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出征,神舟十八号返回:首次面临飞船电池大挑战

猫猫爱知识 2024-10-07 22:54:44

与“神十八”航天员共度国庆!然而在这个十一长假之后,我国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就要准备全面返程工作了。

当然,在返程前,还将迎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

而在这一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之中,这也是一次大挑战,因为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已经出现大改,是属于多项新技术融合的飞船。

所以,在返回的过程之中,这是对我国技术挑战提出了新的高度,下面就详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来简单说明一下神舟十八号,十九号的对接问题。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出征,神舟十八号将迎接航天员

没错,在这个国庆结束之后,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行“在轨轮换”是最为关键性的问题,预计是在10月下旬之下出现。

而这个时间段之中,大家还将看到我国“6名航天员”同飞的情况,所以,这是值得期待的一幕。

因为每一个新乘组的轮换,都是在书写中国空间站的历史,而这一次,我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又是一个新乘组,必然也会打破新历史。

当然,说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其实我国早就确定了其名单,并且这些航天员在封闭式的训练之中,除了基础性的训练之外,也还在增强训练。

比如:我国航天员乘组如果未来遇到了类似于太阳翼被撞击的情况,我国新乘组就可以直接性进行处理,这是航天员上的一些变化。

然而,我国除了多次披露航天员确定,航天员选定之外,并没有透露出关于航天员的具体名单。

按照规定,这一名单应由装备发展部载人航天办公室按照规定程序适时宣布,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三缄其口,绝对不能对外透露消息。

那么,大家要知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的具体名单,那就需要等到10月下旬。

我国神舟十九号任务执行前,一般是在数小时内进行公布,在公布之后,就与大家见面并且进行载人飞船发射准备,我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不会进行航天员提前公布,这也是航天策略上的不一样点。

当然,在10月下旬我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进行对接之后,进入中国空间站,其6位航天员会在一起,进行相关性的任务对接,那到底要交接,对接什么任务呢?

其实这是比较复杂的,应该说应有尽有,能交接的都要交接。

比如:两个乘组的航天员会交接一些技术,会交接一些太空实验的情况,后续如何做,会交接一些空间站的物资管理状态,会交接太空“钥匙”等等,这些都是6人同飞时刻,会出现的一些任务交接。

交接完成,就是返回东风着陆场,当然,这也是我国航天员执行任务返回的常态化区域。

东风着陆场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东南部紧邻巴丹吉林沙漠,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主要以戈壁地形为主,有利于搜救车辆通行。

东区地形较为复杂,主要地形特征有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草湖等。

东风着陆场具有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的特点,平坦的地势利于直升机快速搜索与降落。

而且具有仅需一支搜救力量即可满足各任务段的搜救任务需求,建设维持费用低,搜救能力强等特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神舟十八号返回,将面临飞船电池大挑战

的确,在我国执行神舟十八号任务的时候,就明确说明了,神舟十八号的升级改造问题,其中电池就是一个大改变环节,这也是我国神舟飞船电源的重要里程碑。

其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锂离子蓄电池将接过神舟飞船“十七朝元老”大容量镉镍蓄电池的“接力棒”,开启神舟飞船电源的新征程。那为什么我国要更换电池呢?

这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解决在太空之中的问题,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由于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组合体飞行任务的姿态特点,飞船会被其他舱体持续遮挡,从而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的极低温度环境,最低温度甚至会突破零下100摄氏度。

最为关键,遮挡之后,影响充电等问题,所以,我国就进行了电池策略的改变。

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首次采用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锂离子蓄电池。

而由于在返回途中,也需要安全供电,故障时的应急供电等等。

所以,神舟十八号在返回过程之中,将进行首次电池大挑战。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这靠不靠谱的问题,虽然说是挑战,是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使用的,但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神舟飞船采用的长寿命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已成功在空间站、货运飞船等航天器上应用。

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验证,比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且为整船减重了50公斤左右,进一步满足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神舟飞船的任务需求。

所以,这一次神舟飞船面临的大挑战,而电池这一点都也只能算是其冰山一角,而主要的挑战可能还是在返回过程之中所经历的一切。

神舟十八号返回还会面临哪些挑战?

的确,除了飞船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之外,其实飞船在返回的过程之中,也是多项挑战,只不过相对于我国执行了很多次返回过程的任务来说,正常情况是没有什么难度了,主要是有三大块的改变过程。

第一、神舟飞船首先就是脱离空间站,过后进入到预定的轨道进行飞行,也就是进入到返回地面的这个轨道。

需要进行调姿和制动,把轨道舱分离掉,因为轨道舱里面可能有一些废弃物和一些无用的东西,要先把它抛掉,然后再调姿90度,使得它的发动机面向它速度前进的方向,给它进行一个制动,这样的话就会进入到一个滑行轨道,向地面来滑行。

第二、在完成上一步之后,就是进入飞船再入大气层这一关了,也是返回路上最危险也是最严酷的一关。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要抛掉推进舱,因为推进舱后面的发动机是不能进行隔热的。

之后就是完整的返回舱,利用返回舱其中的隔热材料与大气层进行摩擦,把速度动能转换为热能,用大气层来进行减速。这是非常危险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比如:飞船在返回过程之中,与大气层之间进行摩擦,返回飞船将变成一个大火球,而这个时候就是针对我国隔热材料的考验,它可以承受返回舱与大气摩擦中燃气的1000--20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确保航天员不会被高温伤害。

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还会进入到一个黑障区,也是技术考验点。反正在大气层这一块之中,是风险程度最高的。

第三、开伞,到了10公里高度以后,这个伞是非常重要的。

在落地之前,还有一个飞船落地动作,反推发动机要点火,如果点火不稳定,还会影响到航天员们在舱内的舒适度,同时也会影响载人飞船落地时候状态,这对航天员返回的落点老说,是最为关键性的。

所以,神舟十八号返回与其他的神舟飞船返回一样,都将是高难度的挑战过程,很危险,但想象我国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我国执行这么多次飞船返回任务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扩展阅读:中国空间站将升级

没错,随着中国空间站任务的不断推进,未来中国空间站还会发生重大转变,我国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后续还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据介绍,计划中的扩展舱段将上行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实验装置,扩大应用规模,满足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需求。

同时也将升级航天员在轨防护锻炼、饮食、卫生等设施设备,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

而且,中国空间站将会变成一个“太空母港”,同时在新舱位的扩展之下,还将实现伴飞的可能性,只需要在有需求的时候,进行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位对接就行,这样可以单独执行太空任务。

其次就是中国空间站还将具备扩舱后,国际舱位段的打造,未来国外航天员,飞船等都可以对接,执行任务。

那个时候,中国空间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间站”,而且我国也是对外宣布了,已经正式邀请国外航天员,并且首批次科学实验项目,已经同意17国加入之中。

所以,中国空间站的未来值得期待,将会让大家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空间站,无论是国外航天员,还是国外项目等等,都是出现在中国空间站之中。

只不过相对于中国空间站而言,国外加入的时候,需要好好学习中文,因为中国空间站的操作系统,界面等等,都是采取的中文。

如果中文学习不好,那任务执行的难度可能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5 阅读:403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