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杀董卓事件是真是假?演义小说虚构,真正刺董卓的另有其人

是铁马冰河 2024-12-23 14:06:35

子虚乌有的曹操献刀事件

曹操献宝刀谋刺董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话说曹操身藏利刃,要趁面见董卓之机刺杀奸贼,不料引起董卓怀疑、警觉,曹操情急生智,诡称献宝刀,暂时化解了眼前杀机,随后趁董卓愣神之际溜之大吉。这段惊险故事十分符合曹操胆大过人、机敏狡黠的性格特点,可这个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是虚构的, 史籍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记载。

曹操反对董卓废立皇帝

《三国志》记载,董卓率西凉兵马进京后,很快就把持了朝廷大权,他还肆行废立之事,废黜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在当时这可是一件惊天大事,董卓废立皇帝,是想树立个人权威,但却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于是遭到大多数朝臣的反对。“四世三公” 、位居“西园八校尉”之首的世家子袁绍就因此事和董太尉公然翻脸,愤然离京出走,还有许多人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却与董卓离心离德,袁术等人也先后不辞而别离开了洛京。所以,董卓独霸朝堂、擅自废立皇帝,既使他丧尽人心, 又得不偿失。

《三国志》没有明确记载曹操对董卓废立皇帝一事是什么态度,但却记下了曹操的一段话:

“废立之事,乃天下之大不祥也”!

就连昏庸无能的汉灵帝,曹操都不同意废掉他,何况少帝刘辩只是一个十几岁、乳臭未干的熊孩子,虽不谙世事,却没有啥大过错,所以曹操肯定不同意废黜他,而且对公然干预朝政的董卓心生憎恶,这从他婉拒董卓拉拢,离开朝廷、在外组织义兵的行动来看,他是反对董卓这样干的。不过,曹操一向精明过人,自知羽翼未丰的他并未跳出来公开表示反对。

当时,手握重兵的董卓独霸朝堂,为了实现其野心,悍然废立皇帝,加剧了天下动荡,他才是货真价实的奸雄。袁绍、袁术兄弟俩,一个想另立皇帝,一个干脆自立为帝,两人皆属目光短浅而又野心勃勃的庸碌之辈。

只有曹操,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却一生没有干过废立之事,即便后来他“狭天子以令不臣”,权势煊赫,实力雄厚,即便汉献帝恨他,甚至想诛除他,曹操不仅没有废掉他,还将三个女儿都嫁给他。史载,孙权曾劝曹操称帝,曹操却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其实对曹操来说,反正皇帝已被自己架空,要不要 虚名无所谓,谁坐龙椅都一样,何必因废立皇帝而留下千古骂名呢?相形之下,曹操的手腕是很高明的,他称得上是一位具有远见卓 识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

董卓也看出曹操很有才干,绝非池中物,便想拉拢他,利用他为自己效力。董卓特地上表举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与他共谋大事。曹操打心眼里厌恶骄横跋扈、残暴粗鄙的军阀董卓,自然不愿依附,但又不便当面拒绝,于是悄悄离开洛阳城,他换上平民衣服,改名换姓,走小路辗转东去。

董卓知道曹操不辞而别后,觉得这人好不识抬举,很是恼怒,便向各地发去通缉令,缉拿曹操。令人不解的是,当时朝中大臣因不满董卓专权而逃走的人不少,董卓都无所谓,没有缉捕捉拿,甚至地位较高的袁绍愤而离京出走后,董卓还随手给他封了个渤海太守的官职,为何单单不放过曹操呢?(铁马冰河wu)大概董卓也看出曹操绝非平庸之辈,既然他不愿为己所用,那留下他日后必成心腹之患,不如趁早除掉他。

从《三国志》、《魏略》等史籍的记载看,曹操逃离洛京的原因和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愿卖身投靠董卓,根本没有“献刀诛董”这回事。其他有关的史籍也无 任何记载。这个典故出自小说《三国演义》,或许罗贯中为了刻画曹操复杂的性格,增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可读性,特地杜撰了“曹操献刀”这段传奇故事。

曹操献宝刀刺董事件纯属小说虚构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说,董卓废掉汉少帝改立陈留王后,司徒王允设宴招待众大臣 ,酒酣耳热之际,他忽然掩面大哭,哽咽道:

“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可怜高祖得天下,传至今日,竟丧于董卓之手”。

众大臣见司徒如此说,都伤感起来,遂跟着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起来。唯有曹操,拊掌大笑说:

“你们这样,能哭死董卓吗?听说司徒有一口宝刀,愿借来刺杀董卓”。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肃然起敬,无不敬佩曹操的豪气与忠烈。

其实,彼时司徒王允还没有谋刺董卓的想法。王允和董卓都曾是大将军何进的心腹,董卓受何进之邀率西凉军入京后,王允还积极地帮助董卓处理善后事宜,董卓夺取朝中大权后,立即提拔王做了司徒。迁都长安后,董卓的暴行引发朝野公愤,王允这才设计将他杀死。

曹操身藏宝刀,来到太师府。董卓和他闲聊一阵后,打起瞌睡来,便倒身榻上,转面侧卧小睡片刻。曹操见机会难得,急忙拔刀就要行刺 。不料董卓在穿衣镜中隐约看到曹操挚刀在手,急回首惊问道:“你想干甚”?恰在此时,董卓贴身保镖吕布走到门口。

曹操见事情败露,自己命悬一线,急中生智,跪地说:

“操有宝刀一口,献于恩相”。

然后,趁董卓、吕布未及反应,匆忙拱手告辞出府,策马飞奔,逃之夭夭。等董卓、吕布回过神后,曹操早已一道烟溜得不知去向,于是,董卓下令发榜缉拿。这故事编的情节紧张,有声有色,堪称精彩,曹操随机应变、机敏狡黠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刺杀董卓另有其人

曹操刺董卓,是小说夸张虚构的,也是文学作品惯用手法。但在真实历史上,确有刺杀董卓事件发生,而且有好几起。《后汉书》等史料均记载说,董卓作乱,百官震栗,万马齐喑,唯有伍孚,心向汉室,忠肝义胆,欲谋刺董卓。伍孚是越骑校尉,颇有能力,很受董卓器重。

某日,伍孚袖藏利刃,到董府面见董卓,两人唠了一阵后,伍告辞离去。董卓亲自送他到府门口,临别前还亲热地拍拍他的肩膀。伍孚突然抽刀在手,狠狠刺向董卓,董卓武将出身,久经战阵,有勇力,他反应也快,侧身一躲,伍孚一击未中。 董卓的卫士们反应过来后一拥而上,将伍孚乱刀砍死。史载,伍孚临死前,犹圆瞪双眼,怒骂“奸贼”不已。另外荀攸、 何颙、华歆等人也参与过谋刺董卓的密谋,可惜同样功亏一篑。

真正刺杀董卓的人就是伍孚。《三国演义》里描绘的伍孚刺董故事基本与正史记载一样,伍孚才是敢于舍生取义的汉室忠臣、铮铮铁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