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归顺大清被封异姓王,3孙皆为额驸,长孙被康熙凌迟处死

雍亲王府王妃 2024-10-16 11:47:47

若提到明将毛文龙(明朝末年将领,位至总兵,康熙皇帝外曾祖父佟养真便是因毛文龙而死),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若是提到袁崇焕想必了解明史的应该都比较清楚:袁崇焕在擅自处死毛文龙(1629年)仅半年后,后金(大清)便在皇太极的亲自率兵下攻打明朝的京师。袁崇焕也因此而被崇祯帝抓了起来凌迟处死,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导致的结果并不仅限于此。

毛文龙麾下的三员大将(养孙),也直接或者间接因此而归顺了大清(后金):

孔有德,1621年投奔明将毛文龙,孔有德骁勇善战,一步一步做到了参将的位置上,被毛文龙收为养孙,赐名永诗。1633年孔有德与部属、家人等一万多人归顺大清,皇太极出城十里相迎,并且在称帝后将其封为恭顺王,后改封为定南王(清初四藩之一),顺治朝死在了广西的战场上。

尚可喜,同父亲尚学礼先后投奔明军,被毛文龙收为养孙,赐名永喜;1634年归顺后金(大清),皇太极出城三十里迎接,不仅赏赐珍宝,而且还帮尚可喜找寻家人;皇太极称帝后将其封为智顺王,后改封为平南王,康熙朝时病逝。

耿仲明:只要是提起清初“藩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实际上平西王吴三桂最晚归顺大清,顺治元年(1644年)才臣服睿亲王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清朝最初的三藩其实是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以及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怀顺王耿仲明。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藩之一”的耿仲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先后两次归顺后金

其实耿仲明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归顺了后金,而且做到了千总的位置上。只是到后来投奔到了明将毛文龙的麾下,并且得到了毛文龙的器重,成为毛文龙心腹,而且还被毛文龙收为养孙,赐名有杰。耿仲明在毛文龙的麾下,不仅做到了参将,而且还掌管毛文龙军中的财务,就连东江的贸易也都是由耿仲明来负责,可想而知毛文龙对耿仲明有多重视。

然而崇祯二年(1629年),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毛文龙的岳父陈继盛(陈继盛的女儿是毛文龙的妾室)成为耿仲明的新领导,但是耿仲明并服从陈继盛的管理,所以便投奔了孙元化(莱州巡抚),并且跟随其前往山东。跟耿仲明一起的,还有孔有德。

两年后,皇太极亲自率兵围困大凌河,孙元化便派孔有德等人率兵回援辽东;孔有德原本打算从海上回辽东,但是因为遇到风浪而未能成功,此事惹得孙元化大怒,再次下令孔有德率兵从陆上北上回援辽东。

这年闰十一月,孔有德等人决定率兵打回山东登州。耿仲明同孔有德里应外合,占据了登州城,孔有德为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

并且在崇祯五年(1632年),孔有德与耿仲明设计斩杀了天津裨将孙应龙,得到了明廷的大型战船,从而组建了水师。

然而随着明军攻打登州,孔有德与耿仲明不得不从海上逃走。

耿仲明作为后金的叛将,一开始并不想再次归降后金,但是对于耿仲明来说已经无路可走,便跟随孔有德一起归顺了后金。

后金的大汗皇太极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孔有德与耿仲明,并且给了二人最高的规格“抱见礼”。

再次归顺后金后,耿仲明仍旧是总兵官,并且打算抢夺孔有德部众,二人之间互相弹劾,皇太极亲自将他们召入宫中赐宴。没多久,皇太极便下令孔有德与耿仲明一起驻守辽阳。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下旨:

册封耿仲明为怀顺王

册封孔有德为恭顺王

册封尚可喜为智顺王

之后皇太极不管是征伐朝鲜还是明朝,耿仲明都会跟随一起前往。

自缢而死

太宗皇帝皇太极病逝后,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年号顺治。

顺治元年,在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时,耿仲明跟随一起入关并且追击李自成到了望都。后来又跟随豫亲王多铎一起进入陕西继续征讨李自成,随后不久又率兵南下,跟随豫亲王一起平定了江南一带。等回到京城后,得到了顺治帝不少的赏赐,并且奉命继续驻守在辽阳。

两年后,顺治帝将孔有德封为平南大将军,率兵南下征伐南明永历政权。

而耿仲明与尚可喜,则是在孔有德麾下,一起跟随南下。

顺治四年,耿仲明在牛皮滩大战中大获全胜,并且接连攻克衡州等地;在占领湖南后,又转而攻打广西。顺治五年班师回朝,顺治六年耿仲明被改封为靖南王。

耿仲明在归顺大清之前,便跟孔有德一起,严格来说在孔有德麾下。归顺大清后二人虽也有不和的时候,但只要是出征,耿仲明仍旧是在孔有德麾下,跟随孔有德一起出征,并没有单独率兵出征的时候。

但是从顺治六年开始:

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率兵两万攻打广西;

耿仲明被封为靖南王,率兵一万攻打广东;

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率兵一万也是攻打广东。

正当耿仲明独自率兵大展身手的时候,却遭到了梅勒章京陈绍宗等人的弹劾,理由是:耿仲明居然允许自己的部下藏匿逃人,触犯了朝廷的逃人法,按照大清律理应被处斩。

此时掌握大清实权的还是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便下令耿仲明查清私下藏匿逃人的将士究竟有哪些?耿仲明一共查出了三百多人,然后上书为自己请罪。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是:按照朝廷律,削掉耿仲明的爵位。

然而多尔衮并未如此,而是仍旧保留了耿仲明的爵位,即便是触犯逃人法的将士也被免于死罪

然而这年十一月,耿仲明以为自己是在劫难逃,还未等到朝廷的旨意便自缢而死。

不过关于耿仲明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朝廷密令总督张存仁设计逼迫耿仲明自尽。

其子承袭爵位

不管哪种说法,最终的结果都是:耿仲明确实是自尽而死,而且在耿仲明死后,多尔衮下令不允许耿仲明的子孙后代承袭爵位。不过在耿仲明死后,其部众是由其子耿继茂来统领。

顺治七年年底,摄政王多尔衮去世;

顺治八年,顺治帝在亲政后,便准许耿继茂承袭父爵——靖南王爵位,成为“四藩”之一(此时大清还是四藩:孔有德、吴三桂、尚可喜与耿继茂)。

耿继茂承袭爵位后,便同平南王尚可喜一起镇守广东,并且率兵攻打广西的孙可望、李定国等。

顺治九年,定南王孔有德战死,其子以及家人(除了女儿孔四贞外)全部被杀,无子承袭爵位,定南王爵位除,大清由“四藩”转而成为“三藩”,这便是康熙朝时期的“三藩”。

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政权败走缅甸,广东广西基本上平定。顺治下旨:

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

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

靖南王耿继茂镇守四川

次年耿继茂改为镇守福建

从顺治十五年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彻底消灭南明永历政权,尚可喜与耿继茂则是在广东、福建抵御郑成功。

自此,大清的“三藩”开始拥兵自重,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耿继茂虽然没有吴三桂那样跋扈,但是在福建也是无人敢招惹,势力越来越强大。

因朝廷暂时无法裁撤三藩,为了让三藩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便将公主下嫁三藩:

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在顺治十五年时,在孝庄太后做主下,与和硕和顺公主订婚。和硕和顺公主是孝献皇后董鄂氏抚养长大,顺治帝的三位养女之一,生父是顺治帝的五哥承泽亲王硕塞,而尚之隆则是被留在京城为官。

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吴应熊,娶太宗皇帝皇太极最年幼的女儿和硕恪纯长公主(建宁公主)为妻,并且留在京城为官。

至于靖南王耿继茂,自然也是皇家联姻的对象,他的三个儿子都娶了爱新觉罗为妻,皆为额驸。

三孙皆为额驸

耿继茂的长子为耿精忠,也就是说耿精忠是耿仲明的长孙,自然是承袭靖南王爵位板上钉钉的人选。所以在康熙十年,耿继茂因年迈而请求康熙帝准许自己的长子耿精忠代替自己处理藩务,并且在这年五月耿继茂病逝后,由耿精忠来承袭靖南王爵位,继续镇守福建。

虽然耿精忠是大清第三位靖南王,但是并未娶公主为妻,而是在顺治十二年娶了肃亲王豪格(太宗皇帝长子)的女儿郡主为妻,被授予和硕额驸。

顺治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造反;

次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相应吴三桂,背叛了康熙皇帝。

耿精忠的反叛确实让朝廷感到十分惊讶,康熙皇帝一边派兵进入福建等地,一边下旨削掉了耿精忠的靖南王爵位,而另一边则是劝说耿精忠能够回头。但耿精忠始终没有理睬,继续帮助吴三桂同朝廷为敌,先后攻克金华、义乌、江西石城、安徽徽州等地,部众已经达到了10万之众。

康熙十五年十月,在康亲王杰书的劝降下,耿精忠终于出城迎接康亲王,并且恳请朝廷能够保留其靖南王爵位,康熙帝照准,下旨耿精忠继续剿灭郑经(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并且驻守在潮州

虽然耿精忠已经归降了大清,但是仍旧心存二心,被其部下暗中告知了朝廷。

康熙十九年,康熙帝将耿精忠召入京城,将其削爵并且关了起来。

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后,康熙才下诏处置耿精忠,最终耿精忠及其心腹们一起被凌迟处死。至于没有参与叛乱的耿精忠的两个弟弟,则是得到了康熙帝的厚待。

耿继茂的次子为耿昭忠,在年幼时跟随父亲一起在镇所长大。顺治十一年时,耿继茂将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耿昭忠与耿聚忠送到了京城,顺治帝授予耿昭忠一等精奇尼哈番的世职,并且在顺治十二年,为耿昭忠指婚了一位宗室女为妻——贝子苏布图的女儿多罗格格。

苏布图是太祖皇帝第七子多罗绕余贝勒阿巴泰的孙儿(长子尚建所生)、安亲王岳乐的侄儿,为此耿昭忠被封为多罗额驸。

在康熙十三年,其兄长耿精忠叛乱后,耿昭忠便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向朝廷请死,在家中等着处置。康熙并未为难耿昭忠,仍旧让其在朝为官。并且在康熙十五年,下旨耿昭忠伟镇平将军,驻守在福州,代替其兄长耿精忠管理藩务。

三藩之乱平定后,耿昭忠以及家人被编入汉军正黄旗;

康熙二十五年,耿昭忠病逝,康熙下旨按照内大臣的规格下葬。

耿继茂第三子为耿聚忠,耿聚忠是耿继茂三子中唯一一位娶公主为妻的,也是耿继茂三子中发展最好的一个。

顺治十三年,耿聚忠同二哥耿昭忠一起入京,留在京城为官。

顺治十五年时,顺治帝将养女和硕柔嘉公主指婚给耿聚忠,因这年柔嘉公主尚且只有7岁,所以一直到了康熙二年二人才正式完婚。

和硕柔嘉公主是安亲王岳乐的女儿,被顺治帝收为养女,由孝献皇后董鄂氏抚养。

正因为娶了和硕公主为妻,所以耿聚忠被授予和硕额驸。

康熙十三年其兄长耿精忠叛乱后,耿聚忠便带着家人一起在家中等着朝廷的旨意。

康熙因耿聚忠从未参与叛乱而未追究其罪,并且在康熙十四年下旨耿聚忠前去招降自己的兄长耿精忠,但耿精忠拒绝了。

康熙二十年,耿聚忠以及家人被编入汉军正黄旗。

康熙二十六年,耿聚忠在京城病逝,康熙下旨按照内大臣的规格下葬。

因为耿聚忠娶和硕柔嘉公主的缘故,其后代在大清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其长子耿启祚(柔嘉公主所生)娶贝子彰泰的女儿县君,彰泰是太祖皇帝第七子多罗绕余贝勒阿巴泰的孙儿,而柔嘉公主是多罗绕余贝勒阿巴泰的孙女,也就是说柔嘉公主同儿媳县君是堂姑侄关系。

而耿聚忠与柔嘉公主所生的女儿耿氏,则是嫁给了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揆叙。

纳兰揆叙是太祖皇帝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爱新觉罗氏所生,其父纳兰明珠是叶赫部最后一任国主金台吉(金台吉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亲舅舅)的孙儿,而且纳兰明珠是康熙朝中期十分得宠的权臣,人称“明相”,可想而知纳兰揆叙的出身有多显赫。

而耿氏是公主所生的女儿,嫁给纳兰揆叙也算是门当户对。

耿氏出入宫,被尊称为格格。

格格耿氏是爱新觉罗与耿氏的后代,其母和硕柔嘉公主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曾孙女;

纳兰揆叙是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其母为太祖皇帝的孙女。

严格来说二人也算是亲戚关系,所以二人无所出也实属正常。

耿聚忠作为和硕额驸,还是康熙帝身边的宠臣,其联姻的对象要么是宗室女要么就是朝廷重臣。除了其长子娶宗室女、长女嫁纳兰明珠之子外,其第四子耿化祚也娶了宗室女为妻,是奉国将军巴赛的女儿,而耿化祚的两个女儿,也都嫁给了爱新觉罗。

2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