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共富看浙江|浙江绘就“助残共富”新篇章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24-10-29 21:10:33

浙江杭州某社区助残员张馨予(左)在入户访视工作中,通过“助残E站”为残疾人宣先生申请轮椅。

“现在杭州各项无障碍设施做得很好,去哪儿都很方便,可以说这里也是我们残疾人的‘天堂’。”驾驶着轮椅穿梭在湖滨步行道上,享受着秋日的西湖美景,浙江杭州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官张华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中国残联《关于支持浙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实施3周年之际,中国残联组织开展“助残共富看浙江”主题采风活动,《法治日报》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杭州、湖州、绍兴等地,探访浙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绘就“助残共富”新篇章:构建“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化解残疾人数智鸿沟,关注保障残疾人切身权益,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确保残疾人在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不掉队”。

顶层设计

“我终于可以一个人去看绍剧了,观剧体验很好,剧院设施处处体现了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双腿残疾的吴女士在杭州市运河大剧院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致电检察官。 原来,收到吴女士反馈后,在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的督促下,大剧院及周边共增设无障碍综合信息服务亭1个、明盲导示地图1个、室外语音导航服务桩14个、室内语音导航提示器33个、无障碍服务台1个、无障碍观众席4个,改造无障碍电梯及厕所4处,形成覆盖大运河拱宸公园9万余平方米范围的无障碍信息网络。 2023年9月1日起,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 在浙江,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系统谋划,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品牌。“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以法律法规为主线,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到生活出行的无障碍社区,再到工作学习的无障碍示范城市创建,形成流线闭环的“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机制。 这道亮丽风景,离不开各方尤其是政法机关通力合作。 2023年,浙江省残联和省检察院联合在全省开展“益心助残”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提升行动,重点聚焦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未按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单位或个人侵占或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等10方面内容,以检察公益诉讼有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源头防范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问题发生。 金华市检察院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助力高铁站无障碍设施整改完善;杭州市淳安县检察院督促乡镇村社室外公共健身点规划配置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康复器材;宁波市检察院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磋商,为119报警系统、120医疗急救系统增设文字报警功能…… 一件件助残公益诉讼案例传递着暖心的司法温度,有效解决影响了残疾人生活、出行、办事等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

数字赋能

“‘助残E站’平台可以说是我工作中的‘助残百宝箱’。”杭州某社区助残员张馨予感叹道。 近日,年近六十岁的二级肢体残疾人宣先生在张馨予的帮助下,通过“助残E站”平台代办功能,在“辅具智配”应用场景下在线选择了与自身条件适配的轮椅,几天后就收到了厂家寄来的轮椅。 这是杭州市残联基层工作人员依托数字化赋能便捷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一个缩影。 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丁豪介绍说,“相比数字化应用场景,广大残疾人更习惯有事找社区专干,或去各级残联服务窗口,因此,数字化赋能基层残联工作人员,建立数字化代办、帮办、通办等工作机制,成为我们帮助残疾人破解数字鸿沟、进一步更好服务他们的主要路径”。 2021年以来,杭州市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生命周期智慧助残服务体系。先后出台数智助残服务目录、服务过程规范、服务规范指数实施办法、相关应用场景开发与建设规范等制度,用于保障全业务、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与数字化,实现数智助残服务全闭环。 杭州市残联通过搭建“助残E站”平台,将各涉残服务事项复杂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实现残疾人事业全业务领域一站式服务办理。梳理并逐步植入88个扶残助残政策及服务需求事项,形成数智助残服务目录,实现助残服务事项全业务领域数字化;建立“基层代办、窗口通办”工作机制,秉持“一站式”“易操作”“移动办”原则,明确数字化代办、帮办要求,助力残疾人共享数字化服务便利。 目前,“助残E站”服务平台已在全市推广应用,提升3500余名基层残联专职委员的办事能级,为25万名残疾人带来了数字化便捷服务,有效推动残疾人共同富裕成果转化。 化解纠纷 从安吉县残联工作人员手中接过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残疾人家庭、低保户潘大爷心中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此前,潘大爷将自家的8头牛出售给邻镇的商户方某,却迟迟没有收到购牛款。 在走访残疾人家庭过程中,安吉县杭垓镇残疾人维权服务站负责人李民欢了解到潘大爷的困难后立即启动维权服务,并联动乡镇综治办、农办、司法条线多次与方某沟通,可协商始终无法达成。 随即安吉县残联启动法律援助机制,经法院审理,判令方某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支付潘大爷卖牛款。可方某由于经营困难,既没有钱款支付,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资产。 为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安吉县残联第一时间上门核查实情,对接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对潘大爷家庭启动残疾人司法救助程序,在多方努力下,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送到了潘大爷手中。 自2021年起,安吉县残联以残疾人就近维权、精准维权、发展维权为切入点,积极推动残疾人维权服务站入驻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与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体服务、闭环管理”的残疾人维权服务机制。 安吉县残疾人维权服务站建在“家门口”,服务“家里人”。以“人头清、矛盾清、隐患清”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作用,网格化、多元化、整合化开展残疾人隐患包干排查。通过涉残信息及时掌握,集中会商,科学研判,第一时间介入,全过程跟踪,闭环化处置,全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安吉县16个乡镇(街道、农科区)残疾人维权服务站已全部入驻乡镇社会治理中心,形成县、镇、村、户(企业)四级服务平台和维权服务站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各类涉残疾人矛盾纠纷被有效化解在乡镇基层。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各地将残疾人维权纳入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完善法律救助工作机制,率先在省级层面设立残疾人维权指导中心,全省县级以上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组建爱心助残律师团,由专业律师为残疾人工作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浙江省残联积极构建权益保障多方协同机制,开展多元化涉残救助帮扶,以法治力量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精准帮扶 一直以来,浙江省坚持完善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带头安排为示范引领,以新业态为突破口,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和农村生产劳动多管齐下的残疾人就业增收格局,修订或出台残疾人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政策制度8项。全省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业率达66%。 诸暨枫桥镇杜黄新村61岁的楼士逸患有小儿麻痹症,靠着开一家维修钟表、小电器的店铺维持生计。此前,店铺的租金和水电费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以前除去房租所剩无几,现在村里给了免租福利,日子有了更多盼头。”搬进“田上杜黄”生活街这间离家近、人气旺、地段好的免费店铺,楼士逸开心地说道。 杜黄新村切实落实共富理念,加大对残疾人的支持与帮扶力度,在村内核心路段改造闲置集体房屋并免费提供给村里的残疾人作为创业就业场地,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 “中国青虾之乡”湖州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有着近30年人工养殖青虾的历史。2022年4月,依托当地产业特色,下渚湖街道建立街道残疾人创业帮扶基地,推出“水精灵助残共富”项目,一方面,为已养殖或有意向养殖青虾的残疾人对接水产公司、青虾市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方资源;另一方面,为残疾人青虾养殖户提供苗种、饲料、贷款方面的多重优惠。 残疾人王阿荣正是当时第一批受益的养殖户。两年来,他养殖的青虾产量较过去翻了几倍,毛利收入达65万元。 在基地帮助及自己努力付出下,王阿荣不仅是一名“受助者”,更是“助人者”,他积极参加基地组织的“互助小组”,向其他残疾人养殖户分享自己心得经验,并以低价售卖虾苗的方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养殖户。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记者:王春 编辑:艾伯宁 审核:张競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