子下方的骑士十字勋章或战功十字章,它们是对军人卓越战功的至高赞誉;右胸下方的战功章、德国十字章,则进一步彰显了军人的英勇与奉献。此外,臂章、肩章和领章等也是德军军服上不可或缺的饰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军军服的独特风貌。即便是德军中的普通士兵,其军服上也往往佩戴着各式各样的战役章、战伤章、击毁坦克章以及东线作战章等,这些饰品不仅记录了军人的战斗经历,也见证了他们的英勇与牺牲
[爱心][爱心][爱心]
德国军服是真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