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现在关于房价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所谓的“预测”,一会有人说上涨,一会就有人说下跌,很多人都糊涂了,你呢?
其实我始终都认为想了解今后房价走势,这两点至关重要:
1、官方表态;2、民众心态!
易居研究院公布数据,截止到2024年1月,我国百城新房库存面积5.02亿平,足足需要22.9个月才能卖完,要明白这可是监测近13年来的新高。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早在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就专门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我的看法非常简单,房子难卖就要及时调整方向,比如把部分库存新房转变成保障房……
至于民众心态就更好理解了,谁都希望赚钱,以及不能烂尾。因此在楼市低温运行的当下,民众不敢买房并不奇怪。
然而,我奇怪的是专家徐高的这句话,事关房价上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02 / 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概率要涨!你发现这句话的问题了吗?“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概率要涨,今年想买房的可以考虑出手!”这就是近日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关于房价的明确表态。
如果让你来解读,你能从这句话中看到什么?
可能顶多就只能看出一二线城市大概率要涨!
可是,我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概率要涨,暂且不说对不对,关键是到底能涨多少?
这并非我挑刺,实际上在贷款买房的环境下,利息是我们必须要计算的成本,谁都不例外。有数据显示,在二手房价格方面,一线城市均价为57558元/平,二线城市均价为17911元/平。
我们直接平均一下就是37334元/平,也就是说按照六成贷款、利率3.45%购买一套面积百平的房子,每年本息成本近12万。
答案很明确:
只要房价涨幅达不到3.2%,就还是等于没涨,等于亏钱!
而问题就在这,对比去年,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房价都在下跌,尤其是二线城市同比跌幅达到了6.15%。
一前一后相差近10%,差距确实不小。
03 / 今年房价到底会不会上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仔细看看专家徐高的话就能知道答案了。
大意是,从2021年到现在,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已经下降了超2/3,站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自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供给收缩。
你能发现什么关键点?
我认为背后的意思可能就是当下房地产基数很低,上涨空间很大,所以由此往上涨并不难。
要是这样理解,我也觉得房价确实存在上涨的可能性。
而区别是我觉得二手房销量或许更关键,原因有两点:1、2023年我国二手房成交面积的比重已经接近40%,而新房则直接跌了8%,背后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求稳,因此新房烂尾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就非常重要了。
2、楼市进入“增量存量并重时代”是大趋势,这背后正是说明二手房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现存了不少的5年次新房,势必就会抢新房蛋糕。
因此对于房价,我的看法非常简单:大概是热点城市/地段的二手房价格会上涨,新房关键看烂尾问题的解决。
04 / 今年到底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毋庸置疑,如果从贷款利率角度来看,我认为就是好时机。
我很早就注意到这个观点:最多3年时间,商业贷款利率就能跌破3%!
你觉得可能吗?反正我觉得不可能!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公积金贷款利率3.25%摆在这,要知道作为一种支持职工解决住房需求的福利措施,如果商业贷款利率突破3%,那么公积金的优势就会大降,甚至直接没有优势。
由此就会产生一个大问题:职工还愿不愿意交公积金?很显然,这明显违背国家政策。
就算是今后不会再降,始终保持在3.45%前后,相比过去也有很大优势,要知道就在2019年,当时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高达5.88%,同样贷款100万,三十年后利息相差近53万。
这难道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吗?当然是的!
如果从房价角度来看,我的观点是就看你当地近三年的走势,把成交量和成交均价结合起来看。
这就得分开来看,因为就算在同一个城市,也会出现成交量一天一地的情况,所以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
其实贷款利率下降就是房价间接下降,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体现更明显。
因为不管中央还是住建部都明确定调,未来我国楼市的走势就是稳定,含义就是不会大涨大跌。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要拔高视野,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方面找到突破口。
而我认为贷款利率就是一个重要方向。
毕竟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购房贷款利息是重要收益来源,他们不可能平白无故“赔钱赚吆喝”,既然他们愿意这么做,肯定就有原因,再结合楼市销量,这一切就都清楚了。
说白了,他们也知道房子难卖,那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益,因此就需要下调贷款利率。
05 / 文章核心!按照专家徐高的看法,我国楼市已经迎来最近20年-30年的供给收缩。言外之意就是水平很低,因此只要民众信心恢复,需求提升,房价上涨就是大概率事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赞同他的看法。
只不过我也想提醒你们一点,房价上涨并不是代表房子价值提高,这是两码事。
正如我上文所说,光是计算贷款成本,一二线城市平均就需要约12万元,换算成比例就是3.2%,难度确实存在。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情况,不要人云亦云。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