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中小学开展以中医为主的健康教育课!(二)

鸿朗说健康 2024-11-07 14:36:37

现在冷藏技术发达了,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去超市里,我们看到都有冷柜,很多饮料都是冷藏的!更可悲的是很多青少年冷饮不离手,我们看到很多女孩子因受寒导致痛经一手捂着肚子,另一只手里还拿着冷饮的荒唐场景。很多孩子多喝冷饮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如果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引起我们的干涉,这将对我们的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这将影我们国家的未来!

现在让很多家长谈之色变的孩子精神类疾病大多也是因为过用空调、过食冷饮而又缺少阳光运动引起来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天天在太阳下跑来跑去,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冷饮,普通的孩子也吃不到冷饮,可是那时候我们却很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更几乎没有患精神类疾病的,可是现在孩子患者精神类疾病的却很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想想天一稍微热,很多孩子就开始蜗在空调屋里不出来,同时又肆意享用各种冷饮,这样空调伤表阳,冷饮伤里阳,而动能生阳,可我们的孩子又缺乏运动,因此我们现在的孩子普遍阳气虚,阴寒重!体内缺少了阳刚之气,这样的人容易悲观,容易抑郁,容易自闭,遇事想不开,易钻牛角尖,更不愿出去活动,不愿与人交流。这样就会出现各种精神类问题。对于这一情况,很多地方设置了心理疏导师,但通过心理疏导能解决孩子的心理疾病吗?我们观察一下就可知道,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有因皆有果,孩子的精神疾病是因为体内阴寒重,缺少阳刚之气,通过疏导可能起到一时之效,但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知道“阳主动、阴主静”,因此体内阳气充足的孩子会精神焕发、积极进取,而体内阴寒重的孩子则性格沉默、内心封闭,不愿多动,容易抑郁寡欢、内心自闭、遇事不知变通,爱钻牛角尖等各种心理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而西医在治疗时不查病因,不探病源,一有精神异常,大都给孩子开精神控制类的药物去控制病情。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一旦吃了这类控制药物之后有多少孩子能病能好,有多少孩子又能停掉药?医生往往告诫家长说这种病千万不能随意停药,不然的话复发会更严重!于是孩子就像上了贼船一样下不来了,于是不停的吃药,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西药的副作用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见过太多患者因为长期服用激素类的、精神类的、安定类的西药,导致自己快速发胖,反应变迟钝,记忆力变差,目光越来越呆滞,身体负担越来越重,大便越来越不通畅,很多患者肝肾功能也都受到了影响。而中医在调理孩子这种病的时候,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则是很容易让孩子摆脱这种疾病,如中医针对现在孩子的精神类疾病,采用扶阳的方法,驱逐孩子体内的阴寒,孩子往往出了几身臭汗,又重新回到了那个谈笑风生,充满阳刚之气的纯真年代!

1 阅读:40
评论列表
  •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中医为主。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真是人间之极品.)

  • 2024-11-07 22:11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