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为何现在沦为了河南的三流城市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1-07 16:08:40

提到开封,人们就会想起北宋时期的东京。那时候的开封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然而,现在的开封只是河南的三流城市,放大全国更是排不上名号的小城市了。曾经的世界第一城为何会沦为毫不起眼的小城市呢?

想要了解开封是如何衰落的,就必须要了解开封是如何崛起的。开封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崭露头角,那是在战国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60年后,魏惠王为了争霸中原,于是迁都于大梁,大量也就是开封。

开封处于中国东部的黄淮海平原的中心一带,这里地势平坦,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开封一带的水运条件非常好。这里有黄河、濮水、济水等河流交汇或者分流,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泗水和济水之间开凿了荷水之后,淮河水系就和黄河连接在了一起。

魏惠王在迁都大梁后,又开凿了多条运河连接了黄河、颍水、涡水、济水、泗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水运网络,总称“鸿沟”。鸿沟的运河网络基本都在大梁交汇,大梁就正式成为了中国北方的交通中心,经济很快就发展了起来,成为了战国重要的大都会。

公元前225年,秦国为了灭魏国,就凿开黄河堤坝,引黄河之水淹没大梁。经过这次战乱,原本富裕繁华的大梁变成了一片沼泽。这次水淹大梁,导致鸿沟的水运系统遭到了严重的淤积,此后几百年间,鸿沟虽然也能通航,但水运价值已经降低了不少。而开封城被淹后更是几百年一蹶不振,而大梁附近的睢阳、荥阳则继承了大梁水运的遗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其繁荣程度是无法过去的大梁相提并论了。

此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周等王朝都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并且在境内疏通了一些运河,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东汉时期,定都于洛阳,对于运河的建设颇为重视。为了方便华北平原的粮食运输,东汉中期就下令对鸿沟系统的汳水、获水河道进行了疏通,使得黄河和泗水之间的水运交通得以恢复。这条新疏通的运河在历史上被称为“汴渠”。

汴河开凿后,南北之间的水运逐渐恢复,而大梁的地理位置也逐渐重要了起来。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多战乱的时代,新开凿的运河很快就会被战乱所破坏。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朝对立,汴渠的交通价值也就无法发挥,最终被泥沙淤积,无法通航。

隋朝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运河开凿工作。隋炀帝时期,鉴于之前的汴渠难以通航,于是下令在黄河、淮河干流之间开凿了一条新的运河,取名为通济渠。通济渠成为了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功能和价值和东汉开凿的汴渠一样,因而唐宋时期将之称为“汴水”。

唐朝时期,又继续扩大汴水的水运体系,将黄河和泗水、济水等河流联系在一起,使得汴水水运网得到完善,基本恢复了战国时期鸿沟水运网的规模。

由于汴水水运网络的建立,开封的地位也再一次上升。汉朝时期,开封只是一个县。到了北周时期,在开封设置了汴州,地位有所上升。唐朝时期,汴州一跃成为了河南道的道治,类似于现在的省会。当时的河南道包括现在的河南和山东,面积很大,而开封就是整个黄淮地区的交通、经济和政治中心。

唐朝后期,关中的粮食、赋税严重依赖于江南地区,因而汴水的作用就愈发突出。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严重,河南、山东一带的藩镇对汴州进行了长期的争夺。到了五代,就干脆直接将首都设置在汴州,以便控制华北平原的水运。后晋在定都汴州的诏书中直接写道“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胜,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巡按,益观便宜,俾升都邑,以利兵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从此,汴州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东京。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想定都于洛阳。但是这个计划终究没有得到推行,其原因就是洛阳比较偏西,水运交通不利。而宋朝推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在首都屯了近百万的军队,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如果首都设置在洛阳,那粮食供应就相当困难了。考虑到这个现实的问题,北宋还是定都于开封。

此后,北宋又对黄淮之间的几条运河进行了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运网络又得以恢复和完善。经过一番建设,北宋的开封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主要描绘了开封汴河两岸繁荣的景象。有学者估计,开封城的人口超过了100万。如此多的人口导致开封城周边几十公里内树木全部被砍光,大城市病十分严重。

可见,开封的崛起和水运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开封又为何最终走向了衰落呢?这就不得不提黄河了。开封的第一次衰落是秦军引黄河灌城,导致鸿沟淤积。这也说明黄河成为了开封的隐患。在北宋时期,黄河的泥沙就不断淤积着汴水。宋朝初期,每年都要对汴水进行疏浚。但无论怎么疏通,汴河都会很快被堵塞。

到了宋朝中期,由于国家财政支出太高,财政危机严重,因而就不太愿意花钱去疏通汴河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淤积汴河的问题,宋朝最终选择的方案是引洛水之水进入汴水,阻挡黄河之水涌入。如此,汴水就变清了,成为了“清汴”。但黄河不断淤积,南侵,最终也会侵蚀汴河,不过这场变故并没有发生在北宋。

1128年,为了抵御金兵南下,北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决开黄河堤防,导致黄河转而向南流,涌入了淮河的各大支流以及运河,形成了夺淮入海的形态。此后的几百年间,黄河都是向南“夺淮入海”。因为黄河的侵入,导致开封一带的运河被全部堵塞。加上宋金对峙,无人疏浚运河,南北之间的水运也就中断了。

到了元朝,全国又再次统一。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也就是北京。为了疏浚南北交通,元朝选择拉直运河,重新开凿了新的运河,名为“会通河”。会通河开凿后,运河就不再经过开封了,而是直接从徐州一带北上,经过山东西部,直接到达河北和北京。

从此之后,开封的地理优势就逐渐丧失了,逐渐走向了衰落。在元明清时期,河南省的首府还设置了开封,开封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只是没有了昔日东京的气派罢了。在元朝末年,开凿一条贾鲁河,使得开封城附近的朱仙镇成为了一个从淮河到中原的水运枢纽,因而朱仙镇得以兴起。在明清时期,朱仙镇成为了全国四大经济名镇之一。

可见,明清时期的开封虽然有衰落的迹象,但毕竟还是省会,水运交通也还没有完全丧失。但到了近代,由于铁路交通崛起,而运河则基本淤塞,于是开封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1897年,晚清开始修建京汉铁路,这条铁路为了避开黄河泛滥区域,也就选择从郑州经过,抛弃了开封。后来,郑州拼接这条铁路成为了新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超过了开封。1954年,郑州取代开封成为了河南的省会,开封则沦为了河南的三流城市。

那么,现在的开封还能重现辉煌吗?历史上,开封是因为水运而兴起,如果想要开封复兴,那就必须要重新北方的水运网络,包括恢复黄河的航运,开凿黄河到淮河的运河。如此,开封才能够再次成为中原的水运交通中心,才能再次焕发生机。不然,开封也就只能沉沦下去了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