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夫妇分批撤离,妻子先走,丈夫掩护,已套现6亿

灰鸽观看 2024-12-17 03:39:08

“你先撤,我掩护”,想不到这句经常在抗战剧中才能听到的对白,如今却在A股找到了真实的场景。

近日,上市公司五洋自控实控人夫妇筹划了一个多星期的撤离方案终于落下帷幕:分批撤离,妻子蔡敏先走,丈夫侯友夫留下掩护。

根据公告,夫妻二人一共转让了10%的股权,妻子蔡敏的8.92%全部清仓,而丈夫侯友夫转让了1.08%后还持有9.74%,将与受让方共同控制公司。

原实控人走一个留一个,控制权卖一半留一半,这样的交易方式着实少见。

实际上,五洋自控中途曾公告的方案原本是夫妻转让13.01%的股权,同时把剩余的6.73%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对方,可以实现全面退场。

前后仅相隔几天,“全退”就变成了“半退”,变化来得很突兀,不过,仔细想想,却又有很多合理之处。

股民越来越理智了,接盘方也越来越谨慎了,拿不准的情况下,一次全买了风险太大,于是,先买一部分尝尝咸淡再说。

卖公司的实控人只讲故事也不行了,需要切实拿出点诚意,而最好的诚意莫过于与你同行,你看,我都留下来陪你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当然,掩护只是暂时的,侯友夫、蔡敏夫妇落袋为安的决心是不会变的,此前就已多次在二级市场减持了2.2亿,加上这次转让所得,已套现6亿。

看起来资本套路玩得挺溜,但实际上侯友夫并非专业玩家,而是大学老师出身,直到现在的网络百科里,侯友夫的职业都还是教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导。

1982年,22岁的侯友夫进入浙江衢州煤机厂当技术员,年轻有才、勤奋好学、吃苦肯干,很受厂里领导器重。

不过,侯友夫并不想一直当个技术员,工作之余刻苦备考,于1984年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系。

原本的计划是深造之后回到厂里就能提干了,没成想,四年深造生涯改变了侯友夫的人生轨迹,他爱上教书了。

1988年一毕业,侯友夫就成了矿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的讲师,然后一边教书一边修学,1993年就当上了副教授,并拥有了自己的课题组,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大学老师带研究生,就相当于有了员工,干活卖力还不用发工资,能干的事情就多了,尤其是校企合作。

侯友夫带着学生们为矿企研究了不少矿山机械的东西,赚了不少外快,时间一长发现,与其给别人做嫁衣,不如自己直接上。

于是, 2001年创立了五洋科技,也就是现在五洋自控的前身。

当然,萌生办公司的想法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原因,2000年,侯友夫又升了一级,被评为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课题组的商业价值更大了。

不过,侯友夫还是很谨慎的,为了保险起见,既没有辞职也没有任职,只是先以他人名义办公司,自己则幕后操盘。

根据招股书,五洋科技的初始注册资金只有50万,出资股东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叫侯宝土,虽然没有资料介绍,但有些信息已经很直观了。

到了2006年,公司看起来已经小有所成后,侯友夫才任职总经理,但仍然还在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

如前所说,兼职有很大好处,侯友夫带的学生可以以实习的名义在公司里干活,侯友夫省了用工成本,而学生也多了工作经验,属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这样,五洋科技一步步发展壮大,到2011年变成股份公司开始为上市做准备时,年营收规模已达到1.6亿,净利润3000多万。

作为一家准备冲刺创业板的公司来说,这个经营数据已经达标了,于是2012年,侯友夫辞去矿业大学的职务,开始担任五洋科技董事长,成为专职的商人。

2015年,五洋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侯友夫也就从一个大学教授一下子变成了亿万富豪,而这个转变,也意味着侯友夫资本运作的开始。

从2001年成立到2015年IPO,五洋科技本来一直都只干一件事情:散料搬运核心装置及设备制造,规模虽不大,但过得挺滋润。

而上市之后,这个矿山机械的故事就不够讲了,上市的第一年,侯友夫就并购了深圳伟创,2017年又并购了山东天辰。

深圳伟创和山东天辰都是生产立体停车设备的公司,五洋科技的主业也就变成了立体停车,2018年更名为五洋停车。

然后2019年又收购了长安停车,五洋停车的规模一路从上市之初的2亿增长到16亿,净利润也从IPO时的2000万增长到了1.5亿。

不过,从2021年起,被收购而来的业务就开始变脸了,当年巨亏1.8亿,然后2022、2023年营收和利润继续大幅下滑。

2024年3月,公司更名五洋自控,但也没有止住颓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继续大幅下滑,利润则已经亏损1200万。

值得一提的是,五洋自控现在账面上还有4个亿的商誉,都是此前频繁并购积累下来的麻烦,随时都可能让五洋自控巨亏。

A股的惯例是,只要股票代码还在,我不行了就换你试试,于是,也就有了侯友夫、蔡敏夫妇开头的筹划离场。

实际上,即使不考虑企业自身经营的原因,创始人夫妻俩套现离场也是个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

办公司的原始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老板如果要从非上市企业拿钱得靠分红,但一旦上市之后,拿钱的路子就豁然开朗了。

什么都怕比较,没上市前,一年几百万的分红就能知足,而上市之后,眼看着数亿的账面身家,胃口也就变大了。

五洋自控上市以来是赚到钱了的,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25亿的分红,实控人夫妻即使一直保持IPO之初约40%的股权,也只能拿到手5000万。

2015年到现在近10年了,把5000万的分红平均分到每年也就500万,凑6个亿需要120年,这个简单账谁都会算。

于是,果断落袋为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