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稳定」被奉为顶级修养,中医劝你忘掉完美体面,养足能量

答摩的笔记 2024-06-08 08:52:04

本 期 导 读

如何修炼身心,方为上策

当遇到各种欺负、打压、刁难、挫折......你会选择直接宣泄情绪,还是保持礼貌克制?

评论区网友早已炸锅了,意见声音也是两极分化。

这似乎也代表着我们内心的两种声音,总有正反两方在打辩论赛。

一边被生活碾压,希望有情绪宣泄的出口;

一边希望自己做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时刻保持修养和体面。

如果你早已为人父母了,想必体会更深刻,生怕给孩子造成情感伤害,又压抑不住怒火。

所以问题来了。

情绪宣泄,还是控制?

中医怎么看

上面的争论,绕一个核心的关注点——「修养」。

对于「修养」一词,在古今语境中的细微差别,恰好就是中医的看法。

现代所说「修养」,指的个人素质;而在道家语境下,「修养」指的是修炼养性。

「自古医道不分家」,自有共通之处。

那么,中医怎么看?

修养自身,不在于形式,回归本心。

表现出「情绪稳定」,是你的真实心境吗?这才是中医重视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部分情况下,看似男性比女性的情绪,更加稳定一些?

而男性一旦情绪爆发,就像火山喷发,更加暴戾,一发不可收拾。

或许,「情绪稳定」就是个伪命题。到底是憋屈、隐忍,还是内心真正的和解呢?

其实你的身心都会给出反馈。

当你发现自己情绪难以自控,一点就燃。记得先去感知身体能量。

情绪暴走,常伴随着身体的能量匮乏。

女性容易感情受伤

或许是气血亏空惹的祸

潘毅老师曾在分享女性健康的理想状态时,提到过情绪相关的几个标准「心情舒畅、温柔、慈爱、大度」。

「心情舒畅」很好理解,而「温柔、慈爱、大度」像在描述人格,为何会当作健康标准呢?

人格,属于心藏神——「神」的层面。

「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概念,有三层含义:

1)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2)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反照过来,更健全的神,对一个人的形、态、色,具有一定的营造作用。

《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

《医学入门·脏腑》:「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不难看出,「神」依赖于气血的化生与供养。

女子一生耗血,月经、怀孕、生产、泌乳,任意一项都是要耗血的。

「气随血脱」,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血中的氧气,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氧气与血红蛋白很容易结合。所以,流血也会耗气的。

比如,有些女同胞月经量多的第二天,经常感到又累又晕,就是气血丢失所致的,注意做好经后调补。

再如,女性为什么容易产后抑郁,遇事容易心态悲观,甚至性情大变,像换了个人一般。这与生产时大量地丢失气血,也大有关联。

《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神」得不到滋养,不够健全,反过来会影响一个人的形态、精神。

该如何养好气血能量,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

✔夏日多动为养,激荡气血

除非是术后、大病、产后、久病等情况,现代人大多不缺营养,有些女性长期手脚凉,实际上是运动不足造成的。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手脚冰凉,证明末梢循环不畅,气血没能充养到达末端。

趁夏天阳气充足,加上适量运动,心肺功能得以锻炼,可激荡全身气血。户外运动,无厌于日,就更加好了。

让清阳之气如泉水一般涌出来,把体内的郁滞涤荡开来。

✔清淡、克制、对证,助气血生化

我们都知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坤卦,五行属土,为阴土,喜燥恶湿。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脾土对应坤卦的有趣之处,坤卦由三个阴爻卦组成,就如犁好的地。

疏松的泥土地,才有利于播种以及植物生长。

同理,人体脾胃的状态,也应如此。只吃得七八分饱,让脾胃有运转的余力,把食物充分吸收利用,也不留糟粕,痰湿郁滞也断了来路。

脾胃能够专注于生化,自然气血足旺。

如果素有脾胃虚弱,懂些对证饮食,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加入消食滞(山楂、谷芽等)、健脾补气(莲子、白术等),或温补脾阳(干姜、生姜、羊肉等)之品,调补起来就事半功倍。

若无虚勿补,别平白无故给身体加负担。懂得克制,也是现在人的必修课。

✔宜早睡早起,葆养气血之根本

现代人习惯于熬夜,其实熬夜伤害zui大。

「人卧血归肝」,人在睡眠状态的时候,阳气才会收敛入体,增加体内阳气运转;阳气为血气的载体,自然要协助气血运转,贮藏到肝脏,重新做血的滤化。

晚上哪怕躺着玩手机,你思维活动,就是耗气耗血,五脏六腑都没有得到休息。

而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晚上睡眠,就相当于在「藏」。肾中藏有精气,精生髓,髓生血。当一天之中「肾藏」的节律,被熬夜打破,人体气血之根本也受到了打击。

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夜不睡早不起」的结果,必然是阴阳两伤。

还的人早上起来了,又跑去睡「回笼觉」,一整天都会觉得昏沉迷糊,是因为阳气上升的过程,被人为地阻断了。

所以,哪怕早起觉得困倦,也蕞好直接起床,待中午再睡「子午觉」。

希望大家参考上面分享的方法,都能养足气血,对修炼个人意志和对神的养护,都大有裨益。

最后,对于情绪的修炼,希望下面这段话会让大家有所启发。

《寿世保元》: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事情过了,内心就不再泛起涟漪,安宁如初,如此修炼本心也是一种修养。

「稳定不变」从来不是中医的行事风格。中医看问题,不外乎一个「活」字。

中医看透了「活」的状态,不一定完美。

但中医蕴含的哲学,却能够接纳包容不完美。希望各位处理身边事,也能善于融入中医哲学的智慧,借用天地和自身能量,不断探索调整,以求接近平和的状态。

来源:正安中医一年通·女性健康课

0 阅读:29