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和珅无意间揭露的一件赈灾贪腐案,为何会引起乾隆的震怒

贪吃的骆驼 2023-08-16 11:26:21

01

公元1781年的年初,甘肃发生了民间武装对抗政府的暴力事件,当时陕甘总督是一个叫勒尔谨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勒尔谨没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乾隆皇帝知道后很不满意,于是就把勒尔谨的职给撤了。

当时民间武装已经围住兰州,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引起西北局势大起波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乾隆决定派人前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乾隆的手里有两张好牌可打,一个是在大小金川之战中脱颖而出的外戚加勋贵福康安,另一个是乾隆朝的老将阿桂。

但是这两张好牌,此时一个刚去了云贵当总督,一个正在浙江视察海塘,都是远水不解近渴。

在万般无奈之下,乾隆只好派出了新贵和珅,乾隆之所以派和珅去,一是因为他的身份可以镇住场子,二是他有意为和珅抬点。

02

和珅得到这个安排非常高兴,因为虽然他此时已经是军机大臣,但是要坐稳这个位子,且想在未来当上首席军机大臣,必须要有军功,而这次的平叛就是一个机会。

不过乾隆对没有经过大阵仗的和珅并不放心,于是就又做了一些列的安排,其中之一就是紧急调派阿桂去前线,因此和珅这趟差事,其实镀金的意义要更大一些。

在前往一线的途中,无论是故意消极怠工的和珅,还是前期能日行二百里的阿桂,都没能按照乾隆的预计抵达一线。

乾隆为此很生气,于是就下旨斥责,结果前方反馈的信息却让他大吃一惊,据和珅等人反映,他们之所以没能及时赶到一线,是因为甘肃的大雨让道路变的十分不好走。

不过乾隆此时吃惊的,并不单纯是和珅的迟迟没到指定位置,而是另一件事。

03

公元1735年,雍正因为不明原因去世,乾隆皇帝登基。

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初,他颁布了一个叫“捐监”的政策(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这个政策的核心,是民间的读书人,凭借上交一定米粮等实物,就能获得国子监生员的资格。

之所以当时要求的是实物而不是现钱,为的就是用于赈灾的时候方便,而且也便于防止贪腐。

公元1774年,一个叫王亶望的官员被调至甘肃当布政使,这个王亶望的父亲是清朝有名的清官,但是虎父却生了犬子,王亶望进入体制后,是一点都没随他那个堪比海瑞的爹,反而是对官场的各种钻营非常热衷。

04

据《清史稿》等书记载,大约在1773年左右,王亶望当时还在天津任职,当时乾隆曾前去巡视,王亶望向乾隆进献金如意,结果被乾隆拒收,此时乾隆开始注意上了这个清官之后。

王亶望后来靠着给上司送礼,而升任到了甘肃,甘肃的经济并不好,而王亶望又需要钱财以便于“再进步”,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歪招。

他先是把“捐监”本应该捐的实物变成现钱,又向朝廷申报甘肃发生了了旱灾,这样本该上缴国库的的现钱,就被留在了甘肃“赈灾”。

假借赈灾搞贪腐不是一件小事,要想不被朝廷查获,不光要搞定本地的大小官员,还要把上级的相关人员都给搞定,这本来是一件很难办到的的事,但是在王亶望的金钱攻势下,他竟然奇迹般的做到了。

而更神奇的是,王亶望因为“官声卓著”,竟然还在公元1777年被提拔为了浙江巡抚,而在他离开甘肃之后,他发明的贪腐方式不光没有被曝光,反而被后人继承了下来。

05

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到了浙江,发现浙江大搞形式主义,让他看不到真实的民间情况,因此当面斥责了王亶望。

公元1781年,阿桂被乾隆安排到浙江巡查浙江的海防工程,结果在这次巡查中,阿桂发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就上书弹劾负责海防工程的官员,而乾隆联想到曾当过浙江巡抚的王亶望,就安排人深入调查。

结果还没等浙江那边查清楚王亶望的问题,这边甘肃的问题就先把王亶望给暴露了出来,王亶望的问题他自己最清楚,根本不可能经的住查,于是他很光棍的就承认了,但他这一招,却让乾隆勃然大怒。

06

原来据王亶望的交待,和乾隆核实得知,当年王亶望等人在甘肃凭借冒领赈灾银子,贪腐的数目就不下千两,而且因为他们的贪腐,还导致了原本应蓄积起来的赈灾应急粮仓,也都见了底。

而这还不是真正让乾隆大发雷霆的根本原因,真正让乾隆愤怒的是,王亶望在甘肃的贪腐只是一例,他只要当过官的地方,几乎都有过贪腐的行为。

而就是这么一个贪腐成性的人,竟然能做到平步青云,而他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竟然就是他用贪腐的银钱买通了上官,和污了同僚。

也就是说,王亶望的贪腐并不是什么个案,而是当时大清官员的而一种“常见病”,乾隆皇帝一看自己的治下吏治已经坏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于是气的大呼:“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

案件披露之后,王亶望等一批官员被处决,更多的官员被严惩,而和珅这个未来的巨贪,则继续平步青云,直到乾隆去世以后,他才被嘉庆帝查处,而此时的大清早就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光乾隆皇帝当年曾拒绝过王亶望送礼,就连和珅在刚被乾隆提拔时,也曾拒绝过向他求官的人送礼,不过......

3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