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0岁,与老伴分居两地,成了免费保姆,还全年无休

张郃说历史 2023-09-19 12:35:01

“嘴上叫的是妈,不就是一家三口的保姆吗?还是不用发工资的免费保姆!”青岛的王阿姨边说边红了眼圈。

但很快,她又无奈地说:“但也没办法,孙子需要人照顾,只是他们对我的付出视而不见,我感到很委屈。”

儿媳一怀孕,儿子就和她商量来青岛的事,她觉得反正退休了,就帮衬孩子们一把,让他们安心工作。

于是,她从陕西来到青岛,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儿子和儿媳是她唯一的“熟人”,她没有了社交,更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围着孩子们转。

老伴还没有退休,不能一起来青岛,视频电话成了老两口的联络方式,夜深人静时聊聊生活状况,相对叹气。

王阿姨是众多“老漂族”中的一位,他们又被称为“随迁老人”,随着子女迁移生活。

2018年,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已超过1800万人,其中43%是离家帮助子女带孩子的老人。

他们为了儿女专心工作,刚刚卸下养育子女的担子,又肩负起照顾孙辈的任务,离开熟悉的家乡,奔赴儿女的城市。

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儿女活着,在陌生的城市里,除了孩子之外举目无亲。

01

王阿姨刚到儿子家时,儿媳的嘴非常甜,一口一个妈。

“妈,您帮我们带孩子不白带,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二老。”

儿媳的这句话,将她的养老早已和带孩子画上了等号。

来到儿子家,王阿姨的生活里只有家务活,不仅要照顾孙子,还要负责儿子儿媳的生活,俨然一个免费保姆。

时间一长,儿媳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刚来时的恭恭敬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挑剔吐槽,菜炒得咸了、衣服洗得不干净、卫生没打扫……

再加上育儿观念的不同,她怕孙子冷,总是给他穿长衣长裤,儿媳一回家就给孩子脱下衣服,换上短裤,空调还开得老大,几次下来,孩子就感冒了。

可想而知,矛盾越来越多,儿子夹在中间为难,王阿姨永远是默不作声的那个。

有一次,王阿姨带孙子在小区玩时,孙子不小心摔倒了,头磕破流了血。

王阿姨本来非常内疚,儿媳一到医院就百般指责,儿子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他的眼神让王阿姨非常受不了。

那一刻,她真的想扭头就走,但还是忍了。

晚上,她给老伴说:“我连个保姆都不如,保姆还有随时辞职的勇气。”

她理解孩子,也心疼孙子,但很委屈。

最起码,儿子儿媳应该看到自己的付出,而不是视而不见。

她真想回家和老伴安度晚年,可每天都在感叹孩子们的不易中踌躇。

最终她咬咬牙:“找个保姆也要花钱,孩子们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也不容易。”

于是,她在年复一年中,无奈地继续着漂的生活,

02

与王阿姨不同,周素芬和老伴都退休了,他们本来一起在深圳给女儿看孙子,但随着儿子也有了孩子,她只身一人来到上海。

在上海,周素芬的生活单调而固定。

早上6点准时起床,先给儿子儿媳做好早餐,叫醒他们吃饭上班。

再给孙女准备早餐,完全按照儿媳要求的营养餐来做:鸡蛋牛奶必不可少,鳕鱼、鸡胸肉撒盐清蒸,不能放任何调料。

儿子儿媳出门上班后,她推着孙女出门,买菜遛娃晒太阳,10点钟回家给儿子准备午饭。

午饭后陪孙女午休,醒来后陪孙女玩游戏、拼拼图、讲绘本……

四点半时准备晚饭,给孙女打开动画片,一边备菜一边和孙女说几句与动画片有关的话。

这是儿媳的要求,记住动画片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晚饭后,才是属于她的时间,但仍然是她一个人,她不喜欢走路,总是在花园里坐一会。

在儿子家,她永远感觉到自己是个外人,伴随她的只有孤独。

一次,她尽心给孙女做了水果饼,儿媳给孙女吃,还向儿子抱怨。

从此,她只做儿媳要求的食物。

年轻时,人家羡慕自己有儿有女。老年时,为了平衡儿女,不得不和老伴分居千里。

03

在深圳的丹丹奶奶,从北方来到南方,是因为儿子心疼他们,不想让他们在老家干繁重的农活。

儿子是做生意的,门店租金10000多元,住房租金4000多元,在惠州买的房子还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生活并不轻松。

所以,她和老伴一到深圳,就开始找工作,在商场做保洁,在小区打扫卫生……

但随着儿媳怀孕,她只能辞工照顾儿媳的起居,有了孙子,她又开始照顾孙子。

而老伴仍在继续着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天晚上23点才能回家,有时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之后。

工作时间太长,60岁的老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为了儿子必须强撑。

因此,丹丹奶奶只能独自带孙子,她不认识人,也不会玩手机,连个说话解闷的人都没有,寂寞成了她最大苦恼。

特别是疫情期间,孙子小,儿媳怕感染病菌,根本不让出门。

“其实,我害怕带孙子,万一孙子有什么闪失,我没法给儿子、儿媳交代。”

每天,丹丹奶奶都过得小心翼翼,在带孙子的问题上,她不敢有自己的思想,怕给儿媳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孙子长大了,她就能和老伴回到老家,过自己的生活。

04

孤独是“随迁老人”的常态,但排外才是他们最大的不适。

即便他们在孩子的城市里待了很久,永远还是个“外乡人”。

因为外地口音,他们无法和当地人正常交流,还处处被提防。

就连公交车,也只对当地老人免费。

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医保无法使用,买药要自费,看病要自费,老年人谁没有慢性病,花钱可不是少数。

而这一切,在儿女们的忙碌面前,他们都只能咽进肚子,默默承受。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随迁老人”与儿女的身上,似乎是现实。

然而另一边,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面,却在陪伴的路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

儿女以为父母过得幸福,却从未感知过他们真实的苦楚。

他们的背井离乡,完全是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却忘记了自己的负担才是最重的。

愿天下的儿女,都能体谅父母的苦心,让他们在随迁的城市里过得幸福一些。

作者:ZHL绥萍

编辑:桢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