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乡魂2—贾村塬人物》选载(1)《写在前面的话》
●文/吴万哲(陕西宝鸡)
●来源公众号:西府新传奇
贾村塬是座120多平方千米的黄土莽塬,位于800里秦川西端之宝鸡市区北。贾村塬是块风水宝地,境内有塬有山有河有川,土地肥沃,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上世纪60年代在这里出土了举世瞩目的上有“中国”二字的西周青铜器何尊,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10年前又在这里发现了4000年前夏朝时期的“陶瓦”,将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称为“华夏第一瓦”。塬上村舍密集,人口达10万之众。贾村塬原有贾村、桥镇、蟠龙3个乡镇,本世纪初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贾村、桥镇合并为贾村镇,蟠龙镇划归金台区管辖。
贾村塬犹如北京的皇城根,西安的白鹿塬,属宝鸡的“京畿之地”,文脉深厚,人才辈出。清国史院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太傅党崇雅(俗称“党阁老”),当代“改革先锋”、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兼干部审查局局长何载等故乡就在这里。当代英杰才俊,更是数不胜数。
2019年,我受贾村镇之邀,利用近5年时间采写出版了纪实文学《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简称《乡魂1》),全书30多万字400余页,彩色插图120余幅,以全新视角钩沉了贾村历史文化,叙写了改革开放40年教育变革和530多位各界贾村英杰人物,出版后受到各界广泛好评,纷纷赞扬“《乡魂》是贾村镇一部难得的人文文化、历史小百科,教育、乡土读本,对人民群众具有一种巨大的标杆引领作用,对每个家庭、家族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激励、感召和教育;《乡魂》能激励后辈不忘先贤,游子怀记乡愁,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
“文化可兴国,亦可兴家、兴业”。许多《乡魂》主人公将此书作为馈赠亲友、洽谈合作、文化交友的最佳礼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激发了家族成员的自豪感、荣耀感、责任感,发挥了促进家庭家族和谐、兴旺、儿孙砥砺奋斗学习的重要助推作用,数百位人士打电话、发微信、写信、写读感,赞扬此书“意义深远”。
但写作《乡魂1》时因信息传播不广、认知程度差异、体式所限及行政区划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和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没有写入,本书出版后令许多人士深感遗憾和后悔,不断有人要求增添新的内容,但因书已出版,增添已不可能。为弥补遗珠之憾,经许多人强烈要求,又重启了《乡魂》续集采写。消息发布后,得到了贾村塬朋友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宣传,踊跃报名。
《乡魂1》是以教育为切口采写的,已基本囊括了塬上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故续集拟以人物为主,暂取名《乡魂2——贾村塬人物》,拟采写《乡魂1》中遗珠的优秀人物和《乡魂1》中内容欠丰富的人物。《乡魂1》偏重教育人物,《乡魂2》将不受行业、职业、年龄、南北塬限制,凡是“贾村塬籍”人士,不管现居何处,只要事迹突出、口碑影响好的工农党政商学兵各界人士均可参加。
《乡魂2》最初设想是以写人为主,一人一篇,但不是公文式的个人简介,也不是常见的通讯报道,设想采用第三人称,他传形式,写成较高水准的人物传记。标题拟用“知音体”,效仿“史记笔法”,选择一些人生、事业突出亮点,采用既有史家客观态度,又充满故事性和文学韵味的生动、简练笔法,用两三千字概括一生,做到有记有述,有评有赞,力争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为此我详细、深入采访每位主人公,然后经过深入思考,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题提炼,结构布局谋划,才字斟句酌撰写成篇。但在前期试写过程中发现,愿望很美好但实现操作难度颇大。原因主要是许多人不善总结、表达,很难挖出人生有意义的故事;同时大多人都喜欢“大而全”,返工修改工程量大,也导致主题开掘不深,影响文章感染力。有人说,纪实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真如是也。
在《乡魂2》采写中,也出现许多感人景象。消息发布后,有朋友给朋友报名的,有儿子给母亲报名的,还有孙子给爷爷报名的,兄弟给兄弟报名的,其言辞之恳切,语气之迫切,令人动容。在采访中,许多老人叫来自己儿女、儿媳、甚至女婿,场面搞得十分隆重,让他们聆听自己的人生辉煌史。许多儿女第一次听到父母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无疑也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好家风传承的极好形式,相信对促进家庭成员团结和谐、孝老奉亲、奋发有为会起到积极作用。还有采写一些朋友时,他请来许多自己的朋友、顾客,让别人说自己,用以全方位加深我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与把握。
有人题赞说:“(《乡魂》)记一世光彩人生,传家庭百年文化”。“树碑立传”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寄托,也是对父母的一种精神养老。如今人们生活普遍富裕,但当我们这一代人老去,如果没有文字记录,我们所经历过的许多人和事后辈人打死也是不会相信的。真实记录自己的人生,对本人是个总结,对社会和后代是个交待。用物质、金钱报恩父母是短暂、肤浅、一时的,而为他们树碑立传、文字感恩,是一种最真切、最崇高、最能青史留名的感情表达,也是一件最富价值、最深刻、最高雅的事。特别是物质财富富裕了的今天,忠实记录一代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就是精神传承的需要,也是优秀家庭家族文化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需要。这就是采写《乡魂》系列书稿的根本意义。
在国人心中,书籍是知识与文化的化身,是神圣之物,一个人被写入一本书中,是件很荣耀而值得庆贺的事。对一般人而言,会因此变成一位具有公众认知度高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不仅自己连子孙后代也会享受荣耀。对经营者而言,不仅会在众多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中提升自己的品位,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重视,获取事业上更大的利益和收获,不仅会影响当下,还会流传未来。
文化界著名人士在点评《乡魂1》时曾说“何尊铭刻历史,《乡魂》叙写传奇”。贾村塬人写史立传有着光荣的传统,在纸张未发明的3000年前,何姓人家就在青铜器“何尊”上刻字记史,书写“中国”二字,成为“国宝中的国宝”。盛世修志,盛世写传。《乡魂2》就是一部用传记形式,记述先辈功勋的典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人和草木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人能运用文字。党崇雅是明清时期陕西官职最高的人物,这才过了几百年,因为本人没有留下一部(篇)传记之类的文字,便被后世说得五麻六怪,还殃及了子孙,既然上天赋予我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好好运用,给后辈留下只言片语呢?
报名还在继续,采写刚刚开始。从今日起将选发前期采写的部分内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以便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衷心感谢!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主编有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编剧电影《秦火》《吕建江》等,出版著作有《西府奇人》《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